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2019-12-12卞疆刘智明高晓光

商业文化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统筹融通转变

卞疆 刘智明 高晓光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首都北京盛大召开、圆满落幕。这是中国今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在“一带一路”建设经历近6年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一带一路”伟大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早期成果开始显现,参与各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对共建“一带一路”的认同感和参与度不断增强。高峰论坛时隔两年再次举行,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和组织、企业等积极响应和深度参与。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6大类283项务实成果, 将有力促进各方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聚焦互联互通,务实推进基础设施深入合作。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为构建高效畅通的亚欧大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届论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达成了相当多的务实成果,巴基斯坦、利比里亚、尼泊尔等国与中国签署交通运输领域合作文件;埃及交通部、尼日利亚财政部与中国签署铁路项目贷款协议;中外地方政府和企业也在工业园区建设、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物流商贸综合体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可以看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進入新阶段,合作重点愈发清晰,将进一步完善联通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交通网络,推动沿线地区联动发展。

以民生为导向,务实推进国际民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既有谋篇布局的大手笔,也有普惠民生的实举措。在本届论坛成果清单中,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将发起实施“丝路一家亲”行动,未来2年还将在沿线发展中国家开展200项民生合作项目;“一带一路”也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教育和职业培训方面的合作,以增强民众更好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高标准、惠民生”成为本届论坛的高频词,为推进高质量国际民生合作指明了方向。

加强文化交流,务实推进各领域人文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地区和国家开 展了形式多样、领域广泛的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丝路之旅”“中非文化聚焦”等文化 交流品牌,增进了相互理解和认同。未来5年,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政党、智库、民间组织等1万名代表将受邀来华交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合作体、“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等多层次人文合作机制也将陆续铺展,这些都将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奠定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为沿线参与国共同发展繁荣带来更多、更大的机遇。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务实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发展不平衡是当今世界最大的不平衡。“一带一路”不仅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项目选择、实施、管理的方方面面,还致力于加强国际发展合作,为发展中国家营造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从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制定《“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从发起“关爱儿童、共享发展,促进可持续发 展目标实现”合作倡议,到启动共建“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中国始终同有关国家一道,在农业、卫生、减灾、水资源、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站在新起点上,“一带一 路”建设更加注重对接普遍接受的国际规则标准,引领企业尊重各国法律法规,使高质量的要求与各国的国情相互结合,从而确保项目在经济、社会、财政、环境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一带一路”建设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本届论坛达成的丰硕成果,必将助推沿线国家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开辟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

“一带一路”高质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为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所采取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实施6年来,我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高举对外开放大旗,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一)发展进程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进程可用三个关键词来进行概括,即“转变”、“统筹”、“融通”。

“转变”,体现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中西部地区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之前,我国东部地区是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我国中西部地区诸多省区市由相对封闭的省份转变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高地”。

“统筹”,指“一带一路”倡议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内发展规划形成对接,在更深层次上带动了我国内地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我国逐渐形成了由过去的向东开放,转变为东西兼顾;由过去的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到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由过去重视陆上贸易发展,到如今实现陆海联动发展。

“融通”,表现在“一带一路”倡议卓有成效地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结合起来。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开放合作,将“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对接,“打通关节、疏通经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习近平主席2018年在“一带一路”座谈会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统筹内外两个大局的前提下,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条件下提出的国际合作新倡议,其本质是通过提高有效供给来催生新的需求,实现世界经济的再平衡。

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我国正在形成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开放发展

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搭合作之桥、友谊之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加密中欧班列开行和打造“空中走廊”等合作,串联起共同繁荣的开放发展之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多维推进。聚焦“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骨架形成示范效应,推动陆、海、空多维通道齐头并进,中欧班列已成为大通道领域建设的名片。经贸领域,趋向务实。自由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与沿线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投资逐步加大,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我国同多个国家签订多边和双边自贸协定,探索开展“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第三方市场合作。金融领域,管控风险。不断推进海外布局,与多国共同建立统一融资标准,加强法律风险防控,推动建立国际争端解决机构与机制,与国际多边开放银行建立融资合作。人文交流领域,多点开花。开展教育、科技、文化等合作,制定印发了多个领域的专项合作规划,在境外设立办学机构,实施奖学金计划,为沿线国家培育技术管理人才。

