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口译初级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探析

2019-12-12刘安东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困难

刘安东

摘 要:现如今,口译在市场上运用广泛,由于全球化的缘故,各行各业都能与口译挂钩。那么如何学好口译,培养口译人才已经成为了教育和商业的必修课题。虽然口译市场广阔,但尖端人才稀缺,这种现象从侧面体现了口译之难。笔者身为英语口译的初学者及爱好者深有体会。本文欲通过笔者自身体会试着探析英语口译初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译初级学习;困难;解决方法

一、口译的定义及其涉及到的能力

口译作为双语转换活动是指由译员以口语的方式,将一种语言所表述的思想内容以另一种语言做出转述的即时翻译过程[1]。在这个过程中,口译人员需要将听到的信息以笔记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根据笔记回忆听到的内容,短时间内再将其转化成另一种语言。口译活动中,译员的听辨能力、译员的笔记、短时记忆和翻译功底是决定一个译员是否合格的几个因素。那么困扰大多数人的难题也都集中出现在训练这些能力的过程中。笔者接下来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来探讨英语口译初级学习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以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听力是口译的基础

口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听来获取的,因此口译过程的第一环节就涉及听的能力,听懂是口译的关键步骤,译者的听力水平是口译的基础[2]。作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不仅要听清楚标准英语下讲话者传递的内容,更要能听清带有口音的英语。听力不只是听清楚讲话者所发出的字词,更要学会从整体以及结合当前背景快速抓住讲话者的意思。尤其是在听带有口音的讲话人发言时,译者不可能把每个单词都听清楚,但是可以通过结合发言者上下文的环境,理解讲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强调训练听辨能力而非单纯的听力能力。

笔者在初入口译时,听力部分是短板,常常因为听不明白而无法将口译进行下去。后来经过总结发现有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一句话中某个单词无法听出来,导致精力分散,进而影响其后的内容;二是听到某个词非常熟悉,但是无法回想起其意思,进而影响翻译;三是觉得原文速度较快,听力跟不上讲话的速度;四是一个句子太长,导致自己无法抓住句子核心意思;五是讲话者口音偏重,无法听清。其实在口译初级学习的过程中,前四点是最让人困扰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了口译员输出内容的质量。并且作为听力能力部分中较为基础的版块,也是口译人员必须进行大量训练的部分。

其实训练听力无非就是精听和泛听的结合,但具体到某种方法因人而异。针对以上的几点问题,笔者会提供一些训练方法作为参考。首先,是对听力材料的筛选。作为初学者可以先从BBC六分钟英语着手,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感觉很轻松,那么可以选择难度稍高的BBC新闻或者NPR新闻或同等难度的材料。如果再升一阶,就可以拿TED演讲来锻炼,首选英语母语者的演讲,或者找人物采访来进行锻炼。

在具体应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精听和泛听结合起来。通常来说精听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听写,即将所听到的句子,一词不漏地写下来,最后进行纠正,将写错的地方重听,直到听清楚为止。第二种方法是细听,听完一句话要能对此句话中每个单词了如指掌,听完之后进行核对。笔者建议在细听时要先听一遍全文,第二遍再开始听一句核对一句。泛听就是要多听,听各种不一样的材料,不用像精听那样着重于把每个词听清楚,应把注意力放在理解听到的意思上面。泛听材料推荐CGTN或者国外电台节目。听力的时长一定要达到标准,笔者认为听力材料的时长至少一天不少于三个小时。持之以恒,听力就会有很大进步。至于对带有口音的听力训练,应该针对性地去找材料训练。例如,遇到讲话者带有印度口音的,可以着手找印式英语去训练。听的时间长了,就会摸清楚其发音规律,再遇到时就能游刃有余的处理了。

三、记忆训练和笔记法

笔记法和短时记忆是口译者非常重要的两项能力,它们帮助口译者记录信息。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笔记法是一大难关。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不知道该记哪些信息;不知道该如何记;笔记速度跟不上听力速度;记录完之后无法对着笔记进行复述。当初在训练过程中,笔者认为自己笔记法的练习量不够、不熟练。于是提高了每天的训练量。经过差不多一个多月的笔记法训练后,笔者对各种符号有了比较熟练的掌握,记笔记的速度也明显快了不少,但是依然存在一个问题:只要涉及到的文本内容较长,笔者在口译时就经常无法识别自己的笔记符号,从而遗漏信息,导致口译质量不过关。在与一些口译做得较好的同学交流时笔者发现,他们有的人并不像笔记法教程书上的教的那样记笔记,而是有时候一句话很简单的,就只用了一个词记录下来。即便如此,他们也能拿着自己的笔记将原文复述下来。

