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与中国考古美术
——马王堆出土漆器复制
2019-12-12赵璟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17
赵璟珩(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1972年至1974年,湖南省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的墓葬。马王堆一号墓“1972年1月16日正式开始发掘……于4月28日结束。”①“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工作从1973年11月19日正式开始,发现二号汉墓已被盗掘,三号汉墓保存完整,决定先发掘三号汉墓。三号汉墓的田野工作于1973年12月12日全部结束。二号汉墓于1973年12月18日继续发掘,至1974年1月13日结束。”②
马王堆的一、二、三号汉墓出土了大量西汉时期精美的漆器,其中一号墓共计184件。耳杯90件、盘32件,其余鼎、壶、钫、盒、案、盆、匜、巵、勺以及圆奁盒、几屏风等。③二号墓大量漆器已腐烂不堪,实在无法确认器形和件数的残片。④能辨别器形的有五十二件,多为木胎,仅三件盘和四件卮杯为夹纻胎,六博棋子为骨胎。还有一种用芦苇为骨胎的漆箭杆,则是一号汉墓中未见的种类。⑤二号汉墓中漆壶4件、卮4件、耳杯14件、盘10件、奁1件、剑鞘2件、箭杆13支、木器架座1件、六博棋子2枚、叶形饰片1件。三号墓出土漆器319件(包括博具盒……比马王堆一号墓汉墓所出数量更大、品类更全、花纹绘制方法更多样,纹饰更繁复,但保存状况稍差,有少量已经残破。⑥其中有鼎6件、钫3件、锺2件、壶6件、盒10件、匕6件、勺3件、卮29件、耳杯148件、具杯盒2件、盘68件、盂10件、案3件、匜2件、奁15件、几1件、屏风1件、箕1件、博具1具。三座汉代墓葬共计出土漆器500余件。
大部分漆器因为残破、未脱水的原因无法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湖南省博物馆方人员就决定复制这一批漆器。这个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福州第二脱胎漆器厂已经合并到了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在1971年年底,在李芝卿的带领下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匠人签下了“复制马王堆出土漆器”的工作合约,对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棺椁以及各种精美的漆器文物进行复制。根据笔者的调查之所以会选择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当时全国只有福州的脱胎漆器企业有能力制作如此复杂繁琐的漆器,并且当时福州的脱胎漆器就已经属于中国工艺三宝之一,加上马王堆出土漆器有夹纻胎,有木胎等和福州的脱胎漆器有着相通的工艺。②李芝卿在1958年4月与漆器艺人毛厚瑞等赴宁,为南京博物馆复制《司母戊大鼎》。(在北京开会的日子……李老谈笑风生,十分诙谐地介绍了仿制《司母戊》大鼎经过)⑦。③李芝卿在1961年复制殷商出土青铜器《人面兽》青铜鼎,同年的8月赴长沙为湖南省博物馆复制出土文物。⑧因为这三个原因,最后马王堆的复制工作交给了我们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
虽然这些出土漆器器皿体量不大,复制起来却是相当繁复,因为出土的器物没有新做的器物丰满,经过脱水后漆器会收缩,木胎漆器甚至还显现出了木纹,所以对于复制工作有着很大的难度。新漆器的复制工作,与出土文物的脱水是同步进行的。根据当年参与复制的工作者描述,当时文物的脱水方法就是把器物放在大型的玻璃花瓶里,安置在地下室内,让器物慢慢自然蒸发脱水,因为如果不进行脱水这一步骤,出土漆器直接拿到地面上会发生漆皮与漆灰分离的情况,破坏文物。只有复制工作中需要的时候才把出土的文物从地下室暂时取出来,一个小时内又会放回地下室。
复制器物的第一步就是拷贝纹样、造型,据复制参与者回忆,出土的器物原比例要1∶1的画在图纸上,用类似塑料薄膜的材料,贴合在文物表面,尽可能地小心地去拷贝纹样。拷贝完成后在将原器物送回地下室脱水。
第二步就是泥塑步骤,泥塑制作时,出土文物原件也放在一边用圆规来确定具体的尺寸差距。泥塑的制作是由一脱厂的脱胎师傅为主,先塑泥塑,之后翻石膏模型,翻好石膏模型后进行脱胎的制作。泥塑制作出来后由我们一脱厂的设计人员以及博物馆、美术馆工作人员来确定造型是否和原物一致,只有和原物完全一致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脱胎制作。
第三步就是直接制作到最后的成品。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品种繁多,大部分是与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实用器皿,如鼎、盒、钻、圆壶、耳杯、盒、卮、勺等,还有髹漆彩绘的外棺、中棺。在胎质上出土漆器的底胎有木胎、夹纻胎、竹胎三种。无论是木胎、夹纻胎或竹胎,复制的工作人员都按照原来相同的材质进行制作。这一步骤最难的就是最后的装饰绘画,根据当年参加修复工作者的口述,大漆的色彩因为干燥的时候会产生跳色的问题(刚画上去的漆色彩与干燥的颜色不符,要经过3个月至6个月的时间,等漆色开了颜色就会变得更加鲜艳)。在装饰绘画上,马王堆出土的漆器表面纹样自由粗犷,充满着随性的舒展和灵气,线条虽然纤细却不失力道,并且大部分都是长线条。为此,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匠人使用了漆艺彩绘上重要的工具老鼠笔。老鼠笔为漆艺绘画中的传统工具,笔尖富有韧性适合绘制长线条,与日本漆艺莳绘笔有相似之处。除了繁复的线条以外,马王堆的出土漆器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福州脱胎漆器未曾使用过的类似刻痕的装饰手法,即用尖锐的工具在漆面上刻出花纹。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匠人们因材制具,研发了“针刻”这一新的技法。这一技法成功地复制了马王堆的出土漆器,同时也复原了传统工艺里一种失传的技艺。
