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融铸语文课程文化的有效途径
2019-12-12李玉晴
李玉晴
在当前《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要树立起这样一个总观念即大语文观,就是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同样也要反映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
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更好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来丰富语文课程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巧用民间神话故事,创设课堂情境
民间神话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凭借着口传心授将极具中华特色的民间神话保存了下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这些民间神话教育我们的学生,使之形成独特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例如,《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和秦观的《鹊桥仙》,教师可以以讲述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发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两首诗词内容的基础上,将两首同题材诗词进行比较鉴赏,从创作时间、写作背景、体裁、作者的思想情感、表现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較。
二、利用传统民俗礼仪,解读经典文本例谈
1.从佩带玉饰的礼俗入手,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
我们在此以高中课本中的《鸿门宴》为例。在《鸿门宴》中有这样的记叙:“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献大将军足下,”只要我们认真咀嚼,就不难发现句中“珏”,“璧”,“玉斗”都是指的玉器,而古人以玉器为祭祀重物,又以之为“佩德”,即象征佩戴者的道德水准或身份地位,什么样的人佩戴什么样的玉器。如“珏”,《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玉佩也”。《白虎通》中曰:“君子能决断则佩珏。”《庄子。田子方》中曰:“缓(用五色绳系着)佩珏者,事至而断。”由此推之,范增佩珏,既象征着他的权力,又表明了他办事果断的性格。前文范增曰:“急击勿失。”后文曰:“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举珏,示意项王杀掉刘邦,均表明其果断决绝的性格。
“璧”,《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瑞玉圜也。”段玉裁注引郑玄《周礼。大宗伯》注:“璧圜象天。”古代祭祀,“苍璧祭天,黄琮礼地。”璧是祭祀天帝的重要物品;从字形上看,从玉从辟,《说文解字》:“辟,法也。”古书“辟”又引申为君王。可见,“璧”是玉器中至高无上者,佩璧者为有权力立法的人,即君主。学生由此得出:刘邦献璧,是别有用心的,表示了他对项王统治的绝对承认,甘为人臣,北面而事的心意,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处处考虑周全的性格特点。同时,项羽将“璧”“置于坐上”,表示他接受了刘邦的拥戴,也突出了项羽沽名钓誉,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特点。刘邦正是利用项羽的性格弱点才得以从危险重重的鸿门宴上逃脱。理解了这一点之后,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后文及对人物性格的理解。
因此,佩带和拥有何种玉器,直接反映出古人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征,是我们分析作品人物,整体理解文章不可忽略的一个细节。
2.从座次礼仪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
在此,我们仍以《鸿门宴》为例展开分析。文中对座次的介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文中写道:“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做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由此可见,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身份地位应该是相同的,但项羽却把自己置于尊位,而把客人置于卑位,这不但反映了刘项的矛盾,更表现了项羽唯我独尊的思想性格,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
三、利用民俗常识,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李密的《陈情表》历来是一块让学生感到头痛的文言硬骨头,要想深刻理解文本中的内容,准确把握“忠”“孝”的含义,如果没有丰富的民俗常识作积淀,是无法实现的。为了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问题: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中“见背”一词含有怎样的民俗忌讳?②“外无期亲强近之亲”中隐含有中国古代丧葬礼仪。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民俗礼仪。多数学生能够理解“慈父见背”中“见背”一词,是民俗中一种避讳的说法,委婉含蓄的指长辈去世,这里隐含着李密在出生仅六个月时就失其所怙的丧父之痛。作者仅有至亲至爱的祖母,怎么能在她年事已高,身患重疾之时,不尽孝道呢?从而,可以使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年幼时经历的那种寂寞,清贫,孤独,凄厉无告的惨境,了解李密这个几世单传的孤根幼苗,为报答祖母刘氏的抚育之恩,拒绝朝廷的多次征召,愿竭尽全力孝敬祖母的拳拳之心。
四、加强传统节日教育,把握民俗文化精华
当下我们的思想受到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我们的生活充斥着麦当劳,好莱坞,国际品牌,形成了物质消费的商业流行文化,然而我国传统节日的韵味正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比如,不少学生把一些西方的节日奉为“先进文化”,而把本民族的传统节日看作落后的风俗习惯对待,如对圣诞节,狂欢节,愚人节等了解甚详,但是对清明节,乞巧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知之甚少,甚至是不知道,从而形成一种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缺失。
对此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难道我们能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统节日渐渐失去光彩吗?当然不能!那么,我们在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上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防患于未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在教室内外的墙壁上悬挂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②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讲故事比赛,鼓励学生探讨其中内蕴,成为一种选修课中的必修课,并形成一种风气;③在传统节日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民俗文化资源是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己民族文化最好的素材,开掘和运用民俗文化资源,才能让教育在多元文化冲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本土文化,在强势文化入侵背景中永不丧失自己的文化精髓。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的充实语文课程文化,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深切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