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的战略研究
——以南京为例
2019-12-12叶南客
叶南客
1 引言
中共南京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启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中国著名古都——南京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打造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新时期南京新发展战略目标的提出,有其特定的阶段背景。从国际国内发展演变来看,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创新发展引领的新发展阶段;从国内城市发展态势来看,国内主要城市也进入以创新发展与人才竞争为特征的城市发展阶段,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南京建设创新名城势在必行。
2 南京与国内一流创新名城的差距的认知
当前中国创新发展呈现出如下三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形态上,从全球生产网络向全球创新网络转变;增长动力上,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空间布局上,从创新型城市向创新集群转变。中国主要城市间也表现出以创新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竞争。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创新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率先启动改革试点,创新城市初见端倪(1978年到1994年);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南京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省科技创新的领头区域(1995年到2005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有示范效应的国家创新型城市(2006年到2016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21”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2017年至今)。
当前,南京正在全力建设创新名城,但是与北上广深杭等城市相比,还存在若干差距和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从城市创新的基础支撑指标来看,南京的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人均GDP排在了GDP过万亿城市的第4位,仅低于深圳、苏州和广州。但从整体来看,目前南京在全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由于首位度偏低,不仅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国家重大区域发展项目以及对外合作交流的重大活动中不具有明显优势,也难以发挥辐射全省、带动全省发展的作用。具体差距表现为:一是经济基础优势不突出。一方面,经济首位度亟待提升。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排名倒数第二,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占全省GDP比例排名中位居倒数第二,与成都、武汉、合肥等省会城市相比,经济首位度差距明显。另一方面,缺少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2017年,南京市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北京市的31%,广州的43.9%,为上海市的32.2%,低于杭州市约17.3%。二是城市的国际化水平亟待提升。主要差距在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不足,2017年,南京实际利用外资只有37亿美元,位列GDP过万亿城市的最后一名;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从世界500强企业数量比较来看,南京仅有1家,而最多的北京有58家,上海有9家,深圳有5家,杭州有2家;机场和海港的枢纽作用有待提升,南京的机场旅客吞吐量、国际航线数约为广州的37%和23%。三是城市的宜居环境还有提升空间。一方面,城市空气质量有待提升,在PM2.5年均浓度方面,南京年均浓度虽然低于北京、天津等城市,但是与国外城市相比差距仍较大。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2016年,南京位列长三角高峰交通拥堵指数第4位,全市每月平均拥堵天数近半月,城区快速路网占比与上海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四是创新的社会服务方面表现出一些不足。如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2017年,南京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GDP过万亿城市的第六位,比省内的苏州少了5%,同时南京的房地产市场及价格近年来一直持续增长,增加了南京的生活成本;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足,2016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是1992平方米,在全省仅排名第4,落后于苏州、无锡等城市,与杭州等城市相比,也有不小差距;医疗服务设施数量有待提升,南京每万人医生数量低于兰州、广州、武汉等省会城市。
第二,创新的直接投入产出指标来看,南京集聚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要素,拥有一批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集聚了一批多样化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目前,“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位列全国城市第3位,国家重点实验室位列GDP过万亿城市第3位,发明专利授权量位于GDP过万亿城市第5位,R&D经费投入强度位于GDP过万亿城市第6位。在创新人才、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方面形成了较好的基础。但整体来看,南京的创新能力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一是城市创新投入整体不足。一方面创新人才投入相对不足,从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来看,2016年南京是129.5万人,低于苏州的162.5万人,广州的158.4万人,深圳的144.1万人。另一方面,创新投入强度有待提高,2016年南京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3.1%,列GDP过万亿城市第6位,低于北京的5.9%、深圳的4.3%、上海的3.8%。二是城市创新产出有待提高。一方面,创新型企业总量偏低。2016年南京高新技术企业1698家,位于GDP过万亿城市的第10位,仅高于重庆的1443家和青岛的1348家,是深圳(8037家)的21%、广州(4739)的36%,也只有省内的苏州(4133家)的41%。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7胡润大中华区独角兽指数》,南京仅有2家,而最多的北京有54家,其次是上海有28家,杭州有13家,深圳有10家,差距明显。另一方面,创新产出相对不足。