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性素描对写意人物画发展的影响
2019-12-12林蕙钧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
林蕙钧(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素描最早是作为画家们收集素材的一种手段而存在的,它在时间的流逝中发展成熟,逐渐演变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一个画种。根据其造型形式可分为抽象性、写实性与具象表现性三种类型。写实性素描的发端可以追溯到以“模仿论”与“和谐论”①为美学核心论点的古希腊时期,从当时雕塑艺术中人体比例的精准把握就可以看出艺术家们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它推动着素描写生和创作走向写实之路。到了中世纪时期,历经文艺复兴的洗礼,人们将科学的观念引入艺术之中进行理性探索,反映事物本质的素描便成为了画家研究自然规律的手段,由此形成造型科学的新课题,比如对明暗光影、空间透视、人体解剖的认识和研究,把造型置于写实与理性的法则之中,从而奠定了素描科学的基础——写实素描。
何为写实,其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对“真实”的理解,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客观事物进行的如实描写。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与写实性绘画语言的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们之间碰撞最早发生在明朝中晚期,利玛窦等传教士将西方宗教画像带来中国,被程式化语言禁锢的人们开始以此为鉴对人物绘画开始新的探索。到了清代,以郎世宁为代表的画家尝试用中国绘画工具配合西方写实性绘画理论进行创作,此时的“写实”概念就有了较为明确的内涵,即上文中提到的造型科学——符合自然科学的光影、解剖、透视等造型原则与手法的绘画方式,促进了传统绘画写意性与写实性的融合。20世纪,远赴海外的学子归来,为我们带来了以写实性素描为基础必修课的西方绘画训练体系,被我国美术界普遍接受,素描以其技艺性与技术性很快成为了研究学习绘画造型的基础。至此,在徐悲鸿与蒋兆和为代表的画家带领与倡导下,写实性素描开始扎根于中国传统绘画,写意人物画也朝着写实性的方向发展壮大起来。
何为写意,“写意”最初在中国画中是与“工笔”相对的概念,写意精神为中国传统绘画的本质精神。不论是谢赫的“气韵生动”之说还是齐白石“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理论说法,都强调了神韵与画家的主观思想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写意精神的地位。我国传统绘画在精神层面十分注重事物内部“神”与“意”的表达,在表现层面则强调用笔落墨的书写性和放逸感,对外在“形”的客观再现则不那么重视。“以形写神”或“以形传神”一直是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核心宗旨,这使得中国人物画在造型上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意向性造型与线性造型两个方面。写意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它不讲求形的制约,因而在有些作品中这一特性便被不断夸大,近年来中国画坛上也出现了许多标榜着“写意”肆意挥彩洒墨却无人能够看懂的孤芳自赏之作。为了防止写意人物画朝着胡乱涂抹的方向发展,引用写实性绘画语言加以适当制约是必须的,“不求形似”并非无形,只有掌握了以素描为基础的人物造型,在创作过程中才能更好地看穿人物形象内部的本质,将“眼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不使传统笔墨语言偏离轨道。
写实性素描主要在形体比例与造型塑造上填补了传统人物画的空缺,中国古代画家并没有像许多西方绘画大师那样通过解剖对人体构造进行深入的研究,因而绘画中的人物造型很难如实精准地还原人体的本来特征,比例也并不准确。古代画家们主要是通过师父对徒弟的传授来学习绘画,从而逐渐形成了一套对人物设定的特有见解:女子通常都呈弱柳扶风之姿,眉目狭长,口小如豆,没有肩胛骨,而老者必定身形佝偻。如此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绘画语言,甚至成为了一种评定标准,如此以往后来的画家就只能按部就班,不断模仿前人之作,很难再发展出自己的风格、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念,画面上也很难再出新意。因为对人体结构不了解,人物造型就会显现出僵硬之感,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区别甚大。虽然程式化的绘画语言也是历代画家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以及对“美”的普遍理解积累而成的,在古代的确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如今已经逐渐跟不上当代审美需求。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习惯都是跟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的,我们的居住环境、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程式化的绘画技法来表现当代社会中的各种题材、反映出当下人们的精神面貌就显得颇有局限性。陈独秀认为:“改良中国画,断不能不采用洋画写实的精神。”②原因便是如此。西方写实性素描作为反应人物造型本质的基础,已经成为了当代美术创作者们的“第一口奶”,现在的艺术家大多都是经过美术专业培训出身,素描作为各学院的基础课程早已在每个人脑海里扎根,成为了绘画的基础,对后来人们的审美与中国画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便摄影技术的普及给写实性绘画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素描以其无可替代的技艺性屹立不倒,仍旧影响着无数的新生代画家。为了让写实性素描语言与传统水墨人物画更好地结合,甚至出现了更符合中国画特性的线性素描,把其转化为了写意人物画自己的造型语言。当代大部分写意人物画主要吸收了西方写实性素描的造型方式,忽略了人物表面的光影与细节刻画,有取舍地把其与水墨画中传统的笔墨和用线造型结合在一起进行创作,这种写实性写意人物画已经成为了当下写意人物画创作的主流。