(三)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我国对外开放范围、层次和水平的提升,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外开放的覆盖区域从沿线省区扩展至全国,从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扩展至全球大部分区域,总体上实现了内外统筹的协作发展格局。二是政策结构得到完善,从中央、部委到地方,有关“一带一路”引领下的对外开放政策规划、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等都作出了相应调整,形成了中央引领、部委指导、地方落实的多层政策结构。三是对外开放重视安全保障,开始由对过去的人财物机制保障的重视,发展成为包括舆论、安全以及智力支持等在内的全方位支持体系,为“一带一路”引领的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创新性提出了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促进贸易便利化,该通道形成了“一带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的完整环线,统筹了国际、国内和陆海空间,促进了中欧、中亚等国际通道的有机衔接。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作为中国新加坡互联互通项目的升级版,以重庆为中心,向南延伸至广西北部湾,通向新加坡及东盟,向北与中欧班列对接,促成东西联动,辐射南亚、中东、大洋洲等地区的全球性互联互通网络。在国内,借助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形成了西部各省区市共建“一带一路”的合力,提供了共同面向东南亚开展务实合作的平台载体;另外,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开放。

(四)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引领对外开放,还需继续做好以下幾项工作

一是项目落地。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导致一些项目推进缓慢甚至中断。接下来,要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加强政策协调与项目对接,使每个项目都能从构想变成现实。

二是整合平台。国内在积极推进航空口岸开放平台和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以经济开发区为主体的产业园区承载平台和大型国际化展会平台等平台体系的联动作用并未明显发挥出来,需要认真谋划、系统整合,推动产品加工和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三是内外融通。对外开放建设应在“一带一路”推动下塑造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并逐步将其与东部发展、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其他区域发展一并推进。在全球,对外开放应积极探索与发达国家的战略合作空间与机遇,加强与有关国家在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探索发展合作新模式。

四是建立评估体系。以“一带一路”为“纲”,建立权威的对外开放评估体系。结合“一带一路”为引领的对外开放格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合理利用大数据,对我国及其地方各省区市对外开放进行客观深入的评分和研判。未来,应在“一带一路”建设评估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级权威的对外开放评估体系,设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实时监测对外开放发展状况,以便作出有效应对。

“一带一路”与经济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为促进国民经济转型而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拓展我国的“丝绸之路”,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共赢。“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 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缩小区域性经济差异,为人 民生活提供有效的保障等作用,而且还能够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国际间贸易公平与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持续扩大经济产能

“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推广,有效地将欧洲、亚洲、 非洲的各个区域形成一个广阔的市场,而且该市场具有一定的互通性,也就是国际上说的共同市场。自从共同市场成立以后,首先,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各个区域内的产品跨区域关税的问题,而且促进我国及沿线国家形成了广大的交易市场;其次,经济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当地基础性设施等方面的完善,因此,基础设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必然降低交通运输成本,进一步促进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最后,沿线国家及城市的自然资源不仅得到了全面的开发,而且还弥补了自然资源方面的劣势,为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还为我国经济产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扩大影响力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基础上,将自身的技术、产能、资金、经验等优势转化为与市场合作优势,形成全新的开放格局。“一带一路”起始于我国西部,主要经过西部地区到达西亚和欧洲,它发挥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的辐射带头作用,使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一样,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伟大重任。这是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重大调整,定能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东部地区也正在通过建立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分享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经验,使我 国同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合作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加快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促进东部地区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扩大在国际上的实质影响力。

