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学风建设路径研究

2019-12-12车娜克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教学质量

车娜克

摘 要:学风是高校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坚持党建工作引领,深入研究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融合,实现学生党建对学风建设的引领提升,有利于完成好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

关键词: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教学质量

一、引言

良好的学风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石,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优良学风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学生党建工作是学风建设的重要思想政治保障,学风建设又是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党组织要在推进专业学习等方面工作有力,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引领班风、学风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引领促进学风建设路径,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学风建设的基础

《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充分发挥我们党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学生党建工作的主体是大学生党员,通过学生党员的示范引领效应有利于营造争先创优的学习氛围,通过发挥学生党员自我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能够为学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学生党建工作是通过抓实抓好学生党支部建设,打造政治素养高、专业能力强、道德品行好、具有担当奉献精神的学生党员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完成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学风建设是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提升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实事求是、追求卓越的工作作风,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学生党建和学风建设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学生党员既是党建工作的对象,又是学风建设的骨干力量。党支部牢固树立培育优良学风的正确导向,有利于支部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青年学生,壮大党员队伍,凝聚青春力量,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强化学风建设的党建载体作用,有利于巩固学风建设在党建工作中的突出地位,也有利于形成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

三、高校学生党建融合学风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引领提升学风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如下几方面。一是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没有具体的工作职责和相关考核奖惩制度,难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缺乏持续的推动力。二是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指导体系。学生党员在开展工作、落实任务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指导和检查,没有系统、科学、实效的培训。很多时候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章程,没有重点。三是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学生党员参与学风建设基本以学业上的结对帮扶方式为主,成绩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学生党员与被帮扶学生之间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形成科学方法指导、实践体验、经验分享、团队支持等立体化的帮扶系统,帮扶成效并不理想。此外,新媒体平台开发利用不够或者不能贴合学生实际,对学生党员缺乏吸引力、凝聚力,学生使用和关注度不高。四是部分学生党员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不够,缺乏党员先锋意识。一方面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待改善,学习成绩不理想,在学风建设中没有说服力和发言权,不能有效起到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虽然自身学习比较优秀,但是在学风建设中,参与不积极,工作推诿,任务落实不到位,缺乏奉献、吃苦耐劳、担当作为精神,党性觉悟还不够高。

四、学生党建工作融合学风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党支部分类建设发展模式

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培养发展、教育管理学生党员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化支部建设发展模式,对促进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部分高校学生多、专业层次多、校外见习、实习分散等问题,可实施分类发展建设方案。一是按横向原则建立学生党支部,便于同年级专业学生开展学习交流和帮扶、支部活动及生活引导等工作。二是不同年级支部组织建设重点不同。一年级学生党员普遍数量极少,因此主要以入党积极分子为抓手,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和考核,不断提升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和能力,使入党积极分子能够充分发挥先进性。二、三年级主要以学生党支部为发展建设单位,通过“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育实践等一系列支部建设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四、五年级则根据学生党员分布较为分散的特点,以实习地就近原则,划分成立党小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优化学生党员选拔教育模式

学生党员质量是决定学生党员能否成为学风建设践行者、组织者、引领者的关键点。抓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是保证学生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把好学生党员发展关口,可以采用答辩制,在每期入党积极分子推荐考核、预备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之前,分別以支部为单位进行答辩,加大培养考察力度,用答辩制夯实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基础,切实保证学生党员质量。做实做好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是提升学生党员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以及担当精神的重要武器。一是建立支部理论学习制度,深入推进“两学一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确保学习教育不走形式,扎实有效,促使学生党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学习微阵地、线上讨论、指尖课堂等,畅通线上学习新途径,贴合95后学生党员特点和诉求,增强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三是组织建立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为主、普通同学积极参与的学习团队、帮扶小组,创建学生党员示范宿舍、学霸宿舍等,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丰富学生党支部工作载体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紧密结合班团建设、教育教学、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等工作,形成促进学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一是与班团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以党建带动班团建设,利用主题团日,开展“建设优良学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大讨论,组织开展早七点、早晚自习考勤检查,严肃学习考试纪律,评选学风建设先进班集体、先进个人、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开展谈心谈话,指导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辅导员要严格管理,扎实开展学风建设。要“勤”于深入学生中,及时发现问题进行纠正和疏导,要勤于观察,各项工作要做细,要通过日常学生的上课出勤、课堂表现等了解学生近况,及时有效地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要加强学生党员工作培训,开展学生党员工作交流、组织经验分享会、制定帮扶流程、进行帮扶团队间的互助,开展实践活动帮扶。三是将主题党日活动与志愿服务、所学专业以及困难帮扶相结合,促进学生党员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有效帮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日活动,使学生党员不仅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践、服务到社区群众,使理想信念教育与专业成长相结合,为学生党员全面成长搭建起平台,而且带动受助学生在深入基层、走进百姓,以技反哺社会的同时,也学习了专业知识,更重的是端正了学习态度,树立了学习目标。四是实施支部工作学期中督导学期末考核,为促进学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要取得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良好效果,必须建立学生党支部学风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例如,实施学生党员宿舍挂牌,督促其在宿舍良好学习氛围营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行学生党员帮扶制度,建立1+1+X帮扶模式,即1个党员+1个学生干部+几个困难学生进行学业帮扶,学期末检验帮扶效果;实行支部工作督导考核制度,每学期组织党支部工作督导和汇报,针对加强学风建设等工作方面,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同时,开好民主生活会,利用好党员民主评议、批评与自我批评,学生党员要深刻剖析自身学习和促进学风建设方面的情况,根据实际进行考核、评比、整改和表彰。

五、结语

学风建设是保障高等学校人才质量的重要基础,通过分析学生党建在促进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党员自身学习质量,还能实现团体引领。在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与学风建设的融合,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參考文献:

[1]孙强.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风建设的路径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52).

[2]李可宝.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促进学风建设创新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8(11).

[3]郭涛,王辉.高校党建促进学风建设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