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服务行业的影响

2019-12-11夏雨欣赵桐宋禧琳邢晟耀周绵李建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新媒体影响

夏雨欣 赵桐 宋禧琳 邢晟耀 周绵 李建华

[提要]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新媒体经济正处于加强规范建设和融合创新的二重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实施,新媒体将加速向全产业渗透,新媒体经济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经济引擎作用将更为突出,新媒体与其他行业的“合纵连横”成为未来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关键词:新媒体;经济增长;影响

本文受到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號:14JGC101);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9010482001/005)资助;通讯作者:李建华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18日

一、文献综述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快速发展,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新媒体这一行业凭借着这些强大的东风,在当今的世界日趋重要和广泛,登上耀眼的舞台,得到各方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国外关于新媒体研究已经很早就开始了,最早是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之后《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可以向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体”。2001年,丹尼·吉尔墨从媒体的发展阶段角度,提出新媒体应是以博客为主导趋向的自媒体或共用媒体,即“新闻媒体3.0”。国内关于“新媒体”的较早定义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提出,其认为新媒体中的“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而旧的媒体指的是最初向大众传输信息的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等。我们在这篇文章将新媒体定义为:利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向大众传播信息的媒介,包括即时通信、网络新闻、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文学。

商豆豆在《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中说:新媒体是以互联网传播信息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是以手机、电脑等网络通讯工具为媒介来传播消息的一种新型表达方式。新媒体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也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新媒体可以带动经济直步向前,但同时它也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王赟在《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中说: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影响。新媒体在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朱春阳在《新媒体经济:效率竞争、创新榜样与国际化示范——从产业经济制度变迁的视角看新、旧媒体之争》中说:新媒体优于传统媒体仅仅是新的传播技术吗?如果仅就技术而言,新媒体的确比传统媒体更适合处于快节奏、超大信息量时代的现代人类。彭楠在《基于互联网时代媒体经济发展研究》中说:“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进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经济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得各种新兴的服务产业涌出。与此同时,新媒体所呈现的模式也受着全球化的挑战和影响。”蔡后界在《基于长尾理论的新媒体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中说:“新媒体经济以新媒体为中介,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高速成长、多元融合,但仍受到理念、技术、资本、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刘友元在《浅析新媒体经济的运营及发展趋势》中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新媒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新媒体在经济领域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梁媛婧在《试论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中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现代高新科技层出不穷,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将人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具备的开放性、传播渠道多元化、交互性以及高速性,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胡芳在《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趋势研究》中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新媒体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沈阳理工大学一个小组写的《新媒体对经济的影响》中说:“新媒体也是一种取传统媒介精华并弃其糟粕的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于“旧”媒体的名称,其中包括种种媒体形态,新媒体对社会经济有很多影响。”康路在《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中说:“作为新世纪经济增长点的文化产业,在这个时代中需要找到赖以依托的文化产品才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繁荣,而新媒体从内容和渠道上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吴剑琼在《新媒体经济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发展与趋势》中说“从本质上讲,新媒体是指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星媒体。”朱丽丽在《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中说“电影迅速吸纳新的信息技术,并与其他媒介加强相互依赖、相互联合的关系,表现出强大的辐射力与影响力,这既是全球化趋势的一种具体表现,同时又在极大程度上为全球化的深入与蔓延提供了一个再好不过的信息渠道和平台。”武占云、张双悦在《新媒体经济的内涵、发展与趋势》中说:“在中国迈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成为缓解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经济作为当前在中国大范围发生的一种产业融合新业态,正在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谭天在《新媒体经济是一种关系经济》中说:“互联网发展给传媒经济带来了质的变化并形成新的经济形态。新媒体经济的本质是关系,信息传播的背后是关系转换,是一个从关系传播到关系经济的转换过程。因此,可以说新媒体的经济形态是关系经济,新媒体经济是通过关系产品、转换机制和共享价值来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陈旭洲在《新媒体经济迎来产业革命》中说:“新媒体经济正在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重视新媒体经济建设,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将有利于形成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新媒体经济发展趋势

在中国迈入服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新媒体经济作为当前在中国大范围发生的一种产业融合新业态,正在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中国的新媒体经济以高速成长和多元融合发展为主要特征,行业内的“合纵连横”不断深化、业态创新层出不穷。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新媒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晚于发达国家,甚至还晚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然而,自1994年开通国际互联网以来,经过20多年的“超常规”发展,中国已拥有世界最庞大的新兴媒体用户,迅速成为世界新兴媒体大国。2015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1.1万亿元,为11,218.7亿元,年增长率达到47.3%。2016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中,PC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为6,799.5亿元,营收贡献率为46.2%,移动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为7,907.4亿元,营收贡献率为53.8%。总体来看,近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在市场化道路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相信新媒体经济在未来会越来越好。

