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战前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形式与启示

2019-12-12薛允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启示形式

薛允

摘 要:在大学英语改革过程中,传统的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英语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分析抗战前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展形式及独特价值,借鉴其成功经验,以期为当今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形式;启示

一、引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对着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等问题,课堂教学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具体实践机会而饱受诟病。在此背景下,英语第二课堂凭借其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等特点,迅速发展。第二课堂的说法是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内教学活动而言的,我国著名教育家朱九思等率先提出“第二课堂”的概念:第二课堂是在教学计划之外,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课外活动[1]。在广义上,它是指在常规的授课教学活动以外为学生营造的接触英语、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环境和活动[2]。它是学生进行外语实践活动的另一重要平台。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状况是,虽然现在许多高校普遍形成了“第二课堂是课程内教学的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课堂内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的认知,但是效果并未达到预期。在高校中,参与英语第二课堂人数较少,受益面小,师资、硬件、资金支持都显不足。如何才能真正发挥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出路又在哪里?

民国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都十分重视英语教学。尤其在抗战前10年间,随着高校规模逐渐扩大,中国迎来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其中,许多民国大学已经开始进行“英语第二课堂”的探索。本文着重梳理民国时期大学,如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及金陵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情况,借鉴其有益经验,为现代高校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提供有效参考。

二、英语第二课堂组织形式

(一)成立英语社团

民国大学里,存在着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这些社团是学生课余学习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英语社团作为英语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许多民国大学里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充分地发挥着它的作用。这其中既包括英语学术研究社团,是指民国大学内以从事英语学术研究为主要任务而成立的各种形式的学会和研究会,往往由学生自己创办、由专业的英文老师进行引导,通过开展各类英语学术研究活动而具体运行;也包括一些英语与文娱相结合的社团,如合唱队、英文话剧社等,主要是通过英语演艺文娱节目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

民国著名私立大学南开大学的学生于1922年创办了特色鲜明的英文学会和英文演说会,并专门请英文教授司徒月兰女士为导师,进行指导。“二会互竞所长,声誉并着。”[3]到了1923年,因为英文学会与英文演说会的成员都升入二年级,所以将这两会合并为南开星会(Nankai Star)。凡是學校里对英语感兴趣的人都可以参加,并不只局限英语系的学生。南开星会是全校唯一个英语演说学会,司徒月兰女士会定时讲授演讲术、“议会法”,以增进学生的见闻。此外,司徒教授还通过导演英译话剧、分组辩论等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该会设定了固定集会的时间与地点,“现定每星期三日晚饭后七时为常会时间。该会有会所两处,一在秀山堂地窖,一在第二宿舍二层楼上,并备有书籍多种,以资参考云”[3]。南开星会作为英语第二课堂,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学校取得了诸多荣誉,“我校在华北八校演说辩论会中屡执牛耳,该会与有功焉”[3]。

民国较为著名的女子师范院校——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英文学会是其英文系最重要的组织。该英文学会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演讲、话剧、游艺活动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该校英文学系学生都是该学会的成员,各项活动皆由学生自己组织,而教授、讲师们只参与指导[4]。在该英文学会众多的活动中,英文话剧大放异彩。同学们演出的剧目大多数是近代名著。根据英文系的学生回忆,“三班同学演过《求婚》,四班同学演过《新娘》和其他一些短剧。每次演出都获得本校师生及各界来宾的好评,都称赞我们英语讲得流畅而准确,表演方面也颇有天才”[4]。社团中英语话剧表演的形式对学生们的发展大有裨益,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而且使学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智育与美育的作用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进行英语演讲、辩论竞赛

民国著名教会大学——金陵大学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除了在教学中采用全英教学的方式以外,还注重鼓励学生参与英语辩论、英语演说等竞赛。“20年代初,由金大首倡,金大与之江、沪江、圣约翰四教会大学一起开始定期在南京、杭州、上海等地轮流主办英语辩论友谊赛。在这些赛事中,出战的金大辩论员因在舌战中‘观点正确、内容丰富,曾蝉联六年英语辩论比赛锦杯。”[5]1933年,在金陵大学号召、开展的会议上,“决议每年春季举行中文演说。英文辩论,秋季举行中文辩论、英文演说。自此而后,每年两次的华东八大学演讲会也成为惯例”[5]。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方位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清晰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语言表达能力。

清华大学在清华学校时期(1911-1928)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造就“中国未来的领袖”,它的办学方针是一切效仿美国,被称为“洋化最深的学校,洋教习洋课本、说洋文”[6]。除了大多数课程用英文讲授之外,课外丰富的活动也皆用英文。1916年入清华学校的方重教授曾描述:“当年清华园内的外语气氛却是十分浓厚,我们一天到晚同外语打交道……至于全校师生的集会,则除了唱校歌外,还常有英语辩论或演讲的竞赛。”[7]

