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
2019-12-12马睿
马睿
摘 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走向强大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在经济全球化影响和世界思想文化的激荡中,践行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成为当下的时代要求。深入剖析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探讨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对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内涵;时代意义
文化在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根本性的引导作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同道路、理论、制度一同写进党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四个自信”,它丰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使其更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一、文化自信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他的文化观和文化价值理念,对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在2014年三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1]这次讲话也表明习近平正式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命题。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多次阐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2]“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在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3]“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上述论断体现了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重要性的阐述,表明文化自信是水之源木之本,不容忽视。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第一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要求全党要坚持“四个自信”。在建党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他进一步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5]他深刻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内涵及相互关系,阐明了文化自信的基本构成、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成功将“三个自信”拓展和提升为四个自信,为“三个自信”提供了更深厚、更广泛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创新。
二、文化自信的内涵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无论哪一个国家,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是立不起来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对自身所拥有的文化的充分肯定,是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所保持的坚定信心和传承创新。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展现了华夏儿女在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中的智慧,表现为一系列的思想观念,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担当意识、“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处世之道、“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一直是中华民族治国理政的思想渊源。这些千百年来传承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早已植根在中国人的内心,润物细无声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沿用至今的文字,创造了四大发明,形成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众多思想流派,形成了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基本价值标准,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为世代中华儿女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启迪,激发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生命力。
(二)中国革命文化
近代,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封建旧王朝的衰落和西学东渐新思潮的影响,在近代中国历史背景下孕育了中国革命文化,取代了古代儒家文化,近代中国主要是要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从陈胜吴广起义到太平天国运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再到新文化运动,一直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发展,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文化,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的品质,体现了我们党在多灾多难的近代中国勇于担当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它不仅促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转型,并在实践上不断推动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940年,毛泽东最先提出了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逐渐转变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极大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三、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意义
随着市场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各国的交流互动由经济、科技领域转向了政治、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浪潮来袭,文化方面出现了“文化全球化”的思潮,这种思潮忽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导致人们对自己国家文化认同的弱化,甚至引起民族文化的衰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6]坚定文化自信对建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
意识形态对社会群体具有思想观念引导的功能。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入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在抢占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过程中,必须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力,获得意识形态的引领权。另一方面,坚定文化自信,帮助人民群众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宣传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促使人民群众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观念方面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紧紧团结在一起。
(二)有利于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国家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其中包涵的核心价值观理念也浸润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中,转化为人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和道德品质,使人们在自己的劳动生活实践中不断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规范作用,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当今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既有经济、科技、国防等方面的竞争,也有文化方面的竞争,文化的价值观和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象征,一旦丢掉根本,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掉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更好的保持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世界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提高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扩大中华文化的整体实力。
(四)有利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不仅满足于物质需求,对精神文化需求有了更多的期待,对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强。坚定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熏陶和滋养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展现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物质和精神都满足时,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鼓舞着中国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万群,赵国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侧记[N].贵州日报,2014-03-10(1).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3]杜尚泽.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记以習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全方位外交的成功实践[N].人民日报,2016-01-05(1).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