(一)新媒体随着市场需求变化

1、市场需求的变化。传统媒体流行于在互联网科技不发达的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只依靠单纯的纸质信息和广播电视来获取信息,传统媒体足以满足当时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02亿人,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加3.8%,互联网普及率达57.7%。互联网科技不断飞速发展,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所出现的各种产业迅速融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从而出现市场的需求。梁媛婧在《试论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中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各种现代高新科技层出不穷,互联网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将人们带进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所具备的开放性、传播渠道多元化、交互性以及高速性,给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2、新媒体经济的改变。为了顺应市场,满足人们的需求,手机软件、公众号、小程序、二维码等新媒体不断创新发展,改变人们消费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如,现在的全民级移动通讯工具——微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正式发布《创新生态共同体助力经济新动能——2017微信经济社会影响力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微信在2017年直接带动信息消费2,097亿元,自2014年以来年均增长超30%,拉动流量消费1,911亿,拉动行业流量收入达34%,带动社会就业规模达2,030万人,四年来翻了一番。市场对新媒体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市场需求不断改变,趋势不断发生变化,新媒体经济也会随着不断更新,不断改变。

(二)新媒体逐渐加大网络营销力度。书籍、杂志、报纸等纸质媒体是以出售量来获取利润,营销方式传统单一。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取消了传统媒体成为影响范围最大的媒体的趋势,以网络营销为主要手段,从中盈利。以微商、公众号、淘宝店铺为例。微商通过微信朋友圈的宣传从而卖出自己的产品,这其中的合作伙伴、员工、进货出货,都依靠着微信之间联系,网络与他们息息相关。而微信公众号则是各种自媒体在公众号平台上发表自己或是组织企业的文章,文章下面会有打赏栏目,如果人们喜欢这篇文章,就可以通过打赏的方式将钱打给文章的作者,这是其中的一种获取利润方式。其他的则是通过广告,点击率,关注度等方式。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性行为活动,如商家通过申请公众微信服务号通过二次开发展示商家微官网、微会员、微推送、微支付、微活动、微报名、微分享、微名片等,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淘宝店铺从进货、销售、宣传、送货都离不开网络的支持。这其中甚至是跨国家、跨大洲的,这就更需要新媒体经济在未来加大网络营销力度。

(三)新媒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政府管制

1、新媒体经济知识产权。信息时代,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发展,新媒体经济与知识产权发生了多种矛盾。作品所有者将文章、视频、图片等在新媒体平台上分享出来,在这个共享的年代,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一个复制粘贴就能使之成为所谓自己的东西,知识产权所有者对作品创作的权利变得模糊不清。由于网络的强大与方便快捷,这样的抄袭甚至可以跨地区、跨国家,这样使之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更难以进行,很大程度上使得新媒体经济与知识产权的矛盾越来越大,并且使得新媒体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打铁还需自身硬”,构建合法的使用机制是保护知识版权的当务之急。前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寇晓伟曾说,应该通过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和社会共同的努力,尽快建立起我国数字版权合法、合理使用的保障体系,并且从法律制度层面提供保障。其次,要建立国家的数字版权交易平台。通过互联网目前最便捷的技术措施平台,把版权的信息、权利人的信息以及交易、认证等都汇集到基于互联网交易的平台上,然后再结合线上线下交叉服务。此外,要发展或者建设全方位、多功能的数字版权服务组织,建立起一种商业性或者半商业性服务的模式。

2、新媒体经济网络安全。新媒体在网络上提供这种平台,人们在上面互相传播和快速获取信息,分享资源。然而,这为群众在平台上宣泄非理性情绪、发布虚假信息提供了潜在机会尤其是一些自媒体平台脱离了基本的道德束缚,为了赚取更多的阅读量、转发量,使得众多虚假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甚至形成了灰色利益链条,这不仅打破了媒介生态中的良性循环,更是给网络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隐患。在“人人都是媒体”的环境下,新媒体的公信力、權威性不断降低。由于之前在传统媒体主导的环境下,群众信息的来源大多依靠传统媒体,信息来源渠道较少,所以群众和百姓也较为相信传统媒体的真实性,传统媒体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公信力。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致使信息来源渠道变得越来越多,例如微博、微信、手机报纸等,都是目前各种信息来源的渠道,且这种信息的准确性极低,带有不安全性。