(三)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乏资金、技术、管理优势,所以开放面对的主要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经过相当长一阶段的发展,面临着产能过剩需要输出,经济全面升级的重任。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一样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帮助沿“带”沿“路”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能帮助沿途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钢铁、纺织、电力等产业,提高他们的经济水平和生产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主动推广优质产能和优势产业,率先使沿途、沿岸的国家获 得益处,实现资源的共享,这样既促进了西部地区以及中亚、蒙古等内陆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又改变了历史上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国家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的地位。这有利于改善全球化造成的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有利于建立和平安全、共同繁荣发展的世界。

(四)优化产业结构

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虽然聚集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劳动力资源等,但是,由于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工业化起步较晚,不仅导致工业化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水平低,并且工业化发展都是依托国外直接投资的。然而,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中国向着“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或者是沿线国家的内部地区,加大投资力度,不仅有效地优化了本国甚至是沿线地区国家的产业结构,而且也为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劳动密集型、自然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等实现综合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沿线地区产业结构发展平衡的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国内产能过剩,以及产品进一步推广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赢得了战略性的空间和时间。同时,我国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个过程。尤其是自“一带 一路”倡议实施和深化之后,已经经过优化产业逐渐向外开始扩散,中国对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关注度不断加强,真正的从技术单一向着多元化的方向转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带一路”与国际贸易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高度赞扬了“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制度性公共产品。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相关地区一体化进程和应对反全球化的新挑战,也有利于拓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贸易增长。

(一)当前国际贸易呈现新特点

当前,国际贸易总体有失速、失序和失调趋势,但新的贸易增长点开始出现,贸易 处于结构性调整的转折期,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

一是国际贸易增速趋缓。WTO成立以来,全球贸易增速长期高于产出增速,但2009年之后, 这种情况发生逆转,全球贸易增速开始接近甚至低于 GDP 增速。WTO 最新一期《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贸易增长3.0%,低于全球GDP的增长率(3.7%)。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贸易量环比下降1.8%,多项贸易先导指数已接近或低于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因此,2019 年全球贸易面临较大的增长风险,WTO 预计增长率仅为2.6%,与全球GDP增长预期大致相同。导致国际贸易增长趋缓的根本原因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减速,而贸易是全球资源配置与技术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增长失速反之又会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传统国际贸易治理体系面临冲击。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单边主义明显抬头,对以 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机制形成冲击,也冲击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南方共同市场等区域一体化组织。与之相应,双边贸易协定出现明显进展,对WTO 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发展与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WTO多边贸易规则。     三是全球贸易摩擦有扩大趋势。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明显上升,据全球贸易预警组织统计,2008年11月以来,全球已累计出台13354 项有损贸易利益的措施,其中仅是 2017年和2018年就分别有1424项和1600项措施推出,使得全球贸易摩擦不断扩大。特朗普政府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更是使得贸易摩擦有了常态化趋势,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美、美欧贸易摩擦将继续给全球贸易形势带来不确定性。

四是国际贸易结构正在发生调整。一方面,服务贸易增长强劲,2018年,全球服务贸易增长8.0%,实现连续两年高增长。另一方面,数字贸易在数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快速扩大,成为全球贸易的新亮点。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的模式正在发生转变,贸易规则也面临调整压力。

(二)“一带一路”成国际贸易新趋势

“一带一路”推动了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促进了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推动了地区一体化和新一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一是“一带一路”建设促使国家间贸易往来不断扩大。“一带一路”倡议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是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桥梁,为国际贸易搭建了新平台,开辟了新空间,其顺利实施可以部分消除贸易摩擦对我国造成的贸易分流。2013—2018年,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持续扩大, 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年均增长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增速,占我国货物贸易总 额的比重达到27.4%。

二是全面改善贸易便利化条件。首先,“一带一路”提高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完善了口岸和物流服务等硬件设施,加大了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更好地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各国和地区贸易发展的对接。其次,貿易便利化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内容,通过积极探索智能海关、智能边境、智能联通合作,着力推进“单一窗口”模式和“大通关”建设,提升了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降低了交易成本。然后,通过与有意愿的国家和地区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举措,共同推动有关国家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衔接,包括贸易技术壁垒的消除、检验检疫标准的一致性和互认等,增强了贸易便利化的保障性。

