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结果

2019-12-12张野抚顺市第二医院普外科辽宁抚顺113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修补术穿孔开腹

张野 抚顺市第二医院普外科 (辽宁 抚顺 11300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结果。方法:选择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数据,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系列指标方面,情况显著不如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12/4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4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安全性较高,且手术时间显著减少。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作为一种急腹症,易引发腹腔脓肿、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临床中,常使用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但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进步,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也被应用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过程中,有效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等不足[2]。本文为进一步探究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临床对比结果,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样本,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月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3~65岁,平均(44.31±2.6)岁;穿孔类型:11例患者为胃穿孔、29例患者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观察组中,21例患者为男性,19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22~66岁,平均(43.94±2.3)岁;穿孔类型:胃穿孔患者有10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有30例。纳入标准:经过临床检查后,所有患者均符合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断标准。在研究开展之前,患者及患者家属均已了解与研究有关的所有事项,在同意的状态下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脾脏等功能存在严重障碍、发生细菌感染等患者不在本文的选择范围之内,且治疗依从性低、基础资料不全的患者也被排除在外。借助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穿孔类型等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价值值得研究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主要措施为:在实施开腹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提醒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待麻醉成功后,在患者右上腹处行合适切口,在充分暴露手术视野的情况下进行腹腔观察,分析是否存在积液情况。若发现患者腹腔内存在积液,要及时进行清除,充分暴露穿孔位置。对进行胃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病理活检,在完成局部消毒后,对患者浆肌层进行全层缝合,并有效修补部分的大网膜。随后,将腹腔内积累的渗液和浓水进行详细清除,并置入引流管。手术完毕后,对患者进行逐层关腹。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提醒患者保持头高脚低的合适体位,让患者形成10~15mmHg的气腹压力。待全身麻醉成功后,将长度为10mm的套管置入患者的脐部。并借助腹腔镜进行详细检查。当患者的病情得到明确诊断后,选择5mm的套管置入患者的右上腹,同时在剑突和脐部的中间位置放置5mm的套管,并借助吸引器,对患者腹腔内的渗液和浓水进行吸除。随后,以胃十二指肠的纵轴为缝合方向,选择缝线对患者的溃疡穿孔进行有效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收集到的数据指标进行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对比

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系列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d)对照组 40 5.9±2.8 140.7±9.2 7.4±3.3 3.5±2.2观察组 40 4.0±1.1 67.4±3.1 4.2±2.0 2.1±0.7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对照组中,共有12例患者发生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其中,出血患者位居首位,占比为15%。而在观察组中,仅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未有患者出现腹腔脓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n(%)]

3.讨论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发病率较高,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4]。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是临床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要措施,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而言,创伤较小,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的疾病治愈[5]。在本文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系列指标方面,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12/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运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实施治疗,应用效果极为明显。

猜你喜欢

修补术穿孔开腹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頤和園十七孔橋再現“金光穿孔”景象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