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郊区化视角下的美国城市群发展及其启示*

2019-12-12徐和平

中国名城 2019年1期
关键词:城市群中心经济

徐和平

二战后,随着聚集成本的增加及新技术的运用,美国城市化由聚集转向分散的郊区化,城市空间及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城市向都市区演变及城市群形成对社会经济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即使对今日世界包括对中国城市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美国城市化转型与城市群的发展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城市化转向了郊区化时期,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空间广阔的都市区兴起及都市群的崛起。工业革命后的长期进程中,在聚集经济影响下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随着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美国东部大城市崛起,并成为经济的中心。在这一聚集过程中,经济活动由空间的分散状态向空间的集中状态转变。由于人口、工商业及机构向城市狭窄空间聚集,带来了众多效益,如聚集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等,刺激了更大经济活力的集中。但少数城市狭窄空间功能过于集中,“城市病”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也带来外在成本。同时,少数城市的扩张也导致乡村经济衰退,拉大了城乡差距。

鉴于城乡存在的问题,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联邦及州政府把大城市分散作为极其重要的公共政策,促使城市空间结构由聚集走向分散。在这一进程中,人口、工商业及机构从中心城市分散到外围地区。城市功能、人口向近郊、远郊及乡村小镇广阔的空间扩散,郊区次级中心日益扩张,空间结构不断演变。

20世纪初起,美国学者就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进行研究而形成一些著名理论,其中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影响最为突出。他们认为现代大都市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第一环是核心商业区;第二环是过渡性地带,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业和轻工业;第三环居住着产业工人;第四环由一些高级公寓楼房组成;再往外是郊区。[1]同心圆结构的城市在发展中国家仍普遍存在,但同心圆已显示出中心城市向外围地区扩散的趋势。

1939年,霍伊特提出了扇形模式。他认为城市从中心沿铁路、公路等交通线逐渐展开,形成一个个扇形布局。扇形结构的城市专业化特征较同心圆结构城市明显,各扇形地区都具有其专业化功能。在美国一些城市,上流社会住宅区向特定方向放射,波士顿向西北、西雅图向东、里士满向西扩散。[2]城市扇形布局较同心圆布局更为分散,显示出城市结构由紧密型向星型过渡。

二战后,高速公路网络深入到乡村腹地,城市制造业向郊区等外围地区分散,郊区及乡村小镇崛起,整个大都市区支离破碎,新的理论应运而生。1945年,哈里斯和乌尔曼提出了著名的多中心地带模式,他们认为城市不是集中于单一的商业中心,它具有许多小的中心,每个中心都是一个专业化活动的核心地区,第一个中心以重工业为主,第二个中心从事轻工业,第三个中心主要进行商业活动,城市各个中心具有不同的功能。[3]二战后,美国大城市空间结构逐渐多中心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是动态的,随着城市向远郊蔓延,城市地区更加分散,空间结构趋于无中心,其城市理论模式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大城市空间演变对美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产生极其深远影响,主要有下列方面:

第一,大都市区形成与空间布局均衡化。庞大的人口、产业在中心城市及外围地区重新布局,改变了过去城市单一中心的功能结构,形成多中心、分散型、均衡化的大都市区,取代城乡对立、空间狭窄的传统城市。二战前美国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狭窄的城市空间外围则是郊区和乡村农地。当时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市面积不超过250平方英里。今日多中心、分散型的大都市区面积超过5000平方英里,改变了过去的以街区来衡量城市规模的方式,新型城市的面积则以发展走廊来衡量。中心城市产业分散与重组,郊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使大都市区产业的空间布局均衡化,有力地推动整个大都市区的发展。

第二,在大都市发展基础下推动区域城市集群化,形成规模庞大的城市群或城市连绵区。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大都市区多中心化,有力地推动城市集群化发展,也就是通常说的城市群或大都市连绵区。1961年,法国地理学家高特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他认为大都市连绵区包括几个大都市区,囊括数以百计的大、中、小城市、城镇、郊区及村庄,是一系列城市、郊区和村庄的集合物,是一个巨大的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合区域。[4]这种新型的城市集合体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质上都与传统城市不同,城市群的城市、郊区、村庄形成了全新的一体化关系。