2017年南京的专利授权量是32073件,在过万亿城市中排在了第10位,是北京(107000)的30%,深圳(94000)的34%,上海(70464)的46%,苏州(53223)的60%。2016年南京技术合同成交额215.73亿元,列GDP过万亿城市第9位,其技术市场活跃度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第三,从城市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指标的比较来看,南京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地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增强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优化了南京营商环境。但在创新载体建设、政策的精准度、营商环境打造等方面,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存在短板。表现为园区载体功能不高,2016年南京经济总量排名全国城市第11位,但南京高新区综合排名仅列全国第29位;创新创业平台不够,南京省级以上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园仅2家,全省排名第七,而无锡有12家,苏州9家,常州8家;专业服务能力不足,在专业化服务能力、细分产业领域的专业化聚焦方面与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针对南京具体产业发展的精准扶持政策还不够。南京的各项科技创新政策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度仍需加强,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要注重精准了解企业需求,保证扶持政策与产业导向的一致性,增强扶持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凸显服务型政府功能。三是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不互通、数据共享不完整,线上平台不统一,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与深圳、杭州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深入对标找差,不但要选准国内先进城市标杆,还要解放思想,提高站位,放眼全球。全球城市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表明,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经历深度调整,城市经济在从以制造业为中心向结构轻型化和经济服务化转变的同时,日益表现出显著的以知识信息为中心的创新经济特点。创新资源加速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全球经济进入创新竞争阶段。而城市在国家和区域发展的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聚焦于各类创新资源的获取和集聚。同时,指导城市发展的理念也在发生变化,日益强调绿色低碳等生态因素、重视智慧科技等创新因素、突出宜居宜业等环境因素。波士顿、名古屋、剑桥、慕尼黑等国际城市地区创新发展的有益经验值得南京参考和借鉴。
3 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七个着力点
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主要差距,精准对标国内外标杆城市,从七个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一是以产业升级涵养创新名城的发展源动能,实现更高的发展质量。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增强南京“4+4+1”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介入全球产业价值链。围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关键技术瓶颈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建设科技创新平台,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新技术、新行业、新服务在现代服务业中的融合,强化现代服务业中理论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的双重突破,围绕具有重大产业变革前景的颠覆性技术及其新产品、新业态进行布局。要以基础科学研究为根基,激活南京产业升级“源”创力,打造原始创新孵化地。充分发挥基础科学研究对产业升级的重大支撑作用,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基础科学研究的各环节进行全链条无缝式设计,加大地方财政和企业社会力量对基础理论研究投入,部署和加强前瞻性基础研究的总体规划、领军人才引进培育、核心团队建设、政策环境建设等,重点在信息、能源、环境、健康等发展领域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打造世界级研发机构。要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践行南京产业升级新模式,注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南京内涵。坚持把创新驱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作为产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关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人口健康科技创新、智慧城市创新等重点领域。在绿色生态科技创新领域,积极利用新兴技术改造提升南京传统产业,提高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益,谋求绿色生产力与绿色增长点。
二是以地域联动形塑创新名城的空间新模式,打造更优的发展载体。要差异定位,形成“创新引领、圈层布局”的南京创新空间体系。重点构建“一核、一圈、三城、多点”的市域创新空间体系。“一核”即主城创新核心,依托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打造知识创新策源地。“一圈”即环主城创新圈,串联麒麟科学中心、高校、高新园、各类众创空间等载体,以及各类人才、平台、金融、服务等综合要素。“三城”即江宁大学城、仙林大学城及江北大学城。“多点”即全市重点建设的15个高新园。要新老联动,孵化宜居宜业的“创新城区”空间。激发老城创新活力,培育“创新、创意、创业”高地;面向创新链条,以科学小镇为核心,整合科学城、高新园,形成江宁、仙林、江北三个创新簇群。要三城谐振,构筑资源交互共享的空间创新源泉。强化江宁大学城、仙林大学城及江北大学城三个大学城的创新作用,促进“经科教联动、产学院聚合、校所企共赢”。要产城融合,打造创新成果转化的空间载体。主城内高新园区重点加强与老城高校创新街区互动,主城外高新园区按照产学研结合理念,承载研发中试、转化等环节,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外围高新园区推进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实现产业化生产。
