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2019-12-11张义林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积极性教学效果课外阅读

张义林

小学语文相关的教学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了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在150万字。为了达到要求,学者们进行各种研究和实践,以获得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笔者从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方法和阅读习惯培养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现状和重要性分析

(一)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为:缺乏正确的教学指导观念。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和调整,但是,难以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只是机械化地参与到相关阅读活动中,导致阅读的效果差,学生难以全面地了解其内容。教师没有制订出相应的阅读目标,没有按照学生的阅读需求正确开展指导工作。小学生未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自觉阅读的意识,不能更好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二)重要性分析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非增加课后作业或是利用补课的方式就可以,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全面提升阅读能力,并丰富词汇量,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有很多小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较差的原因,就是没能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教师只利用课堂之内的阅读训练培养其阅读的能力,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其在阅读方面的需求,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采用课外阅读的教学指导方式,改善阅读形式和手段,根据小学生自身需求选择课外的阅读文本,有助于激发其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养成良好习惯,从而促进阅读质量、水平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和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

(一)提升学生积极性

养成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前提就是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全面分析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特点和需求,正确地开展指导工作,打破以往阅读的局限性。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点拨和设置悬念等手段,调动其参与课外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正确进行自主性的阅读。

例如,指导小学生阅读《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可以先指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孩子会手捧着空花盆”“你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什么看法”,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要求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其中的思想,了解作者创作文章的想法。这样有助于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和合理性。在全面理解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衣》,提出“为什么皇帝会觉得自己穿上了新衣服”“这篇文章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思想和内涵,并形成正确的理解。

(二)阅读活动的创新

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需要激发其积极性,还需创新阅读活动,利用相关的阅读指导方式和教学引导方式,促使阅读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首先,可以指导学生每天将课外阅读的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左右,阅读的数量为两千字左右,并做好阅读的记录,摘抄重点和新颖的句子。

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角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本阅读。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和沟通,相互借阅,在合作中取长补短,达到相关的阅读教育目的。还可以和家长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在家庭教育中给予小学生一定的阅读指导,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和水平。

(三)为小学生提供教材

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存在差异,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时应该结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状况,为其提供相关的阅读内容,以便于满足小学生的个性需求,使其更好地参与阅读学习活动。

对于不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推荐《可爱的鼠小弟》等带有趣味性的绘本,使其在阅读中找到乐趣,提升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学生的阅读兴趣很强,可以提供《一千零一夜》等相关阅读材料,进一步提升其积极性。如果小学生的识字能力较差,可推荐《三毛流浪记》等带有注音的材料,使得小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识字,并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在小学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期间,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與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全面地优化相关教学模式和体系,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积极性教学效果课外阅读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