在美国城市化向郊区化转型过程中,郊区次级中心发展起来,强有力地推动美国城市群的形成。中心城市向外扩散,郊区向四周蔓延,大都市区间的郊区节点相互交错,城乡界线趋于模糊。在此基础上,相邻几个大都市区构成了连绵数万平方英里的城市集群。二战后,美国形成了三大城市群:东北部、中西部及加利福尼亚等大城市群。东北城市群北起波士顿经中部的纽约直趋南方的华盛顿和里士满,南北长500英里,跨越十个州,总面积为5.3万平方英里,人口大约为8000万,约占当时美国总人口的1/4。今日美国,庞大的经济、人口日益向10来个大大小小的城市群集中,这些城市群逐渐扩张,城市化空间极大地拓展。

2 美国城市群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城市群的出现在城市空间上具有其合理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使城市群得以持续发展,并具有巨大的竞争力。

第一,城市群拥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城市群良好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土地的高度集约化和较高的生产率上。美国东北庞大的城市群仅占全美的1%,容纳了全国人口的20%及庞大的产业。美国东北部、中西部及加利福尼亚等大城市群占全美3%的土地面积,却集中了全美大部分制造业。包括美国墨西哥湾等大大小小城市群,集中了美国绝大部分制造业。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的城市群制造业都高度集中,正因为聚集经济的存在,城市群表现出极高的经济效益。

城市群经济效益表现在聚集经济与产业集群上,并以此在全国甚至全球展开激烈的竞争。城市群内部的聚集经济包括了内部规模经济、城市化经济、区域化经济。[5]内部规模经济是聚集经济利益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是指单个企业或厂商通过生产要素的不断聚集,从而带来单个企业或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6]而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在城市群产业发展中作用更为突出。区域化经济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同一行业的企业或关联企业聚集,通过产业功能联系而出现成本节约。在美国中西部城市群内区域化经济影响尤为突出,这一地区以重工业为主,这里的城市同一产业部门聚集了门类相似的产业,如汽车城市底特律就集中大量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依靠汽车产业而生存。

城市化经济在城市群的产业影响最为突出,有力地推动其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学认为,经济对企业及行业外部性所产生的效益,即经济对企业及行业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城市化经济。城市群提供发达道路、信息等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区域内所有企业的经营成本。各个中心城市制造业向外扩散,大大提高了城市经济在广阔的空间上的辐射能力。在此基础上,城市群内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经济体系,单个城市经济又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特征,各城市间互相依赖、互相补偿,城市群整体生产效率高。中西部城市群内各城市就有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如芝加哥的制造业、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及克利夫兰的石油化工等。加利福尼亚城市群产业协作大体如此。

第二,城市群也表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并推动城乡一体化及乡村振兴。城市群建立在区域大城市向外扩散基础上,外围郊区崛起,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得以发展,整个区域内形成发达的城市网络系统,并扩展到整个区域内的乡村,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关系。城乡一体化推动乡村发展与振兴,改变了郊区和乡村的生活方式,使郊区和乡村生活逐渐向城市看齐,其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19世纪后期的工业化引起美国乡村经济的衰退与乡村衰败,城乡冲突剧烈。随着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兴起,对东北部、中西部的乡村地区产生巨大的冲击。这时的乡村发展仍然缓慢,而且农业机械化推行后国际谷物价格大幅下跌,美国农民大量破产,生活惨淡,结果导致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入大城市,给乡村造成巨大损害。[7]工业化时期美国乡村人口生育率很高,但因人口大量流失而绝对减少。1890年美国人口资料统计揭示在这之前的10年间东北部、中西部的乡村州人口的减幅在3/4至2/5之间,绝大部分乡镇人口减少。[8]乡村人口大量流失,大量农场、农舍被放弃,许多村庄荒芜人烟。正因为如此,这一时期美国出现规模巨大的乡村保护运动,城乡冲突剧烈。