这就使得建立完善的新媒体经济运行机制成为了新媒体经济发展必然趋势。这种机制需要国家相关的部门积极进行新媒体经济运行环境的实时监测,针对其出现的主要问题建立起健全的监管机制,颁布相关法律文件进行网络市场环境的维护。对于不良的商家进行严格处罚,而对于我国目前新媒体经济整体发展的良好趋势进行保护。网络支付安全性问题一直是目前最受关注之一,在进行网络支付时加强对于交易双方的身份验证,同时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资金安全的隐患,促进交易平台朝着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四)新媒体经济将进一步助推产业创新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的新媒体经济正处于加强规范建设和融合创新的二重发展过程之中,尤其是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实施,新媒体将加速向全产业渗透,新媒体经济占GDP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新媒体的经济引擎作用将更为突出,新媒体与其他行业的“合纵连横”成为未来中国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从行业内部发展来看,电信运营商、内容服务商、设备制造商等加速将自身业务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新媒体产业链将进行更广泛的垂直整合。从产业外部看,新媒体与传统产业的跨界融合将进一步深化和加速,传统媒体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发展移动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新业态。同时,在融合发展中,新媒体更加注重运用技术手段进行运营创新。例如,通过建立、分析、跟踪用户资料,提高用户服务的精准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2011年即时通信行业用户人数415,102万人,2017年增长至72,023万人;2011年网络视频用户人数37,183万人,2017年增长至57,892万人;2011年微博用户人数30,861万人,2017年增长至31,601万人;2011年网络新闻用户人数39,232万人,2017年增长至64,689万人;2011年第三产业增长值216,098亿元,2017年增长至427,031亿元;2011国内生产总值489,300亿元,2017年增长至827,121亿元。

三、新媒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计量经济学模型。根据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新媒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模型1的目的是分析即时通信、微博、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新闻等新媒体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模型2的目的分析分析即时通信、微博、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新闻等新媒体行业对GDP增长的贡献。

(二)数据来源。我们的数据来源于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们选取2011~2017年的即时通信、微博、视频、网络文学和网络新闻等新媒体的用户数量作为解释变量指标,同时对所有指标取自然对数。我们选取2011~2017年我国GDP总量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被解释变量,同时对所有指标取自然对数。

(三)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我们将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反映在表1中。从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总体来看,即时通信、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新闻四个新媒体行业对GDP增长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是正数,而网络文学行业对对GDP增长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是负数。即时通信、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新闻四个新媒体行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表1)

从新媒体各行业对GDP的贡献大小来看,由于我们对所有指标取自然对数值,所以即时通信用户增长1%,GDP增长2.97%。微博用户增长1%,GDP增长0.17%。网络视频用户增长1%,GDP增长1.19%。网络新闻用户增长1%,GDP增长2.88%。

从新媒体各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大小来看,由于我们对所有指标取自然对数值,所以即时通信用户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59%。微博用户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0.24%。网络视频用户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96%。网络新闻用户增长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88%。

从新媒体行业对GDP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来看,新媒体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推动作用要高于对GDP的推动作用。例如即时通信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作用比对GDP的影响作用大57%,网络视频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作用比对GDP的影响作用大65%,网络新闻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作用比对GDP的影响作用大80%。通过发展新媒体行业,可以推动第三产业的增长,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四、政策建议

综上可知,即时通信、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四个新媒体行业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及新媒体行业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推动作用要高于对GDP的推动作用。所以,要注重即时通信、微博、网络视频、网络新闻这四个行业,这样对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才越来越大。

主要参考文献:

[1]武占云,张双悦.新媒体经济的内涵、发展与趋势[J].新媒体研究,2017(19).

[2]谭天.新媒体经济是一种关系经济[J].媒介经营与管理,2017(6).

[3]陳旭洲.新媒体经济迎来产业革命[J].浙江经济,2009(15).

[4]梁媛婧.试论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J].中国国际财经,2018(3).

[5]胡芳.我国新媒体经济的运营与发展趋势研究[J].新兴媒体,2013(1).

[6]赵月,赵宁,金子月,刘丽娜.新媒体对经济的影响[J].经济视野,2015(7).

[7]商豆豆.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24).

[8]王赟.新媒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简析[J].新媒体研究,2016(3).

[9]朱春阳.新媒体经济:效率竞争、创新榜样与国际化示范[J].新闻记者,2007(11).

[10]康路.新媒体经济与文化产业发展[J].全国中文核心,2008(8).

[11]吴剑琼.新媒体经济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发展与趋势[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

[12]朱丽丽.一种新媒体经济现象的全球化意义[J].视点,2004(1).

[13]彭楠.基于互联网时代媒体经济发展研究[J].经管论坛,2017(4).

[14]蔡后界.基于长尾理论的新媒体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8(22).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新媒体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