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多元 彰显特色
——高质量发展的贵阳三十七中经验
2019-12-12高伟张天旭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高伟 张天旭
运动会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彰显了贵阳市第三十七中体育传统项目的特色,展现学校素质教育成果,锻炼学生体魄,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贵阳市第三十七中供图)
“传球过来,快,加油!”9月18日下午,贵阳市第三十七中学(以下简称贵阳三十七中)的操场上,不断传来老师的呼喊声和学生热烈的加油声。
校园篮球队队长朱警伟带领队员们刚刚结束一轮训练。“每个星期五下午4点钟开始是篮球队训练时间,平时还会有一些比赛,我自己非常喜欢篮球,也是我从小的爱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累点也感觉很开心。”谈及打篮球,朱警伟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笑容。
创建于1960年的贵阳三十七中,在2009年成功开办艺体特色兴趣小组。“多年来,学校始终将美术、音乐、体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根据办学实际,探索以艺体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三十七中副校长廖奕军说,同时学校积极通过开展书画比赛、义捐义卖、剪纸、服装手绘作品展示等活动,开展排球、篮球、乒乓球等比赛,使学生们的兴趣不断得到培养,个体能力得到锻炼。
2013年前后,该校相继与贵阳学院、西南大学美院、西南大学音乐学院、西南大学体育学院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形成了以艺促教、以美育人的审美特色教育。
数据显示,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市、区各类比赛中陆续获奖100余人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与荣誉。
发展特色课程须有硬件保障,自建校以来,市政府已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眼下,学校占地13334平方米,拥有200米环形塑胶跑道,运动场及室内操场,理、化实验间,生物实验间,通用技术教室,美术室,音乐室,台球室,健身室一应俱全,为学校开展现代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现在上课是多媒体操作,节约了很多时间,学生们更有兴趣学了,同时还运用微课APP,将课上的情况录下来,学生们回家后还可以再复习一遍。” 高三(3)班数学老师汪昌宁向记者介绍,为提高学生成绩,学校老师还利用qq群开直播,向学生们全面讲解各种难题。
办学条件的改善,是发展教育的基础硬件,而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育提升质量的核心软件, 如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该校给出了有力的答案。
通过周密计划、挖掘发现、跟踪培养、科学研讨、整合优势等方式,该校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实施师徒结对模式。“学校年轻教师占比30%左右,为更好地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学校针对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着力于课堂教学、备课等全方位指导。”该校教科主任吕崇德说,同时组成了5个教科小组,每周进行一次教科研讨,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目前,全校有教职员工104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占50%,各级各类省、市、区骨干教师人数占30%。
下一步,贵阳三十七中将理性反思创建特色中的问题,聚焦人才、机制、课程、文化等要素,完善校本课程体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充实艺体师资,不断优化和创新,提升特色品质。
强大的师资力量、多样的特色课程,书香四溢、学风浓厚的贵阳三十七中已成为莘莘学子成长的乐土,更是放飞理想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