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进行国际化教育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2019-12-11刘齐宏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3期
关键词:国际竞争力机遇

刘齐宏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各国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竞争日益激烈。把跨国际化文化理念与教育资源融合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服务中,培养大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化视野,面向全球性国家化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

关键词:国际化教育 国际竞争力 机遇

高校大学生参与国际化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大学必然面对的问题,特别是准备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双一流大学,更需要尽快地采取积极的措施。我国高等国际化教育一方面走自主创新之路,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高校国际化教育是指高校教育跨世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即面向世界发展高校教育的思想理论、国际化教育活动以及与他国开展的相互交流与国际教育合作等。

一、如何理解高校国际化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1.什么是国际化教育

所谓的国际化教育就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教育资源在国际间进行配置,教育要素在国际间加速流动,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的国际化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为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化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产业分工、贸易互补等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

2.国际化教育资源

国际化教育是经济全球化的边缘产物。国际化教育基本目标就是促进世界范围内教育的相互理解、交流合作、协调发展。进入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发展特征是什么?从高校大学生参与度来讲,留学生数量快速增加、教师的国际流动明显加速;从国际化教育资源来看,随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的迅速增长,这些国际化的课程、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的跨国流动和传播速度加快;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现代教育理念、先进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事务管理模式等方面的跨国传播和融合。

二、高校开展国际化教育面临的问题和误区

1.掌握英语,拥有海外学历是不是国际化教育的目标?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推进国际化,并把国际化教育作为基本战略。而观察高校推进的国际化教育,都只是概念上、形式上的国际化。国际化教育被严重误读只有要懂英语,有海外“洋学历”。把英语作为国际化人才的标志,误导了很多人。

三、高校如何面对国际化教育的挑战

1.要把握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在国际化教育发展方面,现在世界各国政府主要聚焦到两点上,即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尽管国情不同、教育体制不同,但各国在融合中相互借鉴,也形成了一些共性發展。高校要加强国际化教育和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提高国际化教育质量。

2.要探索国际化教育的创新模式

要尊重大学生选择和心理特征的发展,让大学生突破现在狭窄定势。要把国际化教育理念渗透到双创实践之中,给全体大学生而不是只给少数准备出国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机会。明确应如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训练教师如何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课题探究、自主学习以及跨国学术交流。推进优秀教育资源拓展,为国际化教育作出中国贡献。

四、高校应对教育全球化的国际化教育措施

1.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

教育全球化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的,既有国家、民族、国际组织、高校,还有各种各样的共同体。教育全球化已经深深触及人的生活的许多领域与层面。

2.教育全球化是教育生活时空的巨变

时空关系是分析和描绘所有社会的基本参照系。任何社会活动都是在时间、空间和结构中进行的,人们在考察教育转变的时候必须把它们定位在时空关系中。今天,发生在遥远国家的国际化教育,都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为直接、更为迅速地对我们发生着影响。反过来,作为大学生所作出的种种教育决定,其结果又往往是全球性的。

五、高校发展国际化教育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高校国际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及更好促进高校大学生国际化教育工作,笔者结合自己从事的国际化教育经验,思考与建议如下:

1.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双创能力者”

引导大学生了解全面的国际化教育资讯,共同积极推动国际化教育交流项目,坚持高校国际化教育的主体是在校学生,成果辐射和宣传的对象也是在校学生,同样,组织报告会、座谈会,制作小册子主要依靠的也是在校学生。使大学生国际化教育不再是单向和孤立的教学任务,而是多向和互动的双创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2.培养大学生社团主动参与学生国际化教育的各个环节,尤其在宣传、项目推广和交流成果的深化等方面。发挥高校管理部门难以达到的效果,成为高校学生国际化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扩大了国际化教育交流面。

六、创新国际化教育的交流形式,促进多样化交流

目前,国内高校国际化教育交流的形式主要有文体交流、文化考察、语言学习、科学研究、课程进修等,从时间上来讲,多则一年半载,少则一两周。同时,高校也可以以项目为依托和交流的平台,拓宽国际化教育交流渠道,扩大高校的影响力,吸引全世界学生留学。

参考文献

[1]李素敏.高等国际化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9(4).

[2]袁本涛,潘一林.高等国际化教育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9).

猜你喜欢

国际竞争力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用科技创造机遇
中国出口结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纸制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国际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背景下发展东北地区粮食贸易的对策
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探讨
浅析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如何提升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