(三)创办英文刊物

校刊作为学校内涵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进行课外教学的有效渠道。民国许多大学都创办了英文刊物,亦或是在校刊中刊载英文文章。这作为英文第二课堂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英文水平以及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准都有积极影响。

金陵大学创办的校刊《金陵光》,“是金大第一问世的全校性期刊,初为两月刊,后改为季刊,刊登的均为英文文章”[5]。虽然在后来出于“保存国粹、灌输学术”的目的,改为中英文合刊,但是《金陵光》在扩展学生英语学习渠道、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英语知识面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金陵大学还创办了专门的《英文教学刊》,不仅为教师英文教学提供了详细依据,学生通过阅读此刊物,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英文水平。南开大学英文研究会同样创办了包括《The Nankai Quarterly》《The Nankai》的英文期刊,虽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出版刊数并不多,但在当时仍难能可贵。

(四)名人学术演讲

南开大学曾邀请许多著名学者来校演讲,以增长学生见闻。这其中包括美国教育大家达根博士演讲《教育包含些什么》、哲学家杜里舒博士演讲《历史之意义》及《伦理之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孟禄博士演讲《大学生之责任》等。而南开大学英文系主任柳无忌曾与罗皑岚等教师一起组织了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参加的文学团体——“人生与文学社”,并以文学社的名义,常邀请朱自清等人来传播他们的学识[3]。这一系列的名人学术演讲,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充实了学生学术生活,弥补了英语第一课堂学习的不足,锻炼了科学思维,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充分发挥了英语第二课堂学习的作用。

三、启示

在1912-1937年间,中国社会一直处于一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政府对教育重视不足,对教育的干预少。英语教育反而在这乱世中夹缝生存,成为得天独厚之学科。各类院校,不论是国立大学、私立大学还是教会大学,都对英语教学十分重视,也因此为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反观今天,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自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英语第二课堂的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但却未能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创造又一英语教学的巅峰,这值得人们深思。完全复制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模式是不切实际的,如何依托现代化条件下,并借鉴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精髓才是正确之举。

(一)转变态度,提高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认可

通过研究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际开展情况不难看出,民国大学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以外进行英语的学习。校方不仅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而且还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地开展相关活动。同时,许多教师也积极的参与其中,为学生提供指导与监督。因此,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是校领导与教师群力下的硕果。这也使得所开展的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不是只局限于英语专业的同学参与,更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的趣味性、多样性等特征吸引着全校学生参与,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价值得到充分凸显。

这启示我们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想充分发挥英语第二课堂的作用,离不开校方、教师、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校方应该充分重视到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在育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它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方式,对各项活动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提供更好的图书资源、教学设施等硬件设施,让“英语第二课堂”不再只是一个空中楼阁的华丽口号。其次,应该鼓励大学英语教师走出第一课堂的局限,積极参与到第二课堂的教活动中去。最后,应建设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负责对第二课堂的监督、引导,不同教师负责相应的活动任务。学校可以通过加强英语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课外教学能力,也可以校外聘请人员专门负责、协助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

(二)发挥学生自主性,扩大英语第二课堂参与度

除了校方支持、教师监督以外,民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开展离不开学生自身主动性的发挥。纵观民国大学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活动的发起人、推动者。就拿数量众多的英语社团来说,在活动的筹备、相关章程制定等方面,学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比如,民国大学许多的英文校刊,也都是学生自己创办、编写的。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加上因着自身兴趣爱好而相聚的信念使他们的组织性、凝聚力都非同一般。

现代大学中的学生,更应该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关键应该是自主学习,而非只依赖于教师在第一课堂中知识的传授。“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个体主观建构的,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教师等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协作活动,并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意义建构而成的。”[8]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参与到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中,打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充分发挥自身学习自主性。

(三)认真规划,将英语第二课堂纳入整个教学计划

不论是在民国还是在现代,英语第二课堂都具有独特的作用。只有将英语第二课堂真正地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及教学体系中,其价值与作用才能被充分发挥。首先,要合理地进行整体规划,由相关专家针对大学英语在不同时期及阶段的学习任务,对第二课堂做出不同的要求,并由相关专门负责活动开展的老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其次,保证英语第二课堂可以与其他课程一样获得资金、设施等方面的支持,使之获得长期发展的保障。这是将英语第二课堂真正纳入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体现。最后,建立科学的第二课堂评估体系,将第二课堂英语教学过程评价作为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学分考试与教师的岗位考核的终结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但需要注意的是,针对英语第二课堂本身具备的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应建立的是一种动态的、形成性的评价模式,而非只照搬传统第一课堂常采用的终结性评价模式。

参考文献:

[1]黄立鹤.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创新模式之理论与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2]李明洋.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职业圈,2007(20).

[3]王文俊.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4]侯杰,师卓.民国时期女子英语教育研究——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英文系为例[J].文学与文化,2017(1).

[5]张宪文.金陵大学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苏云峰.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28-1937)[M].北京:三联书店,2001.

[7]张美平.民国外语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8]郭继东.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科学,2008(1).

猜你喜欢

启示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