三是以区域协同凝聚创新名城的系统大合力,形塑更宽的发展视野。要充分对接上海,联动合肥,共创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协同上海、合肥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城市群,处理好和上海、合肥国家科学中心的关系,形成科技产业错位发展,科学研究协同创新的三级支撑体系,共同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创新城市群。要夯实“两个中心”,打造具有区域带动性的创新增长极。一是综合性科学中心。重点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国家研究中心,开展前沿科学技术研究,打造科技创新“高峰”。二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在“三高”即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园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新突破、新跨越。要加强四链融合,提升区域创新外溢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四链”在区域内的融合,提升各类要素耦合所产生的创新外溢率。
四是以政策优化催生创新名城的多元新主体,打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创新投入,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在南京建设创新名城的政策体系中的激励主体地位。发挥更加积极的政府导向作用,在研发投入、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等创新环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南京城市定位和市场需求先行投入开展研发项目,形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型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创新型领军企业+中小微创新企业”的企业创新格局。要产学研用结合,构建主体联动的创新生态。全面提高南京企业对南京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与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疏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创新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渠道,为创新企业提供源头性创新成果与技术供给。要集聚创新人才,增强创新名城的可持续力。注重本土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为创新名城建设锻造一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
五要以理念变革构筑创新名城的文化新自信,谋求更足的发展韧性。要在城市文化上引导创新,推动创新成为新时代南京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建立鼓励探索创新、允许试错失败的容错机制,形成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城市人文环境,打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教育体系,提出“每一个南京人都是创新者”的新时代市民精神,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要在文化功能上激活创新,形成南京在全球文化价值链中的高端介入点。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推进城市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名城的良性互动式发展,积极发展文化创业园区、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等城市文化平台,完善城市文化生态链。要在文化品牌上突出创新,让“创新”成为新时代南京城市品牌的核心概念。在守住“一城一河”等南京历史根脉的基础上,结合创新名城的发展需求,提出一个具有世界水准、中国风格、地方特色的南京城市文化品牌,将城市文化品牌的“软性”建设与城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机结合,增强创新名城的文化美誉度与认同度。
六要以全球链接构造创新名城的国际介入点,拓展更大的发展磁场。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链接全球创新网络。树立“全球大脑观”,根据创新名城发展需要,结合各行业和部门的重大创新合作需求,支持南京本地企业在全球布局创新网络,在海外建立孵化器、设置研发中心、建立合作平台与设立创新基金。充分利用在南京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资源,深入研判其全球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趋势,争取将更多驻宁机构升级为研发总部。要加强城市全球连通性,提升创新名城影响力。加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情研究,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和产品转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南京在“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供给能力。鼓励有实力的南京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取得境外知识产权,加快“南京创新”的“走出去”步伐。要增强城市国际化氛围,提高创新名城附加值。交通先行,大幅度增加南京国际航线数量,完善国际航线网络;服务为本,积极发展国际学校、国际医疗机构,推出“南京首批国际化示范社区”,打造国际化氛围最佳的城市。
七要以改革思维激活创新名城的主观能动性,塑造更强的发展活力。要扫除体制障碍,有力打通创新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加快破除创新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自主定价权与分配权,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专业化、市场化的“南京创新成果转化交易平台”。要发挥市场力量,实现创新发展与体制改革相互激发。推进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方向选择、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中的主导作用。实现由政府资金撬动的社会多元化创新投入,改变偏重供给侧的政府支持方式,实现注重需求侧的普惠性支持。要大胆先行先试,为创新要素和人才集聚提供更加便利的“创新熟地”。在创新成果转化、科研经费管理、知识产权、开放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降低各类制度性交易成本,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定,不断提高创新的便利性、宽松性和包容性。
4 结语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人工智能革命兴起的新时代,一座城市能否抓住战略机遇站上潮头,在产业布局、核心技术、服务模式等关键领域能否及时抢占制高点,把握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脉动,从而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将决定一座城市发展的道路是否正确、格局是否理想。因此,推动城市创新发展,要在重视资本和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融合教育、科学、技术、艺术等支持创新的经济和社会系统,使创新真正成为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体现到城市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