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大学科研投入与双元产出关系

2019-12-11魏青鸾

现代商贸工业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一流大学

魏青鸾

摘 要:选取相关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探究科研投入与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经费投入对于提升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人力资源投入仅对学术研究产出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增加经费、引进人才、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体制等提高科研产出进而推动一流大学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一流大学;科研投入;学术研究产出;应用开发产出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104

0 引言

2019年,为了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国家颁布了《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提高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同年,国家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要求高等学校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建立健全有助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活力的科研体制。这些政策文件均表明大学建设要实现现代化,既要增强基础研究的创新能力,又要增强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能力特别是以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2017年,我国正式确认了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名单,这一重大战略的主要任务也在于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着力推进成果转化等。

无论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还是当前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家层面较为重视高校的科研产出,特别是高校的基础研究创新水平以及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这两种能力与高校的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密切相关,推进这两类产出有助于现代化的实现。因此,本研究探索世界一流大学的科研投入与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即双元产出)的关系,对于世界一流大学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其科研投入决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变量描述

在高校的科研投入与科研产出的主题中,以往实证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资料。

在科研投入方面,以往研究较为常用的指标是人力投入指标、经费投入指标。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人年)是人力投入基本指标, 当年拨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为基本经费指标。在科研产出方面,本研究将借鉴王烨,陈光华的“双元产出”概念 ,即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

依据前人的研究以及数据资料的可得性,在本研究中,将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人年)、当年科技经费拨入(千元)作为科研投入指标;借鉴王烨,陈光华的“双元产出”概念,将国外及全国性论文发表数量、出版科技著作数量作为科研产出的学术研究产出指标,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专利出售签订合同数、专利出售实际收入(千元)、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技术转让实际收入(千元)作为科研产出的应用开发产出指标。

2 数据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数据摘自2013-2017年的高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选取了42所世界一流高校相关指标,建立了面板数据。其中,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存在数据缺失,为了减少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对有缺失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处理办法是不纳入本研究的数据库中。因此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其余32所“双一流建设”中的世界一流高校,总样本量为160个。

2.2 数据处理

借鉴以往研究,为了减少数据单位差异过大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科技投入经费做了对数化处理,而在科研产出指标方面,由于某些学校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个别指标如专利出售数存在产出为0的情况,因此未对科研产出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

2.3 研究方法

2.3.1 主成分分析法

本研究采用Stata12.0作为数据分析工具。由于应用开发产出指标较多,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本研究希望用较少的变量反映较多的应用开发产出信息,因此本研究先对应用开发产出指标,即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授权数量、专利出售签订合同数、专利出售实际收入、技术转让签订合同数、技术转让实际收入进行降维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

首先,本研究进行了Bartlett's test,并且在0.01的水平上显著,KMO检测值为 0.641,可以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初步提取主成分,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以提出两个主成分(见表1),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约73.7%,能够反映较多的应用开发产出信息。为了对因子进行更好的解释,本研究对提取的因子进行了正交旋转,表2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Factor1可以代表应用开发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得分,Factor2可以代表应用开发中的知识产权综合得分,最后计算各因子的得分。

2.3.2 相关分析法

在进行回归分析之前,由于本研究使用的變量均为连续型变量,因此先对取对数后的科研投入指标分别与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国外及全国性论文发表数量、知识产权综合得分、技术成果转化综合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检验,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对具有相关性关系的变量做回归分析。

2.3.3 回归分析法

本研究使用的是面板数据,在做回归分析时,会对混合回归分析、固定效应以及随机效应三种模型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模型如下,其中η1代表取对数后的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η2代表取对数后的当年科技经费投入,i代表个体,t代表年份,因变量为科研的“双元产出”。

其中η1代表取对数后的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η2代表取对数后的当年科技经费投入,i代表个体,t代表年份,因变量为科研的“双元产出”。

3 研究结果

3.1 相关分析结果

经过皮尔逊相关分析,可以发现,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年科技经费投入与论文发表情况、出版科技著作数量、知识产权综合得分、技术成果转化综合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大都在0.01的水平上显著。

3.2 回归分析结果

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年科技经费投入对技术成果转化综合得分的影响中,发现科研投入对技术成果转化综合得分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故不在此赘述。

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年科技经费投入对知识产权综合得分的影响中,选用了随机效应模型,最终样本回归方程为:Zit=-11.583-0.164η1it+0.916η2it,模型整体显著,拟合优度R2=40.79%。科技经费投入对知识产权综合得分的影响显著,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知识产权综合得分增加0.916分(见表3)。

