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锐影技术对胸部CT检查中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

2019-12-12王新亮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室辽宁鞍山11400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胸部剂量实验组

王新亮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介入治疗室 (辽宁 鞍山 114001)

内容提要: 目的:探究锐影技术对胸部CT检查中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部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20kV进行扫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锐影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CTDIvol、DLP、ED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肺尖水平右侧胸大肌、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左房中部的平均C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部CT检查应用锐影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身体辐射量,提高检查安全性。

CT针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CT诊断方式具有安全性高、成像清晰等特点,并可快速获得结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CT检查在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缺陷,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会对受检者存在一定潜在的伤害,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已经成为当下CT检查人员所共同关注的问题[1]。近年来,锐影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得以广泛应用,并能够通过该技术降低检查的辐射剂量,锐影技术在临床中又被称为智能最佳kv技术,可根据患者的体型确定最佳的管电流和电压,使辐射剂量最低却获得最高图像质量的检查结果。因此,本文主要探究锐影技术对胸部CT检查中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具体探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胸部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120kV进行扫描。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锐影技术。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35~73岁,平均(54.28±3.6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年龄为36~73岁,平均(54.98±3.8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数据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均为西门子公司提供,型号为Somatom Definition Flash。两组患者均使用相同的对比剂(碘海醇),使用剂量为70mL,注射速率为3mL/s。扫描部位:由患者的胸廓到患者的肺底,设置参考kv为120kV,设置mAs参数为11mAs,开启实时动态曝光剂量模式,设置螺距为1.55,设置球管旋转时间为0.28s,准直器为128×0.6mm,层间距和层厚均设置为8mm,设置触发阈值为100HU达到时,触发的层面为肺动脉主干,实验组患者采用智能最佳kv扫描技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扫描,数据与实验组初始数据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值。CT图像处理软件为Viewing,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标准:获得的病灶图像清晰,可观察到细节,并能够进行简单明了的评价为5分,解剖结构和细节处较为清楚,可进行大致评价为4分;了解大部分病灶的生理解剖结构,能够满足判断需求,但小部分图像不能进行评价为3分;解剖结构显示不清楚,细节不能够被展示为2分;生理解剖结构模糊不清,不能够进行有效诊断为1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值用±s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CTDIvol、DLP、ED辐射剂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CTDIvol(mGy) DLP(mGy·cm) ED(mSv)实验组 30 4.85±1.03 157.28±10.67 2.18±0.06对照组 30 6.24±1.17 208.45±16.22 2.98±0.13 t-5.9818 13.6809 37.4817 P-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26±0.24)分和对照组的(4.08±0.36)分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3,P>0.05)。

2.3 两组患者CT值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肺尖水平右侧胸大肌、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左房中部的平均CT值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CT值(±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CT值(±s)

实验组 30 56.98±1.21 198.57±30.28 248.67±30.27对照组 30 50.65±2.16 172.65±30.13 221.49±49.24 χ2 - 14.0037 3.3235 2.5756 P - 0.0000 0.0015 0.0126组别 n 肺尖水平右侧胸大肌气管分叉水平降主动脉 左房中部

3.讨论

在肺部疾病诊断中,CT是极为常用的影像学辅助手段。胸部增强CT扫描可进行多期向扫描,同时,患者体内的碘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各个组织和器官之间的碘浓度通常在动脉期存在最大差别,在进行锐影技术图像质量对比,应保证注射相同剂量的对比剂和使用对比剂相同,随后可对动脉期图像质量进行有效对比[2]。

CT图像质量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针对增强CT来说,图像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对比度和噪声两个方面。当进行CT检查时,若噪声比处于不变状态下,那么即可认为图像的质量是保持恒定不变[3]。近年来,如何降低CT等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一直是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需要保证图像质量[4]。锐影技术是当下CT扫描环节中最新的低辐射剂量扫描技术,并且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证明,该技术应用中可自动降低辐射剂量,根据扫描目的以及部位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辐射剂量,对图像质量水平进行预先设定,在进行扫描过程中,可由低到高依次选择管电压,由此能够在辐射剂量较低的同时,保证图像质量[5]。

综上所述,锐影技术应用于胸部CT检查中,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该种技术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胸部剂量实验组
·更正·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病毒性肺炎流行期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2例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