城市群形成过程中推动了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郊区及乡村发展源于其非农产业的发展。由于生产成本高昂及污染严重,二战后,美国大城市工厂向外围的郊区及农村腹地的小镇分散,郊区及小城镇出现大量的新制造业基地,数以千计工业园区落成,改变了郊区及乡村单一的农业结构,使非农产业大幅增长。[9]这些工业园区大量位于城市群内的郊区及乡村小镇,有力地推动郊区及乡村经济的发展与振兴。

城市群的社会效益还显示城市生活方式在广阔空间的扩散和渗透,使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向郊区、乡村广阔空间传播。在美国城市群内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趋同,居民既享受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又享有蔓延郊区田园诗般的恬静,有力地提高了乡村的生活质量。在东北集合城市,城市与郊区、城市与乡村界线十分模糊,差异也很难体会出来。从波士顿直趋巴尔的摩的海岸线上高楼林立,像一个个巨大的山脊向远方蜿蜒,高层建筑物间不时出现一些未被吞没掉的绿带。人们在此旅行难以确定哪儿是城市,哪儿是乡村,仿佛置身于无边无际的城市世界之中,永远不能到达城市的中心。

第三,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工业化时期资源向少数城市聚集,导致大城市因人口潮水般涌入而迅速膨胀,引起居住环境的恶化。到1930年,纽约市达到700万,芝加哥达到350万,而费城、底特律和洛杉矶人口则在120万至190万之间。[10]这一时期,美国大城市居住拥挤不堪。19世纪晚期,美国一个公寓委员会对纽约曼哈顿的下东区住宅进行了调查,1/3的房间住有两个人,2/3的住有三个人以上。[11]居住的拥挤引起城市贫民窟的蔓延,居住环境恶劣。

与此同时,工厂向大城市聚集也加重了城市的污染。这时的美国城市都聚集了数以千计、上万家工厂,这些工厂将大量的废料、垃圾往河里、湖里倾倒,污染了水源。美国中西部城市的工厂就将废料直接排入俄亥俄河流域,居民生活的污水也直接排入河里,清澈透明的俄亥俄河变成黑色的河,河中鱼虾大量死亡,流域沿岸居民的饮用水源也受到严重污染。[12]

不仅如此,城市空气污染也日益严重。工业化时期,美国大城市的工厂普遍把废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加重了城市污染。美国钢铁城市匹兹堡市区无数烟囱吐出滚滚的浓烟,天空中雾气沉沉,城市建筑物积满了空中落下来的灰尘,素有“烟城”之称。20世纪20年代汽车时代到来之后,公路上的汽车排出的尾气日益增加,城市空气污染从城市向近郊扩散,空气中有害物质日益增多。此外,城市还饱受噪音、热岛效应等污染的蹂躏。

二战后,郊区化进程中人口、工厂在整个都市区和城市群巨大空间的扩散,中心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人口与产业的扩散引起城市密度大幅降低。以纽约都市区为例,1922年城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2,343人,由于人口向边缘地区及郊区持续分散及城市地区面积扩大,1965年,都市区人口密度下降到1,381人,困扰着城市的拥挤问题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代起美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城市更新运动。大量的贫民窟及衰败地区被清除,经过美化后代之而起的是耸立的高层建筑群、宽阔而笔直的林荫大道、绚丽多彩的街心花园。不仅如此,随着城市密度降低及工厂外迁,城市生态环境得以大幅改善。二战后,美国大多数工业城市的浓烟已经消失,城市出现了一片蓝天,夜晚月光清澈,星光闪烁。城市河流也变得清澈透明。人口及工厂大规模外迁,为城市美化和再发展创造了条件。