后来笔者发现在中译英的口译练习中,原文复述程度最高,即使某些地方笔记记得不怎么清楚也基本能够回想起来。笔者深入思考后发现由于原文是中文,不存在听力障碍,所以能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如何记笔记上,短时记忆时间相对于英文也要稍微长一些,因此信息复述程度更高。然而即使是这样笔者的笔记也无法达到一句话只记一个词的地步,而且笔记速度也与他们有一定的差距。后来笔者发现,自己记录的无用信息较多,核心信息点有些时候没有记录下来。而那些核心信息点未记录下来的地方往往无法复述和翻译。于是笔者便开始了针对笔记法精简的练习。在每次笔记记录完之后对照原文进行删改信息,同时进行无笔记口译的训练。

无笔记口译即要求学生在不做笔记的情况下只凭脑记来复述或口译原则上一分钟以上的源语内容,有助于在训练学生听辨能力的同时,有力提升口译学习者的短时记忆能力[3]。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笔者记筆记的速度有了明显提升,记录的信息也更加简洁,复述能力较之前相比也增强了不少。

其实口译的笔记对于译员来说只是一个辅助的工具,是帮助译员回忆信息的一个手段。然而不少口译初学者都太过于依赖自己的笔记,认为记得越多越详细越好,这使得大部分人忽略了对原文信息逻辑性的整理和提取,即便记了下来也看不懂。所以,在口译的过程中,脑记应占主要位置,笔记只是辅助。也因此笔记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只要是能够帮助自己回忆起信息的都是好笔记。笔者建议口译的初学者先进行无笔记的口译训练和听力强化练习,对于笔记的练习只要掌握一些便于记录的符号和缩写便可。

四、口译的本质是翻译

口笔译不分家。口译的工作本质上其实与笔译没有区别,两者都是将源语向着目标语转换的过程。只不过口译的工作要求译员有较强的临场反应能力,对于该领域内的翻译文本要非常熟练,能现场给出质量较好的译文。通常来说,信息的准确度和完整度以及译文质量的好坏决定了口译工作的成败。信息的记录可以通过记忆和笔记来得到提升,而翻译的质量只有大量的积累和练习才能得到提升。

在英语口译初级学习过程中,大多数学习者在口译的输出方面比较欠缺。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口译时翻译不顺畅,语气词较多,对长句子的把握较差,句式重复,用词不当。翻译是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研究。将翻译这样一个难度较高的工作放在有限时间里完成,还要保证质量过关,实属不易。虽说如此,口译也有相对笔译来说较为宽松的翻译质量标准,而且更多时候是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从这一层面上来说,难度又没有想象中那么高。那么该如何解决口译的输出问题呢?笔者认为应该先从输入的两个方面下手。

第一,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英语能力并不仅限于双语的交互能力,更多的是强调对第二语言的掌控能力,让自己的英语无限接近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英语水平。这就要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英语这一门语言,更要学习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简单点来说,英语为母语的人他们平时做的事情我们也要跟着做,听他们所听,看他们所看,想他们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国外生活两年或以上。笔者曾有幸在一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名教授主办的讲座中了解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会议口译专业建议学生的雅思成绩达到7.5或以上,再进行相关学习。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口译对英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第二,进行大量的翻译训练。实验结果表明,笔译训练对口译学习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在翻译中总结的经验和知识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半永久性记忆,使得译者在遇到相似的翻译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合适的方法,这就为译员的临场发挥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当然,仅有这些还不够,译员还必须口齿伶俐。所以这就要求口译学习者勤加练习,将每次的口译过程录音,反复收听、核对,找出问题,然后进行改正。视译也是口译学习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环节,能够检验学习者一段时间的翻译成效。总之,将提升英语能力和大量练习翻译的功夫结合起来,口译的水平就会逐渐上升,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

五、结语

本文主要探析了英语口译初级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结合笔者自身的经验体会,思考、总结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仅供读者参考。本文目的是想以小见大,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提出在英语口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引起更多关于如何学好英语口译、如何进行英语口译教学的思考,从而为助力英语口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白佳芳.英汉口译听辨理解技能培训:一项基于英语专业口译初学者的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1(3):16-22.

[2]陈海濤.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4,31(1):93.

[3]沈悦.探究无笔记交传在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J].海外英语,2019(5):55.

[4]秦欣.口笔译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7(19):185.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寻找困难的游戏
选择困难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雅阁车间歇性起动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