当器皿全部复制完成后就是复制彩绘的外棺、中棺,这是最为繁琐的一道工序,外棺髹漆,外部呈黑色,内部朱红色。在黑底上沥线云纹,除了浮雕效果般的云纹还有造型动态各异的仙人、怪兽,边框有几何纹装饰带,这都是复制的难点。由于年代久远,出土外棺表面的黑漆已经发生了变化,黑漆中透着暗红、棕黄等杂色,其形大小不一,类似水渍的形状。
如果使用色漆直接绘画外棺的办法,会与原漆棺产生不同的效果。一脱厂的匠人们利用漆有一些透明的特点,先在复制品的地底上,根据出土外棺对应的位置,用类似颜色的色漆调和汽油,漆稀释后流动出类似水渍的痕状,干后再通过髹涂黑漆,这样就能让复制的外棺与出土文物效果相近。外棺气韵生动的云纹及棺边的几何纹饰带都是用沥线勾勒,线条流畅,这对当时参加复制的匠人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大家也无法推测2000多年前的漆工艺家是如何勾勒出这种挺拔、流畅的线条。放在当时,用特殊加工的笔也无法勾勒出这样的线条。最后一脱厂的匠人们通过反复实验,使用了铜管沥线的办法,将铜片弯曲成圆锥形状的硬管,管头有槽,可以绑上塑料膜来装漆料,铜片的尖端有细小的孔道,孔的大小根据需要描绘线条粗细为准。将塑料薄膜中装好的漆料从铜管挤出,这样所挤出的线条就与出土外棺上的线条极其类似。图案方面则用色漆层层晕染;用漆料堆塑来复制斑驳丰富的色彩及呈浮雕状的飞云、鸟兽。当外棺复制完毕后中棺的装饰技法也基本与外棺相同。
根据笔者走访,笔者采访到当年全程参与了马王堆漆器复制的郑修钤老师,从与郑老师的交谈中得知,在1971年末湖南博物馆与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签订工作合同后,1972年4月后也就是马王堆一号汉墓挖掘完成,我们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员工就赴湖南长沙开始了复制工作,复制工作时间由1972年至1974年,一共五次往返湖南长沙。
五次时间大致可以分为:1972年4月至1972年7月;1972年9月至1973年1月;1973年2月至1973年7月;1973年9月至1974年1月;最后一次是1974年2月直至复制工作结束。7月份因为天气炎热就从长沙回福州休息一个月,8月份继续回厂内上班9月份就前往长沙进行复制工作直到春节前回。
马王堆出土漆器的复制工作分两大类:第一类是器皿,第二类则是漆棺。前四次前往长沙进行修复工作都以器皿为主,最后一次则是复制漆棺。每一次前往长沙大多都派遣十几位匠人,分别有第一车间负责木胎制作;第二、三车间负责做圆、盘地底的;第四车间负责画花、上色;第五车间负责脱胎。每一次的工作都大不相同,并不是等器物全部发掘出来才进行复制,复制进度大致和发掘进度同步进行。制作完一批器物才进行下一批器物的制作,根据参与者的口述笔者得知,在复制工作中,制作脱胎的匠人并没有按照这个时间表,因为制作脱胎的漆器他的时间会更长,比如1972年7月份,大部分匠人都已经返回福州,但是脱胎的匠人还是留在长沙进行脱胎的制作、翻模。在长沙进行复制期间,每年的7月份,因为长沙天气炎热,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匠人会返回福州休息一个月,然后继续在一脱厂上班一个月直到同年的9月份才返回长沙继续进行复制工作。最后一次前往长沙在1974年春节后进行了漆棺的复制,此时器皿已经全部复制完毕,由于漆棺的体量大,装饰复杂,所以放在了最后,直到漆棺全部复制完成,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与湖南省博物馆签订的工作合同才算结束。
马王堆出土漆器的复制对于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这是历史上首次进行大规模的出土文物复制,有了这一次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岁月中,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还多次参与了各地博物馆的文物复制工作,例如四川省凤凰山汉代漆器的复制等。这一次的复制工作不仅仅是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技术的呈现,并且还复兴了一些已经失传的传统装饰技艺,福州第一脱胎漆器厂汲取了马王堆汉代漆器的装饰纹样,运用到了后期生产的产品中去。
注释:
①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上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2.
②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2.
③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发掘简报[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2:7.
④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5.
⑤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3.
⑥ 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117.
⑦ 林荫煊.李芝卿传下篇[J].福建工艺美术,1985(02):20.
⑧ 林荫煊.李芝卿大事年表[J].福建工艺美术,198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