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12-12刘金玲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特异性心电图检出率

刘金玲 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内科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象选取为150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抽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7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75例在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疾病检出率。结果:相互比较后可知,观察组敏感度、特异性及疾病检出率分比为86.67%、89.33%及65.33%,均高于对照组74.67%、77.33%及33.33%,观察组误诊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33%,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漏诊率低,疾病检出率高。

冠心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老年患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患者心肌血流灌注及心电活动出现明显异常,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该种疾病患者生活中如情绪太激动、走路过快或者酗酒等,则会引起心悸及胸闷情况发生,严重者甚至出现心脏骤停或猝死的情况,直接危及生命安全[1],因此,针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患者预后而言十分重要。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动态心电图广泛运用到临床上,其信息量丰富,采集时间相对较长,能更全面地反应疾病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准确依据[2]。为进一步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疾病检出率,下面本文以150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150例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为对象开展本次调查研究,抽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内科学》中冠心病的诊断标准;②呈现冠状动脉狭窄情况;③神志清楚,可自行表达;④对本次研究知情,配合度高;⑤年龄>60岁。排除标准:①合并心颤患者;②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③意识模糊,语言表达不清;④临床资料不全,依从性差患者;⑤年龄<60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75例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75例在对照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患者纳入观察组,观察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60.5~85.7岁,平均(66.37±3.47)岁;对照组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1.5~83.7岁,平均(65.47±3.54)岁,患者以上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公平对比,所有患者经专业评审通过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检查前3d叮嘱患者停止使用任何药物,心电图监测过程中患者取平卧位,引导患者全身放松,至少由2名检查经验丰富的意识诊断疾病,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症状明显,则表示患者心肌缺血;ST段仅下移,但患者无明显症状,则诊断患者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将患者的监测结果做好记录。

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后,全身保持静止状态并持续15min,采用蓝港12导联24h动态心电分析仪,走纸速度为25mm/s,增益为10mm/mV,采集患者24h心电图动向,做好心电信号的记录,观察患者有无不适情况,做好患者日常活动记录。

1.3 观察指标

灵敏度、特异性、漏诊率及疾病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s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相互比较后可知,观察组敏感度、特异性及疾病检出率分比为86.67%、89.33%及65.33%,均高于对照组74.67%、77.33%及33.33%,观察组误诊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25.33%,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比较(%)

3.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好发于老年患者,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者阻塞而引起的心肌缺血情况,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患者经过心脏超声、心电图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存在心肌缺血情况,但无明显症状的一种类型,该病较为隐匿,常在患者尚未察觉的情况下发生心悸,甚至猝死情况。由此可见,针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寻找有效的诊断方式,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3]。

临床过去常使用常规心电图诊断疾病的发展情况,但其呈现的信息有限,且信息采集时间短,不能准确地判断患者疾病情况[4]。动态心电图是一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其能提供24h动态心电信号,是一种简单、方便且对患者无任何不良影响的监测方式,成为心血管疾病无创监测的首选方式[5]。与常规心电图监测方式相比,其能记录多次心电信号,明确心肌缺血ST段压低情况[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后,疾病检出率明显高于使用常规心电图监测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漏诊率更低,其对提高患者诊断水平,为患者后续治疗做出重大贡献。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漏诊率低,疾病检出率高。

猜你喜欢

特异性心电图检出率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思考心电图之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