然而一味借鉴西方写实性素描语言也是不可取的,在吸收借鉴写实性素描艺术元素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把握住一个“度”,而线与水墨语言就是写意人物画造型所要守住的底线。写意人物画在造型手段上始终坚持线的运用,力图用线的粗细起伏来概括表达人物形体表面的变化。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根本,尤其是写意人物画的基本造型原则。线的创造与运用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它从来就不是对客观物象表面模仿的产物,而是人们对客观物象通过细致观察、理解以及记忆后在脑海中形成的本质映像,具有极强的概括性与表现性。画面中的线在脑海中经过了画家审美观念与主观思想的处理,不仅可以表现出物象表面的各种特征,更多的是与其在精神上的高度重合,是一种“不似之似”的形象,它舍去了物象表面那些非本质的东西,留下的则是最本质的、稳定不变的基本物性。③对物象本身进行线的提炼对于传统人物画“写意性”表达是十分重要的,画面上线的组织、分布于排列无不体现出画者的审美情操,中国画的线不仅可以表现形体的轮廓,通过其轻重缓急的手法还可以表现出形体的重量、质感、体积与所处空间等内容。中国画的特有的笔墨纸砚等绘画材料与工具则赋予了中国绘画独有的线条语言独立的观赏性,为以线造型提供了艺术表现以及情感抒发的更大自由,更大的可容性。中国画线条的书写中,随着用笔的疾徐快慢,线条也呈现出不同速度的节奏感,而运腕的顿挫起伏又能表现出有意味的韵律感。对于写意人物画来说,以线造型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神情,以及行迹之外的情趣与意境,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写意人物画用线的神奇之处。
不同于造型、构图、色彩等所有绘画都具备的元素,水墨语言作为经过无数实践者千锤百炼之后逐渐形成的艺术语言却是中国画所独有的。在中国写意人物画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历代画家都在对笔墨技法进行着不断的探索与创新,一幅好的中国画有许多的要素,但最基本的一条就是笔墨。笔墨可以算是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画的最后一条底线,它保证了写意人物画在当下复杂的发展环境中没有失去辨识能力与评价标准。④郎绍君在首届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会的演讲上依据对待传统的态度把当代写意人物画大致分为了“传统型”“泛传统型”以及“非传统型”三个类别。⑤其中“泛传统型”在恰当地讲究对传统笔墨的运用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借鉴西画,已经成为当下写意画的主流状态。传统的笔墨讲究韵味,造型的原则是以笔墨牵带形象,这就是所谓的“以神写形”,水墨语言的特定审美内涵就是强调它的书写性,也就是写意性。传统绘画的水墨语言却与写实性素描在空间表现上是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的,写实性素描注重通过物体块面明暗的对比来塑造体积,这通常伴随着对形体表面一定程度的解构与重组,进而表现出其更深层次的内在关系。然而这种手法若是运用到传统写意人物画中则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水墨语言的写意性与韵律感,甚至可能将笔墨与形象的关系相逆转,变为以形象带动笔墨,这无疑也限制了笔墨灵动性的发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对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创新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寻求写实性造型与笔墨语言的共存方式也是当下许多画家正在探索的主题。
从当代写意人物造型与西方写实性素描的交流与融合中我们不难看出不论是全盘引用或是全盘否定写实性素描的绘画语言对于其发展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当下就有一部分作品完全照搬写实性素描的造型方式,相当于用毛笔画素描,丢失了写意人物画的底线。画面中没有用线也没有笔墨,只有素描那样的涂抹与肌理处理以及对比鲜明的光影效果,完全没有传统绘画的神韵与内涵,这种借鉴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应当立足于传统笔墨,汲取传统写意人物画的笔墨与用线的精髓,吸收素描科学严谨的造型优点,推陈出新,不断探索。
吸收融合了西方写实性素描绘画语言而形成的写实性绘画,当下已经成为写意人物画的主流风格。写实的造型手法为写意人物画的创作提供了基础与依靠,使其形式语言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它长久的发展繁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当代写实性写意人物画既保存了传统笔墨语言独有的韵味,又引入了写实性素描的造型手法与光感表现。题材上也不再局限于程式化或是画家的臆想,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细腻而又丰富的情感世界里,用画笔反应时事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这是当代写意人物画所具备的优点,它的本质决定了它对现实的不断探索,而写实性的绘画语言也使其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无时无刻为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享受。
注释:
① 马立华.论西方素描艺术的发展与流变[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57-61.
② 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M]//邵琦,孙海燕.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16-17.
③ 姚有多.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国画教材之九写意人物画[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④ 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M]//邵琦,孙海燕.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
⑤ 郎绍君.中国画的自觉意识——在西安全国画院双年展学术会上的演讲[J].书画艺术,2008(01):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