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9-12-12张凯峰抚州市临川区高坪镇中心卫生院江西抚州344115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全口义齿稳定性效果

张凯峰 抚州市临川区高坪镇中心卫生院 (江西 抚州 344115)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2017年8月~2018年10月治疗的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62例,其中31例采用常规全口义齿修复,为对照组;另外31例采用改良全口义齿修复,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的修复效果和稳定性。结果:观察组修复有效率(93.55%)和修复3个月、6个月后稳定性评分[(6.77±0.54)分,(8.31±0.72)分]高于对照组[(74.19%),(5.94±0.49)分,(7.25±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改良全口义齿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其稳定性较高。

牙槽嵴低平是中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降低,如不加以修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1]。全口义齿是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的主要方式,其通过修复并固定牙体,以达到改善患者口腔功能的目的[2],但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全口义齿修复方法有所改善,但其是否能够取代传统全口义齿仍需进一步探究。为此,本文以本院口腔科2017年8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2例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全口义齿的应用效果,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本院2017年8月~2018年10月口腔科收治的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中抽取62例,采用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经临床检查,患者均被确诊为牙槽嵴低平。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为52~79岁不等,平均(65.69±5.4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为54~77岁不等,平均(66.25±5.33)岁。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已知情同意,排除严重口颌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过敏体质以及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两组基本资料上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全口义齿,首先对患者口腔进行彻底清洁,然后按照取模—定位—排牙—戴牙的步骤进行修复。

观察组:采用改良全口义齿,对患者口腔进行消毒清洁后,按照传统义齿步骤进行修复,其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进行改良:首先,选择藻酸盐印模材料、稍宽于牙槽嵴的成品无牙颌托盘,采用开口式印模法进行取初印模;然后在初印模上自凝塑料托盘,并在患者口内试合,对托盘颊侧区加厚,磨除其边缘3mm左右后,采用绿蜡充填;将印模膏烤软,进行边缘整塑,保证其边缘厚度和基托的深度,以便于固位良好;采用超硬石膏进行灌注模型,并保证充足的边缘封闭区;将下颌基托磨光面更换为凸型和半球型,在牙槽嵴顶区排列人工牙,使舌侧基托边缘正好于牙颌面处,并保证舌肌相关活动不会对义齿固位产生影响。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治疗后修复效果和稳定性,然后比较分析相关数据。

修复效果判定[3]: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和统计:①显效: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良好,无折断、松动或脱落现象;②有效:语言功能良好,未发生折断、松动或脱落现象,但咀嚼较硬的食物会出现不适感;③无效:咀嚼功能障碍,出现松动、折断或脱落现象,需要进行重新修复。修复有效率=(①+②)/34×100%。

稳定性[4]:采用电子测量仪检测牙齿的稳定性,将测量仪连接在两颗正畸牙齿相连的结扎钢丝上,测量仪显示的值即为牙齿稳定性评分,其数值越大表示患者牙齿的稳定性越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以软件SPSS20.0分析本研究62例修复牙槽嵴低平患者的临床数据,修复效果以n(%)表述,用χ2检验;稳定性评分以(±s)描述,用t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修复效果的数据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稳定性评分

修复前,两组稳定性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修复3个月及6个月后,观察组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情表2。

表2. 两组稳定性评分的对比情况[n(%)]

3.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会发生退行性变化,极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状,可能会引发牙周病,当下颌牙槽骨吸收和再生失衡时,患者牙槽骨变窄,造成牙槽嵴低平症状,导致患者咀嚼功能和语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给其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5]。临床上,牙槽嵴低平主要采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但传统全口义齿往往会产生固位不良、咬合疼痛、稳定性欠佳等情况,使其修复效果降低,为此,需要对全口义齿修复进行进一步改良。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牙槽嵴低平患者采用改良全口义齿进行修复,其在传统全口义齿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良设计,增加边缘封闭区以保证边缘封闭效果,通过降低人工压牙合平面、缩短人工牙颊舌径以及牙槽嵴顶区采用非解剖式或半解剖式义齿等方式,在修复牙体的同时,尽可能达到平衡牙合的目的;然后将颊侧基托增厚、并将磨光面只作为凸型,以提高支撑颊肌的固定作用,从而全面提高其修复效果。因此,本实验数据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修复有效率和修复3个月、6个月后稳定性较高,数据上差异明显(P<0.05),说明改良全口义齿在牙槽嵴低平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对患者口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诉,改良全口义齿应用于牙槽嵴低平患者修复中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牙体的稳定性,提高其口腔功能,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全口义齿稳定性效果
PEG6000修饰的流感疫苗脂质体的制备和稳定性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无牙颌患者数字化方法制作全口义齿的临床疗效
生物功能性活动义齿修复系统全口义齿修复与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效果研究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