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下的“文化扶贫”研究
2019-12-11杨洋秦旋何丽巧杨清清黄海艳
杨洋 秦旋 何丽巧 杨清清 黄海艳
摘 要:传统的扶贫主要从物质、生产等方面出发,着重于物质扶贫,而对于精神文化方面扶贫有所欠缺。民族地区因为文化、传统等与汉族地区不同,在扶贫上应重点加强精神文化的扶贫,并且结合其民族传统文化对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做出了不少好的做法,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建议从传统的扶贫向精神扶贫转变,多种扶贫方式相结合,将民族地区的扶贫上升到新高度,向脱贫致富大步迈进。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扶贫;思想扶贫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02
1 概论
1.1 国家扶贫
扶贫一直是我国工作重点,只有大家都脱贫致富了,国家才会强大富裕。自改革开放迄今,我国扶贫开发已先后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大规模扶贫、八七扶贫和以贫困村为重点对象的扶贫这四个阶段。现正处于精准扶贫开发的新阶段,扶贫工作实现了从“粗放式”扶贫到精准扶贫的转变。针对现阶段扶贫对象的变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当前时代背景和我国国情的措施。如何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这也是近年来扶贫工作的热点问题。为达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迈进,我国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1.2 文化扶贫
自《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颁布,段小虎等将文化扶贫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国家扶贫委员会”成立并进行文化扶贫工作的开展;第二阶段为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并将公共文化建设纳入到国家公共财政保障体系中;第三阶段始于201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和《“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的颁布。这三个阶段的共性是都加大了在文化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强调了文化扶贫在各项扶贫工作中的必要程度,表明文化扶贫不仅是国家扶贫工作的重要部分,而且是国家经济社会的直接源头。目前,我国文化扶贫工作正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文化扶贫在十九大后被进一步提上战略议程。
1.3 民族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文化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软实力”的标准,故大力发展文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方略。作为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从“十一五”规划到“十二五”规划,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文化强国战略的不断完善,被我们党和国家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改革开放40年,我国经济发展虽达到了空前的状态,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缓慢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對比。西部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多且具多样化,几乎涵盖了55个少数民族,加之所处的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恶劣以及“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因此,西部地区乃至我国整个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都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制约,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刻不容缓。
2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现状
2.1 马边彝族自治县基本情况
马边彝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属于小凉山地界,地处乐山、宜宾、凉山一州两市结合部。其中彝、汉、苗三族杂居,拥有彝、汉、苗20多万人口,多民族的交融与汇合孕育出了这里独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地方文化。马边封闭的地理条件,将这里的传统文化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但是也造成了其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困难从而导致经济落后、人民贫困的状况,所以在1984年成立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就这样成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2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情况概述
在马边扶贫的初始阶段,马边县政府便发现彝族传统婚俗对于马边县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文化扶贫开展第一步就计划逐步改变马边彝族传统婚俗以适应马边县现代化发展。针对彝族的婚姻聘金、礼金过高导致影响青年人自由恋爱和婚姻、影响社会进步的现象,2012年,马边县政府进行了合理的规范和引导,最终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近两年来,马边县倾力打造“村文化室—村文化院坝—村文化队伍”建设模式,严格按照各项实施方案开展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示范区创建规划。其中涉及的8类66项任务,如“千村文化扶贫行动”和贫困村文化室建设项目、边城书咖项目等,完成率达100%,于2018年7月24日—26日接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的验收并顺利通过各项指标的检验。在未来规划上,马边彝族自治县政府决定在兼顾文化扶贫工作的同时打造“文化+旅游”发展模式,积极为文化扶贫寻找新动力。截至2018年底,马边彝族自治县已经完成83个贫困村脱贫,其中包括8986户3881人。马边贫困发生率也从2014年的25.91%下降至2018年的3.08%,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大小凉山脱贫攻坚先进县”。但是在马边仍有未脱贫人口1335户5176人,并且脱贫人口经济收入很不稳定。如果政府撤回对脱贫户的经济补助和帮扶,那么贫困人数可能会再次增加,所以脱贫不能只是物质上,而是精神上脱贫,文化扶贫要做到的是让人民想要并且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富裕起来。马边全面脱贫希望在即,却万万不能掉以轻心,文化扶贫任重道远。
3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领导干部只注重物质上的精准扶贫
不仅是马边,许多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下的文化扶贫都偏离了轨迹,当地领导干部注重的扶贫大多只是其字面意思,如下发政府补贴、宣讲精准扶贫政策等。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多是领导干部思想偏离,只在物质上贴近精准扶贫,没有意识到扶贫先扶智这种理念,对文化扶贫的概念理解不深入。其次,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干部领导,在发展产业文化、实现乡村振兴方面做得不够到位,很多农产品、产业文化没有因此发展起来。所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教会居民自己动手动脑创造财富,才是文化扶贫在精神上的体现。
3.2 文化基础配套设施及高水平教资力量缺乏