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年科技经费投入对出版科技著作数量的影响中,建立随机效应模型,最终样本回归方程为:Zit=-153.573+6.851η1it+9.908η1it,模型整体显著,拟合优度R2=31.05%。科技投入经费对于出版科技著作数具有显著影响,科技经费投入每增加1%,出版科技著作数量增加9.908部(见表4)。

在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当年科技经费投入对国际及全国性论文发表数量的影响中,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最终样本回归方程为:Zit=-46092.24+995.915η1it+2988η2it,模型整体显著,拟合优度R2=56.59%。由模型可知,研究与发展全时人员每增加1%,国际及全国性论文发表数量就会增加995.915篇,科技经费投入每提高1%,国际及全国性论文发表数量就会增加2988篇(见表5)。

4 一流大学现代化建设建议

当前政策指出,高校的现代化建设中要重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及成果转化,在本文中即学术研究产出和应用开发产出,推动科研产出意味着推动现代化建设。本研究发现,科技经费投入对于高校的学术科研产出以及应用开发产出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也即,科技经费投入与科研的“双元产出”关系显著,而高校科研人员的增加对于高校学术研究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应用开发产出作用效果不够显著。根据科研投入与“双元产出”关系,本研究提出如下有关促进一流大学现代化建设四方面的建议。

4.1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继续引进创新人才,方能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论文发表数量与出版科技著作数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二,也是高校基础研究的重要体现,本研究发现科技经费的投入对于增加科技著作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科技经费投入以及研究与发展人力投入对于论文产出具有重要的影响,这一发现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当前高校引入高质量的学术科研人才,带领学科发展,并且通过资金投入的方式,为研究人员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推动大学学术科研产出能力的提升,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能够通过基础研究的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高校现代化建设。

4.2 多渠道增加科技经费投入,建立专业的技术转移团队,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进而推进现代化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得分越高意味着专利出售以及技术转让收入越高,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研成果促进社会经济效益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根据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高校专利转移的障碍因素主要来自于专利技术产业化经费支撑不足和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团队。在一流大学建设中,要想提高一流大学技术成果转化的能力以及增强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适当增加对高校的科技经费总投入。高校科研人员尽管充足但是专业的技术转移团队较为缺乏,导致不能将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因此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校不仅要培养大量的科研人才,更应该建立专业高效的技术转移团队,该团队熟悉技术转化流程,辅助科研人员促进学术科研成果向技术成果进行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推动高校的现代化水平建设。

4.3 完善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推进知识成果转化进而推进大学现代化建设

高校的现代化建设要求推进知识成果转化,而知识成果转化离不开相应制度的保证。有研究者指出,高校科研绩效与高校投入、产出规模关系不密切,但是与国家宏观政策和高校科研管理体制密切相关。根据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仅有20.5%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专职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86但是高校最需要知识产权申请登记注册类的“一站式”服务,比例高达81.8%;98高校在申请专利以前以发表论文等形式公开技术成果导致无法获得专利保护的占比40.1%。89这意味着,高校并非缺少知识创新能力,而是缺少科学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因此,本研究推测,在一流大学的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中,人力以及经费投入并非是制约高校知识产权产出的唯二因素,制度层面的因素也很重要。

4.4 高校应增加物力资源投入,为研究人员提供充足资源保障

由于数据可得性,本研究未涉及物力资源投入,但是科技的创新需要一定的物质手段帮助实现,本研究认为,高校还要丰富其图书馆资源、实验室资源、先进的仪器设备资源等,让研究人员在良好的条件下开展研究,为基础研究创新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进而推进我国一流大学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实施方案[EB/OL].(2019-01-18)[2019-09-01].

http://www.ndrc.gov.cn/zcfb/zcfbtz/201901/W0201901285238 26358818.pdf.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19-02-23)[2019-09-01].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EB/OL].(2017-09-20)[2019-09-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201709/t20170921_314942.html.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24)[2019-09-0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htm.

[5]黃建国,袁伟灿.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评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8):11-15.

[6]樊天相,王思豫.地方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6):113-118.

[7]王烨,陈光华.科研投入对高校双元产出的影响[J].科技管理究,2018,38(19):101-107.

[8]甘绍宁.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R/OL].[2019-10-18].http://www.sipo.gov.cn/docs/201804031033178099 15.pdf.

[9]陈静漪,仲洁.教育部直属高校科研绩效动态评价——基于58所高校2004-2012校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6,(04):80-85.

猜你喜欢

一流大学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
依法从严治军与军事院校正规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
以国际化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以自由清新之风 建和平民主校园
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第二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