3 美国城市群发展给中国的启示

进入21世纪后,经过长期的城市化加速,中国城市化进入了转型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长期进程中,中国各地大城市实际上获得了超先发展,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城市病及可持续性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中国人口总量大,各地大城市拥有数百万计、甚至数千万人口,城市人口密度大,功能集中,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生活与生产成本日益上升。而且,城市高度集中也带来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拉大,乡村资源及人口流失严重,乡村经济不振。城市群的发展符合中国城市化未来转型,有助于解决中国城市化带来的十分棘手的一系列问题。根据美国城市群发展的经验,中国城市化及城市群发展政策应在城市化分散下着重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资源配置与城市空间均衡化,形成区域内多中心的格局。城市群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区域城市结构由首位转向序列式,由区域内首位城市“一城独大”转向区域城市“多中心化”。美国城市群结构大体如此,如加利福尼亚城市群由洛杉矶、旧金山、圣地亚哥等多个大城市主导,从而确保城市资源共享、产业协调发展,并对遥远的乡村产生辐射影响。除个别区域外,中国各区域出现突出的城市首位式结构,首位城市“一城独大”,资源太集中,束缚了次级市镇的发展,更谈不上城市群内部产业协调发展。

要达到此目的,区域内部需要资源再配置,推动城市空间向均等化方向发展。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各区域首位城市资源与功能过于集中,使之发展具有先导条件,而次级城市资源拥有量稍次,边缘地区则是春风不到的地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就具有代表性,上海拥有强大的金融资源,其周边地区产业强大,而南京、杭州等城市情况就差多一些,再小一点的市镇情况更不好。结果,各城市间更多的是竞争,很难协调发展。资源再配置与均衡化有利于城市群共生、共荣、共同发展。区域首位城市将资源通过产业向外围分散,推动次级市镇发展,可减轻其土地承载的压力,通过区域次级市镇扩张而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群结构,使各等级市镇共同发展。

第二,通过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推动城市群内部产业互补,共同发展。中国城市群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各城市间的产业趋同现象严重,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同等规模的城市群并没有形成欧美相似的对外竞争力。城市群内行政分割,利益不一,各城市将资源、资金向利润高的产业配置,导致城市间产业趋同,难以享受区域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带来的效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并不明显,上海市是一个门类齐全的综合城市,产业没有专业特色,周边大中城市都将资源配置在效益较高的部门,如纺织工业,苏州、无锡、常州等城市与上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些城市同样为家电、汽车产业等展开激烈的竞争,彼此间缺乏协作与资源共享,抑制了整个城市群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竞争力。中国城市群应改变这种状况,各城市应有其主导产业,形成内部的区域化经济,而相邻城市间产业能够互补,形成城市化经济,形成经济共同体,以此在全球展开竞争。

第三,通过资源再配置促进城市群内部城乡协调发展及乡村振兴。中国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影响相对狭窄,城乡间相互封闭,对乡村带动不力。城市群内的中心城市拥有繁华的商业中心,林立高层建筑及庞大的工业园区,尽显城市的繁荣。除长江三角洲外,其它城市群的乡村甚至远郊地区大多仍以农业为主,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与城市经济差距很大。鉴于此,城市群需要进行资源再配置,将中心城市资源向外围地区分散,通过郊区化将一些产业、公共资源分散城市群的边缘地区和乡村小镇,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而带动乡村发展与振兴。北京通过资源配置建通州副中心、助推雄安新区发展等对未来北京、天津、河北乡村发展与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通过人口、功能分散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城市环境趋于恶化,污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在城市集中地区工厂高度集中,钢铁、火电等高耗能工业比重大,这些工厂直接将滚滚浓烟排入大气中。20世纪末起,中国城市街头汽车日益增加,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拥有数以百万计的汽车,其尾气已经成为城市可怕的污染源。尤其是冬天重度雾霾天气时,天空雾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很低,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严重损害了城市居民健康。中心城市水污染也很严重,河流、湖泊的氮和磷含量高,水葫芦等藻类疯狂繁衍,水中空气含量低,导致鱼虾大量消失。治理中心城市污染需要从整个城市群考虑,通过将产业分散到郊区、边缘的乡村小镇,引导人口随就业而外迁,减轻中心城市的生态压力,还城市蓝天、清流。

猜你喜欢

城市群中心经济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