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9-12-12金杉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22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心电图

金杉 天津市胸科医院 心内科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的临床意义分析。方法:对象选取为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8年11月,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凹面向上的42例患者纳入甲组,凸面向上的38例患者纳入乙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及心功能指标,对两组患者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相互比较后可知,甲组患者Q波导联数、ST段导联数明显低于乙组,甲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1.4%,乙组为36.8%,甲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根据其心电图ST段抬高不同形态来判断心功能情况及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冠状动脉血供中断后,心肌由于缺血缺氧而出现的一种坏死情况,该种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危重的一种情况,起病急,且病程发展快,是引起老年患者病死率增加的一类危重疾病[1]。临床上常采用心电图对疾病进行初步诊断,其中心电图中ST段抬高成为判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临床上ST段抬高一般有两种,分别为凹面向上及凸面向上[2],为进一步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形态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及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下面以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现具体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开展本次调查,纳入标准:①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符合心肌梗死疾病诊断标准;②患者意识清楚,可自行表达;③临床资料齐全,配合本次调查,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心力衰竭或肝、肾功能不全者;③意识模糊,表达不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的心电图ST段抬高形态,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凹面向上的42例患者纳入甲组,凸面向上的38例患者纳入乙组。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患者48.6岁,最大患者80.9岁,平均(66.47±4.23)岁,病程(4.25±1.21)h;观察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患者46.5岁,最大患者81.6岁,平均(65.47±4.17)岁,病程(4.21±1.15)h。经综合比较之后得知患者以上一般资料均无可比性(P>0.05),组间可进行公平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监测,患者取平卧位后,保持静止状态15min,使用酒精将患者导联皮肤接触位置进行常规消毒,使用蓝港12导联24h动态心电分析仪,监测患者ST段抬高情况,并详细记录监测结果,由专业监测医师对其进行分析。

1.3 观察指标

①Q波导联数、ST段导联数及左室射血分数。

②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s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比较

相互比较后可知,甲组患者Q波导联数、ST段导联数明显低于乙组,甲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电图及心功能情况结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结果比较

甲组患者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为21.4%(心绞痛2例、心律失常4例、再梗死1例及心力衰竭2例),乙组为36.8%(心绞痛4例、心律失常5例、再梗死2例及心力衰竭3例),甲组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是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常伴有胸骨后疼痛情况,在欧美国家该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我国该种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呈上升趋势[3]。该种疾病多由过重的体力劳动、情绪过于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抽烟及酗酒等诱因导致[4],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心绞痛,随着疾病的发展,患者出现剧烈而持久的压榨性疼痛,同时,部分患者伴随胃肠道症状、神志障碍,继而引发全身症状,严重者出现心率失常、心力衰竭,甚至引起低血压及心源性休克情况,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早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有利于后续治疗措施的顺利开展,对于患者疾病预后十分重要。

心电图上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距离,在临床上被称为ST段,ST段抬高的诊断依据为:标肢导J点后60~80ms位置ST段抬高超过0.1 0mV,右胸导联V1-V3超过0.25mV,左胸导联超过0.1 0mV表示心电异常[5]。临床实验证实,如患者某支冠状动脉阻塞,相应部位即会出现心肌缺血情况,ST段即会出现抬高现象,其抬高导联数目越高,表示患者心肌损伤程度越严重,患者常伴有胸痛及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ST段抬高一般高达0.3mV,抬高程度较重。据临床研究统计得知[6],可通过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中胸前导联ST段抬高形态,对心功能指标及疾病范围作出初步预测。本次研究中,甲组患者Q波导联数、ST段导联数明显低于乙组,甲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患者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由此说明,凹面向上患者心功能情况好,受累导联少,且半年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根据其心电图ST段抬高不同形态来判断心功能情况及心血管疾病再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思考心电图之174》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