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

2019-12-11赵伟王秀芝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新工科

赵伟 王秀芝

[摘 要] 新工科教育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教育,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具有创新精神,本文从对于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的深层理解入手,探讨这种精神对于新工科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质疑的科学精神;新工科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11-0093-02

知识的发展日新月异,新工科需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科技的进步不仅需要有充实的知识储备,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其中,科学精神是统领。

一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

批判质疑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科学精神,思维方式指人们的理性认识,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方法,拥有准确高效的思维方式,可以让人受益终生,能一直保持客观清醒的态度对待事物。对于科学精神人们往往定义为在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精神状态,实际上在任何事情上我们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

1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以理性思维为基础,不盲目的相信已有的理论及权威的结论。批判性思维在词典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二是指对某种思想言行进行系统分析。

很多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就具备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儒家学说与道家学说都是在后人的继承下不断的批判创新才形成了新儒家與新道家。但是目前我们的大学教育缺乏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这种精神的缺乏桎梏了学生创造的活力,狭隘了学生看问题的视角。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对于问题缺乏继续探究的勇气与动力。

批判性思维不是对于某种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行简单的判断,或者直接否定某些观点。而是通过缜密的思维、详细的研究,从而得到一些结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的。

2 质疑的科学精神

质疑的科学精神是指对于已有的理论不盲目相信,利用证据,提出疑问。批判性思维的逻辑起点是质疑,没有质疑就没有批判。[2]质疑是建立在详细的调研及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的,质疑的前提源于对于真理的追求,而不是出于私欲。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指出“科学的进步和创新离不开质疑。”

质疑本身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别人突出自己,质疑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探索。质疑的真正价值在于提供多视角的意见,引起回应和讨论,从而搞清事实,推进认识。[3]所以质疑不是基于主观或某种目的的盲目怀疑,也不是否定一切的权威,是根据自己长期积累对于某种理论或技术提出不同的观点并加以研究。

二 批判质疑在新工科教育中的重要性

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素养的基本要点之一,即“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2016)”。

1 批判质疑能够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

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我认知是指人的自我观察及自我评价,是个人基于思想之上的对于环境的反应,自我认知的心理认知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自我认识是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调整,个人发展目标的设定要建立在准确的自我认识基础上。大学生面对众多的信息、众多的诱惑很容易迷茫,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技能有更清晰、更敏锐、更坚定的自我认知,就能解决我们的生涯问题和制定生涯决策[4]。

深刻准确的自我认知需要充分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使人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它不会被感性认识和别人的意见所左右。学生通过批判质疑的理性思维准确地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喜好、需求,能根据自己的目标设立有效的计划,而且不会因为暂时的成功或失败迷失自己发展的方向。

2 批判质疑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

我们从小已经习惯了老师灌输式的学习,这种学习所获得的知识是为了应对考试,进入大学后我们的学习是为了今后走向社会,大学中很多专业问题会涉及多个方面,而仅靠老师讲解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课下查阅大量的资料从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批判思维与质疑科学精神能够使学生不会盲目的相信已有的结论,能够对于大量的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不断地在研究中提出问题,并进行科学的研究,使得自己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积累,而是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提高。

3 批判质疑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伴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及知识的丰富,很多的认识是在一定环境下做出的,在当时会有一定的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变化,有的理论与认识就会成为发展的桎梏,这就需要有人有勇气挑战权威,进行探索并进行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将影响到国家的创新力,创新需要对于问题积极的探索及突破固有的模式探究新领域的内在动力,这种主观的能动性来自自身的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对于理论不断的质疑,提出各种假设进行批判从而找到最优的答案。

但是目前在大学课堂中老师认真的讲课,而学生却大部分低着头,很多学校认为这是手机的过错,并采取了拒绝手机进课堂的活动,但很多学生还是在茫然地看着老师,根本不知道老师所云何事。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学校又把原因归于教师的课堂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但多方改进收效甚微。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原因在于他没有学习的动力,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必须具有独立判断力,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或学究的胡说所威吓,才能够有鉴赏力或见识。才会发自内心地去主动探索,并在探索中创新。有独立判断的人也是有“胆量”的人,胆量或独立的判断,是人类中一种难得的美德。孔子似乎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危险,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

三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

1 批判质疑需要独立自由的精神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陈寅恪先生题写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的字,精神上的独立与思想上的自由不是指放荡不羁、目空一切,而是指在学习中不卑不亢、踏实进取、不随波逐流。独立自由的精神是批判质疑的基础,一个缺乏独立思考、自由意志的人是不可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要想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由的科学精神,大学中要营造这样的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比简单粗暴的说教更有效果。

2 教师具有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

新工科教育的目的是建设高等工程教育强国,培养造就更多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力、支撑力。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要优化各个教育环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传授专业知识、完成教学计划,课堂提问或讨论也是流于形式,教师本身如果不具备批判思维的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批判思维呢?所以作为教育者本身就要转变观念,不断地学习,以批判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作为自己学习、思考、科研的习惯,对于讲授的课程也要以这种思维方式逐层展开,让学生明白对于一个问题不同的研究方法会获得不同结论。

3 开设逻辑思维方式的基础课程

目前对于工科专业所开设的基础课程都是围绕着这个专业应用的一些课程,对于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及严谨的科学精神的引导的课程却很少,教授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开展研究,以及什么是事实、什么是争辩、什么是知行等问题的课程根本没有。为了避免学生只是机械地跟从老师学,每个工科专业都要开设逻辑思维类的课程。

4 鼓励与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渊源

在专业讲授过程中,不是直接照本宣科阐述理论观点,而是从教材中的观点如何得出,支撑观点的论据有哪些?是否充分?实验条件是什么?实验过程是否合理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目,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获得自己的结论。提供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观点,及不同的观察角度。鼓励学生多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试着解答这个问题,在学生讲授自己的观点时认真倾听,学生会因为被关注而受到鼓舞,同时不要对学生的想法妄下结论,并轻易地给出答案,要让学生学会在探索研究中不断地自我总结。

批判思维与质疑的科学精神越来越受到各个知名工科院校的关注,我们的新工科教育要重视这方面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的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林语堂.怎样才叫受过教育?[EB/OL].(2016-02-18)[2019-02-21].http://www.sohu.com/a/59407776_356623.

[2]刘亚东.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精髓[EB/OL].(2019-01)[2019-02].http://sh.qihoo.com/pc/9a94ba2cf80663748?cota=3&refer_scene=so_1&sign=360_e39369d1.

[3]眉间尺.理性应对质疑,也是一种科学精神[N] .科技日报,2018-10-26.

[4]自我認知的重要性.中国高校之窗[EB/OL].(2013-07)[2019-02-.21].http://www.gx211.com/news/2013715/n1733149252.html.

(责任编辑:张宏玉)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新工科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批判性思维: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或然性突破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批判性思维视角解读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