调研过程中,不止一人提及“人才向外不向内”。一个农产品电子销售的负责人说:“现在中国很多农村都存在这样一个现状:老人在家、儿子女儿在外打拼,孙子在外读大学、打工。大学生毕业后几乎全部在外工作,不愿意回乡就业。”当地人都不愿意留在家乡,更别提外来的人了。所以,即使现在国家对乡村教师的待遇有所提高,鼓励大学生下乡支教,愿意去的人也很少。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人民文化素养就得不到提升,没有经济头脑和文化素养,文化扶贫也就不起作用。另外,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等设备不会操作,仍然习惯于黑板授课。
3.3 当地民族产业产品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到位
由于马边处于乐山的偏僻地区,平时只有当地居民进出,只有在彝族火把节和三、四月的采茶节时才有少量游客来旅游,附近旅馆基本上没有业绩。他们的农产品,比如竹笋、腊肉、核桃、蜂蜜等,除了在网上进行电子销售的宣传外,在其他地区很少看得到。这便造成了农民有东西卖不出去的现象,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给电商提供产品。其实,对于马边这样的汉彝混居地,本是一个可依靠宣传少数民族文化来吸引游客参观的圣地,却因为对文化宣传的力度不到位,导致这些农产品的销售业绩得不到提升。加之领导干部没有同当地存在的问题相结合,把人民带动起来一起脱贫奋战,缺少一些文化下乡活动、法制知识宣讲以及民族歌舞表演等形式的文化宣传。
3.4 领导及群众对文化扶贫没有信心
采访过程中,很多人认为要实现文化扶贫很难。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首先来自上级领导,领导对此充满信心,就能激起群众的信心,领导坚持做,群众愿意跟。除了提到的扶贫先扶智,扶志也是同等重要的。在近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都不缺,缺的是做事的决心。群众缺乏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文化扶贫的顺利进行,领导干部态度不积极,群众也会消沉低落。其次,群众的依赖思想严重,认为自己本就贫困,需要国家的扶持。他们把这当作理所应当,等着国家给予补贴,因此对富起来的想法就消失了。不仅是群众有这样的想法,一些干部领导也认为自己的能力太有限,靠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这个地方,于是也就出现了依赖国家的想法。
4 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的对策建议
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马边彝族自治县要把“扶志扶智”作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核心主题,并把文化扶贫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主要力量。文化扶贫相对于物质扶贫来说更加深远和艰难,也更能从根本上帮助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关于马边彝族自治县如何进行文化扶贫,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4.1 政府要做好主导作用,从多方面开展扶贫工作
各级职能部门要依据上级人民政府对马边彝族自治县文化扶贫的总体规划与要求,在扶贫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及时发现、分析问题并制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全面落实中央的扶贫政策到每家每户。同时,各领导干部要积极深入地理解文化扶贫的涵义,不能单从物质方面给予贫困户帮助,要多进行文化教育,先从思想上扶贫。政府还可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促进馬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将文化产业与科技相结合,大力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4.2 大力发展教育,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要改变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文化水平低下、思想观念陈旧的局面,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首先,要全力抓好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此,便要增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并改善教师的待遇。马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引入人才有一定的困难。政府可通过提高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回乡创业、就业补贴力度的方式鼓励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自主脱贫。其次,增强文化设施建设,比如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图书数量、扩大图书馆范围等。还可以举行一些全民阅读、法制知识宣讲等活动,丰富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的业余生活。同时,对广大人民进行党的路线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和法制观念教育。
4.3 构建电商体系,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马边彝族自治县政府可以把贫困户集中起来,分工合作,生产各种农产品及当地特产,再通过微博、公众号、网站等形式进行宣传,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带动贫困户自主脱贫。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马边彝族自治县已经出现了一家电商孵化中心,他们通过收购贫困户自家农产品,在网上进行销售,将收益再分发给贫困户,希望调动当地贫困户的积极性,但这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所以,社会和政府要大力发展和支持电商的发展,加大力度宣传马边彝族自治县的特色产品,建设更多的电子商务平台运行中心和电商服务点,采用“万企帮万村”的形式带动经济发展。
4.4 增强自身信心,摆脱依赖思想
不论是领导还是群众都要对脱贫有信心、有决心以及自上而下坚定要脱贫的信念。政府要根据国家扶贫政策,结合马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脱贫措施,而不是按部就班地照着政策实施。同时,政府在扶贫过程中要贯彻落实贫困户靠自己富起来的精神思想。物质扶贫起到的作用是短暂的、辅助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并且难免形成恶性循环,让贫困户依赖于政府的贫困补助。
5 结论
从马边县的实地调研情况看出,文化扶贫并非易事。从项目建设上看,马边彝族自治县以精准扶贫为统揽,结合全县贫困村逐年退出计划,极大的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全县文化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形式种类上看,马边彝族自治县的文化扶贫方式比较全面,种类繁多,但是效果却远没有预期中的好。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文化馆鲜有问津,图书容量不充足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归根究底是人们的思想上还没有意识到文化扶贫的重要性。不仅是马边彝族自治县,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的传统观念以及文化水平限制了其思想高度,因此要想使其思想上要有根本的转变非常难。文化观念的淡薄,看问题目光短浅,对精准扶贫来说是莫大的考验。但是,如果思想上没有根本性地转变,做再多其他的措施也无异于事倍功半。相反,正是因为有难度所以更要大力发展、推进文化扶贫,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文化扶贫是经济扶贫的关键,经济扶贫是文化扶贫的保障,文化扶贫的特别之处就在于能将扶贫效果最大化。应该再进一步地做好文化扶贫宣传,将文化扶贫的意识渗透进生活和脑海里。例如街边张贴横幅标语、学校开展相关课程、社区进行宣传活动、线上线下全民参与文化扶贫等。文化扶贫就如定海神针一般重要,只有文化扶贫工作取得成功,精准扶贫工作才算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1]段小虎,张梅.“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扶贫研究趋势与重点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7,37(05):55-63+97.
[2]刘冠军.我国转型期文化创意产业与经济发展互动机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3]陈筱林.精准扶贫勿忘“文化扶贫”[J].决策,201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