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袖品质视角下的瞿秋白解读
2019-12-12常晓瑶石璠
常晓瑶?石璠
摘 要: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1935年为中国革命之火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作为革命烈士,瞿秋白值得我们深深敬仰。回顧瞿秋白的一生,具有一些悲壮色彩。在革命的洪流中、在特定历史的背景下,瞿秋白将文人与革命家身份集于一身,被历史推上一个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地位,被捕后留下的绝笔《多余的话》中对文人政治家的反思更是至今仍被后人争论。本文试图从领袖必须具备的条件中分析瞿秋白身上的特质,以进一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关键词:瞿秋白;文人;革命家
一、引言
如要在瞿秋白身上贴若干标签,可以贴的标签有很多: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文学家、治印家、翻译者等等。但如若世人偏要他自己选择一个的话,他可能会选择文学家或者其他什么家都是有可能的,只唯独在这其中的领袖或许是他最不愿担负的称号。政治家与领袖的称号自然是响亮的,却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做领袖人物,虽然大多数都崇拜这样的英雄,渴望成为这样的人物,但又不得不承认不是每个人都具备成为领袖的条件。瞿秋白在狱中的独白《多余的话》现世的时候,本已谢幕的瞿秋白再次受到众人评判,一时间投降和背叛成为他身上的标签,所幸最后大家给予了他客观的评价。许多人不能接受瞿秋白消极的自述,但若从一个领袖应具备的品质去分析瞿秋白或许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他以一副柔弱书生之肩挑起重任的勇气与承担的压力。
二、崇高的理想与容人之量
(一)崇高的理想
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抱负是领袖必然具备的先决条件,伟大目标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人决策的长度。周恩来、毛泽东少年起就志在改造中国,正因为远大的理想支撑领袖们不断指引他们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简单来说,读什么书、选择什么道路都是他们以自己的理想作为参照物的,这些都是他们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以此为标准,瞿秋白也有一腔报国之心,具有崇高理想,少年瞿秋白看到中国的现状曾试图想要以文救中国,但在《多余的话》中不难感受到瞿秋白的无奈与迷茫,他提到很长一段时间内在在他身上存在“二元的价值观”,一部分的生活经营“世间”的责任,为自立生计的预备;一部分的生活努力“出世间”的功德,做以文化救中国的的功夫。瞿秋白的人生选择总是含有被动的成分,这或与性格有关或与早年接受的教育与家庭有关。瞿秋白热爱文学、早年受家庭影响除诗经子集外,读老庄,佛学,绘画,懂得医术。他在人生观形成之初受信奉道教父亲影响,追求不随流俗人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避世的人生观。瞿秋白有理想,但这个最高的、唯一的理想早年在不断地改变。《饿乡纪程》中,瞿秋白回顾自己五四运动前三年的心境到“因研究国故感兴趣,而有就今文学再生而为整理国故的志向;因研究佛学试解人生问题,而又就菩萨行而为佛教人间化的愿心”。
(二)容忍之量
尼克松自《领袖们》提出,许多杰出人物容易缺乏容人之量致使断送通往更高的道路,领袖人物往往有自身宏达的目标,不喜别人打扰分心,且缺乏耐心去作向下的工作,也因而往往失去得到拥护的机会。谈到容忍之量,瞿秋白的人格是值得称赞的,瞿秋白在工作中与陈独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起初他们对中国革命你的问题认识基本一致,随着革命的发展,许多深层次的东西逐渐暴露出来,二人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逐渐不同。然尽管二人思想存在差异,但对陈独秀,瞿秋白一如既往的给予了尊重与爱戴,在各地对五大仍选陈独秀为代表存在不满情绪时,瞿秋白站出来给予了陈独秀客观的评价“一些重大问题是经中央集体讨论过的,他又没有搞非组织的派别活动。有时我和他争的面红耳赤,他从不计较,够得上光明磊落。”陈独秀被开除党籍后,瞿秋白对陈独秀的评价依然力求公允。此外,瞿秋白与妻子杨之华以及杨之华之前夫三人的关系也是当时的一段佳话,足以从侧面反映出瞿秋白的人格魅力。
三、坚强意志和高度自信
(一)坚强意志
