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农村初中乐学语文课堂构建策略

2019-12-11张家君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乐学昆明初中语文

张家君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进一步落实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现代化教学设施日益完善,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农村教学环境和生源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努力提升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全力构建乐学课堂,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一、创设情境巧置悬念,激发学生乐学兴趣

在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构建乐学课堂, 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巧置悬念导入新课,并搭配精美的导入语,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焕发学生的乐学心理与求知渴望,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推动乐学课堂的构建。

比如,在进行《春》教学时,教师设计导语:“同学们,春天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明媚艳丽、鸟语花香的季节概念。春天充满生机,令人神往,如诗如画。”接着,呈现一组美丽的春景图片,让学生结合农村春天景色自由交流感知春天景象。利用导语和画面引导他们产生走进文本的愿望,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语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之后分析作者描绘的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学习借景抒情的描写方法,掌握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技巧,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使学生愉悦感知

当前,农村初中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已基本配备齐全,这为乐学课堂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教师应当合理借助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渲染轻松愉悦的乐学氛围,促使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提升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乐于学习。

以《昆明的雨》教学为例。农村学生对昆明的雨是陌生的,很少学生亲眼看到。教师事先利用网络渠道收集一组关于昆明雨中景物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包括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让他们直观感受昆明的雨的特点。接着,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除写雨,还写到什么,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他们发现文章描写各种景色,为宁坤作画,与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等,这些人、事、物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之后,教师提问:作者对昆明的雨有怎样的情感?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认真品味语言,发现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怀念与喜爱,同时也能体会文章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三、结合农村实际生活,吸引学生乐于学习

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差异十分显著。为构建乐学课堂,教师需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生活情况展开教学,给学生带来熟悉感与亲切感,吸引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整合一些具有当地特征的生活化现象充实课堂教学,尤其是自然景观、人文风俗这些方面。或者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授课,结合自然生活实际,为语文教学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

在实施《雨的四季》教学时,由于农村学生对雨很熟悉,教师可以先让他们说出农村一年四季下雨时的景象,结合生活实际展开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其厘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文章内容。接着,教师询问:作者对雨有什么样的感情?作者笔下四季的雨分别有哪些特点?要求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雨进行思考,知道作者喜欢雨,春雨娇美,美丽,夏雨热烈,粗犷,秋雨端庄,沉静,冬雨自然,平静。之后,教师设问:文中描绘哪些美丽的画面?分别美在哪里?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搭配插图,或采用优美的语言来描述,带领他们感受画面之美,通过想象与联想体会文中对四季雨不同特点的描绘,使其领悟作者热爱生命和自然的情感。

四、精心设计质疑问难,发散学生乐学思维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提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尤其是发现与提出问题至为关键,是他们进行思考与解决的前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围绕教学目标与实际学情精心设计一些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发散其乐学思维。同时,教师需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开放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中思维发生碰撞,使其充分体验到语文知识的魅力,最终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与学习语文知识。

在《鸟》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思考以下问题: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作者喜爱鸟的哪些方面?描写哪些种类的鸟?让他们找出文眼,依据农村中常见的小鸟进行讨论,交流小鸟的种类、外形、动作和叫声,并体会作者喜爱鸟的原因,及文中四类不同的鸟。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设置问题:本段写的是什么鸟?表达作者的什么感情?討论后回答:笼中鸟,表达作者对鸟的同情和对玩鸟者的不满与反感。然后组织学生研究令人喜悦、憎恶和悲苦的鸟,思考作者借鸟想要抒发一种什么情感。引导他们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使其体会作者热爱动物和大自然之情,懂得人与动物应和谐相处。

五、巧妙引入趣味素材,增添语文教学乐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关键,还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主要途径。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围绕教学目标巧妙引入一些趣味性素材,增强语文与外界的联系,为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体验到语文知识的乐趣,推动乐学课堂的构建。对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以固有的教材内容为基础,尽可能提升语文知识的趣味性,营造有趣的乐学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帮助他们高效掌握语文知识与技能。

例如,在开展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童话的文学常识,及安徒生的相关信息,简单讲述《丑小鸭》《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故事,并让他们分享一些自己读过或者知道的童话故事。接着,教师播放动画片《皇帝的新装》,带领学生对照动画内容阅读课文,使他们初步感知文中不同角色的形象。然后要求学生精读课文,通过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场景,组织他们分别扮演皇帝、大臣、两个骗子、小孩等角色,分析这些人物分别有什么特点,作者塑造人物运用的描写手法。随后带领学生在表演中从语言、心理、动作等方面来分析人物形象,推动他们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

六、总结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需结合农村的自然环境、人文风貌及学生实情设计教学,借助趣味素材、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设疑问难等教学策略,尽可能提升语文课堂的精彩程度,真正打造乐学课堂,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与未来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鹿苑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乐学昆明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雪中昆明 一梦千年
昆明美
쿤밍(昆明)에 로봇이근무하는 주차장 등장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昆明的眼睛昆明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