三是贸易方式创新加快。“丝路电商”成为国家间合作的新渠道。我国已经和17个国家建立了双边电子商务合作机制,加快了企业对接和品牌培育的实质性步伐,促进更多中小外贸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更好地从国际贸易中受益。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也因此成为推动“一带一路”贸易畅通的重要新生力量,正在将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市场串联起来。

四是多元化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纺织、金属制品等,进口以矿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为主。“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我国进出口市场结构从传统市场为主向多元化市场转变,为外贸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还推动中西部走向开放前沿,贸易潜力持续释放。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我国外贸格局中的地位还将不断上升。

最后,加强贸易与投资的联动。“一带一路”聚焦产业投资,产能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纵深推进,一些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陆续落地,有效地改善了营商环境。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战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始终要以服务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局为根本出发点,也要充分结合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和国际市场地位等因素,还要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与我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第一,尊重市场规律和国际贸易规则。一是中方政府和市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继续按照市场规律和国际规则,提高项目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二是掌握区域贸易规则制定主动权。在进一步推动WTO改革、经济全球化、创造包容性全球经济新体系的同时,继续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争取区域贸易规则话语权。三是更加重视进口贸易,增加服务贸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因此,我国要继续减少贸易壁垒, 增加贸易便利化措施,将“一带一路”特色海外消费转向国内进口品市场,倒逼国内改革和消费升级,同时提高服务贸易比重。

第二,优化“一带一路”贸易投资环境。一是创新机制,确保倡议稳定运行。短期内,我国可尝试构建相关领域信息披露制度,中长期可考虑建立实体化机构,如常设办公室甚至永久秘书处。二是继续加强沟通协调和政策协同。进一步与“一带一路”参与方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沟通协调,重点是税收合作、会计准则标准统一,完善并细化《“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探索建立争端解决服务机制等。三是继续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 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智库交流合作,凝聚共识、深化互信,并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推出高质量研 究成果,推动高水平“一带一路”建设。

第三,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领对外开放。与沿线国家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共识,进一步提高各国经济贸易投资一体化和融合性;通过开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 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等流通;建设一批竞争力强的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进口资源深加工基地、边境贸易市场,培育外向型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第四,继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措施包括:稳定劳动密集型等优势产品对沿线国家出口,抓住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遇,推动大型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服务出口。顺应沿线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加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与相关国家开展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合作及准入谈判,扩大与沿线国家食品农产品贸易。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进一步向沿线国家开放中国市场,扩大进口,特别是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实现共同发展。

第五,加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对接。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谋求各国的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在我国现有的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当中,大多数都担负着直接与“一带一路”建设进行对接的任务,成为辐射和服务“一带一路”的枢纽平台。进一步鼓励“一带一路”国家参与自贸试验区建设,针对“一带一路”参与国设计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合作方案,构建长远合作联系机制。

第六,“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推动器和媒介。在推动倡议的实施过程中,中国在提升贸易规模的同时,应促进对外贸易实现健康可持续增长。首先是坚持以“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引导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总方针,促进中国开放水平的 持续提升,为贸易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其次是继续以“五通”目标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抓手,在实现相关目标的过程中,促 进中国对外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提升,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之间达成包括自由贸易 协定在内的投资与贸易保护机制,从而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和收益。然后是坚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促进中国对外贸易伙伴的多元化和产品的多元化,以 此丰富和完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创新原有的进出口模式。再次是坚持以“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重要渠道,通过向共建國提供市场、 进行发展合作,带动中外双方经济共同繁荣,为贸易增长提供基础。最后是坚持“一带一路”的多边性,通过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补充和完善,为中国对外贸易创造友好的国际环境。

猜你喜欢

统筹融通转变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什么是绥芬河
科学发展观指导中专教育的探索与尝试
城乡居民大病医保统筹探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浅议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