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诵的感化力
2019-12-11张明
张明
诗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中国语言的声韵美和平仄调在诗歌中尤为突出。诗歌和声音具有天然的联系,必须发声朗诵,才能发挥诗歌抑扬顿挫的语言特点,才能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情怀。
东坡居士夜游赤壁就会“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项脊生独坐于轩则“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这些自然而然地将诗句发之于声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朗诵过程中,神奇的力量——感化力出现了。《尚书·尧典》说“诗言志”,叶嘉莹先生认为“诗歌最具感发力和张力”。这些特点使诗歌朗诵可以感化朗诵者和他人。诗歌的感化特质,伴随着朗诵传统而成长起来。先哲的智慧凝聚在诗的语言里,朗诵者朗诵日久,必然受到熏陶,必然受到感化。
诗歌朗诵能感化朗诵者,能感化聆听朗诵的人,必须增强朗诵者和自然的联系,促使朗诵者成为创作者。
一、诗歌朗诵能感化朗诵者自己,使个体的生命更有广度、深度,使人的生命更加充盈、厚重
刘勰《文心雕龙》中一篇《神思》写道:“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朗诵诗的时候,思虑贯通历史千年,目光延展天地万里。诗歌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谈古论今,变幻尘世,无时不及;天南海北,繁都僻野,无处不至;帝王游子,儒士隐者,无人不包。诗歌将读者和诗人连接起来,朗诵者在朗诵中与诗人的精神产生共鸣。
曾国藩在《家训·字谕纪泽》中说“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一语道出朗诵可以增强朗诵者和诗人的精神联系,从而感化朗诵者自己。朗诵苏轼的诗词,失意的人就会变得豁达、强大;朗诵杜甫诗、稼轩词,就会产生担当的责任感,会产生矢志不渝的济世情怀。诗歌中的儒者情怀、隐者志趣无不深深地感化朗诵者。
二、诗歌朗诵亦能感化听者,触发听者深藏于心的情怀,使听者和朗诵者产生精神共鸣
央视的《朗读者》節目中,一个女孩朗诵“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她热泪盈眶,听的人也热泪盈眶。这样的场景在诗歌朗诵会上是常见的。在平日的诗词教学中,有孩子读着读着就激动不已,听者亦为之动容,这些毫不奇怪。
梁启超先生朗诵《公无渡河》时,摇头晃脑,“得意忘形”,自我陶醉地一唱三叹,一声比一声高,读完一句便大声说出一个“好”字,并不解释。然而青年闻一多对这情形毕生不忘,说到此处竟也摇头晃脑,声音高亢激越。这是诗歌的力量,也是朗诵的力量。
诗歌朗诵感化他人的力量竟至于斯!
三、诗歌朗诵还能够增强朗诵者和自然的联系,感化朗诵者更好地亲近自然,与天地草木相融为一
人天生是自然之子,外界的变化无一不能使人心震撼,所以有“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论断。中国大量的诗歌用尽笔墨展示自然,“登高诗、咏物诗、山水田园诗”,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多。朗诵诗歌中的这些语句,能促使读者更好地感受自然界的细微之处。一个朗诵了很多“咏花诗”的孩子一定会去关注花的开放和凋谢,一个熟读“王孟诗”的人一定会更热爱自然。
张静女士在《师者典范叶嘉莹:望日莲》中说:叶先生看到高大的紫木兰树,花瓣撒落一地,就吟起“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继而又吟咏道“帘外辛夷定已开,开时莫放艳阳回。年华若到经风雨,便是胡僧话劫灰”,诵完诗后又语“义山的结句可是悲观的啊”!可以说,是古典诗词给予了叶先生发现自然的眼睛。笔者也一直记得一幅画面,一群男孩子女孩子在教室外面的迎春花下,细嗅花香,手捧落花。他们刚刚朗诵完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是诗歌朗诵感化了他们。
四、诗歌朗诵,让朗诵者不知不觉拥有诗心,谈吐之间诗情涌现,成为一个诗人
孔子在《论语》中说“不学诗,无以言”。朗诵诗歌能教会人言谈,也能教会人写作。
暑假里,小儿背诵《千家诗》四十六首后,出游到塘栖古镇竟然即兴吟诗一首“远桥登高唯无处,下桥过街人亦多。走到亭台坐静晴,漫看一片绿荫望。柳条点点碧池塘,蜻蜓落在花荷上。忽风阵阵吹叶动,小儿闲倚长廊边”。虽有些许地方不太通畅,但已让人一惊。
小朋友作诗的经历和古人写诗暗合。唐人卢延让在《苦吟》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连大诗人李白也说“临风一咏诗”“长吟到五更”。可见吟诵是通向改好诗、写好诗的途径,正所谓“声情相生”也。
以上所言,浅谈了诗歌朗诵感化力的四个表现。在现实教学中,笔者以为诗歌朗诵还是少之又少了。新生代诗人赵学成提道:“青少年远离诗歌确实让人痛心……如此青春韶华,正是做梦的年龄,怎能无诗?”期待着语文课堂上更多诗歌朗诵的声音,如此方能“自觉,觉人;自利,利人;自渡,渡人”。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