戴高乐曾有一句名言:“非伟人成不了大业,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立意要成为伟人。”在历史中卓有建树的领袖都拥有坚不可摧的意志,并将意志化为一种力量调动他人,毛泽东当之无愧是这样的人物,即使身处逆境依然意志坚强。相比之下,瞿秋白的性格中带有文人的优柔寡断,虽然他本人正直、爱憎分明,但表现在政治上这种文人气难免会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在遇到重大挫折时,瞿秋白的态度较为消极,这既与他少年时经历过家庭变故的打击有关,也与他个人与生俱来的气质不无关系。意志既会后天磨练所得,又受天生气质影响。13岁的瞿秋白曾写下一首咏菊将其性格跃然纸上。“今年岁花开,栽宜白玉盆。只缘秋色淡,无处觅霜痕。”这首诗在抒发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颇含悲凉之情,而此时的瞿秋白家境尚可。如若对比或许会更加明显,毛泽东在相似年龄也作了一首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其雄心壮志,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无畏精神、气吞山河的气势透过文字骤然显现。同一时代背景,同样经受人生之不如意,个人气质迥然不同,在政治上失意之时所做回应也不同。
(二)高度自信
不是强烈地要突出个人的人,成不了伟大领袖,从来没有一位不是自我主义者的伟大领袖。尼克松认为自信是领导人具备的必要素质,一个说服不了自己的人不可能说服他人跟随自己的脚步。相比较领袖的强烈突出个人的欲望,瞿秋白的一生更像是在追寻自我,在各种书籍中与思想中,他都徜徉过、思考过,在儒家、佛学、道教、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中选择过。远赴俄国,瞿秋白写到“我二十一二岁,只能当所谓人生观形成的时期,理智方面是从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很快转到了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或主义。”瞿秋白作为文人是自信的,在写作与翻译的方面瞿秋白成就斐然,但对于担任政治领袖瞿秋白并不自信,认为自己没有能力担任如此重要职责,也并不愿意取代陈独秀。也许正如他所说,“我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始终如一的,我做一个中央委员还可以,但要我担任党的总书记诸如此了地领导全党的工作,那就是使犬耕田了。”瞿秋白一生对自身有清醒的认识,这绝非“自知之明”的贬低含义,而是瞿秋白善于与自身对话,不做任何隐瞒,也不为自己粉饰的勇气,这也是《多余的话》能够出世的原因。
四、理性思维与健康的身体
(一)理性思维
動乱年代领袖们是否能时刻保持理性去判断当前的情况,既能不被平静的湖面遮蔽慧眼,又可以在错乱复杂的局面找到矛盾的关键所在,关系到生死存亡。理性的人不会在乎一得一失,不会过分的追溯过去,沉溺其中,因为他们知道那是毫无意义的。而瞿秋白恰恰是属于感性的文人,文人大多都是感性的,也恰恰因为对人情冷暖敏感度,方能引发读者共鸣,瞿秋白的文字无意是能渗透人心的。夏衍等同志追忆瞿秋白时谈到“秋白同志常穿一件灰色的哗叽袍子,平顶头,举止斯文的很。善于欣赏各种美好的东西,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他会反复背诵,逢人介绍。”这些描述与瞿秋白留下的照片形象基本吻合。瞿秋白的文字带有柔和抒情并带有忧郁色彩,在《多余的话》文稿现世之时,许多人虽不能接受这带有消极色彩的文章出自曾经的领袖之手,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风格别人是模仿不出来的。可见,在抒发自身情感时,瞿秋白有其独特的风格,“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元空”。瞿秋白身上具有文人的浪漫色彩,由于其工作的原因一生文学作品不多,但被鲁迅视为人生难得的一知己。在鲁迅的一生中,除早年与其弟有过合写之外,瞿秋白唯一能与他笔墨交融的人,两人一生交情甚深,惺惺相惜,在瞿秋白去世后鲁迅立刻着手整理瞿秋白的文稿,加以精装编订望后人怀念。
(二)健康的身体
在所有描述领袖们具备的条件中,人们往往容易关注思维与精神品质,而忽略支撑精神的身体。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很难想象一副残弱的身躯如何支持思维高速有效的运转大脑而不疲惫。尼克松在《领袖们》中对领袖的印象描述各有差异,但无疑都是精神烁烁,目光炬烈,这反应了领袖们的精神的旺盛。然而,瞿秋白的身体却并不乐观,在瞿秋白的生平活动年表中,存在大量病诊记录,在秋白人物传中,抱病工作的词汇经常出现,且在瞿秋白被捕之时他的病情也是严重的。对瞿秋白自身而言,这残弱之躯着实拖累了他的精力与思维,“一方面固然是身体衰弱,精力较少,而表现为十二分的疲劳”。瞿秋白在他的自述中将自己心路历程淌在人们眼前,他形容自己为一只羸弱的马,但即使如此,他还是毫无怨言地为党的事业燃烧自己的生命,令人肃然起敬。这些都深刻反应了瞿秋白为党工作的辛勤与付出,他对革命是忠诚的,信仰是坚定的。
参考文献:
[1]卫华,化夷.瞿秋白传[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2]瞿秋白.瞿秋白文学精品选[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7.
[3]刘启春,郑伟民,杨路.历史的选择:中共早期领导人纪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6]王中伟.尼克松视野中的领导特质解读[J].领导科学,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