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019-12-11洪丽丽
洪丽丽
[提要] 以农业为主要生活来源且人口较分散的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处于城市的对立面,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背道而驰。乡村振兴战略是符合我国发展现状且能促进农村、农业、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选择,顺应时代需要,尤其是现代化发展的潮流。乡村的发展和振兴与我国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能够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为现代化提供平衡发展的社会环境,以绿色促发展,形成现代化生态环境,最终推进现代进程。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代化进程;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9月9日
现代化是一场世界性的经济、社会运动,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远大目标。中华民族在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情况下开始了现代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开启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进程。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我们对现代化的认识也提升到了一个历史新高度,具备了顶层设计的能力。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但在经历认识和实践的反复探索后,直到今日,我们也未能形成完备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和强有力的现实发展基础。我国的现代化发展仍需寻求更多的发展活力,这就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注视到乡村上来,因为乡村是具有巨大潜力的载体,乡村振兴决定了中国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没有乡村振兴,现代化就好比失去了坚强而有力的基础。高放先生曾指出,现代化的含义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产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社会面貌和社会结构的巨变,并把现代化归纳为“十个化”,其中“乡村城市化”,也就是“在乡村完成的城市化”,这与乡村振兴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从理论高度阐释了乡村振兴是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应有之义。乡村对我国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具有关键作用,乡村振兴是解决现代化发展阻碍的重要手段,是最终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作为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传统大国,实现现代化目标,我国就必须大力度发展乡村,推动乡村与城市融合发展,共同为现代化服务。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党中央在总结我国乡村建设方案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做出的具体的关于乡村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大决断。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党中央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时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五个维度着手,打造具有新面貌新气象的农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呈现许多新特征,由此转变了延续36年之久的阐述,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全局视角看待我国整体发展状况,可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难题存在于各个领域,其中农村发展缓慢甚至停滞就是发展不充分的最集中体现。切实解决这个发展不充分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的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方略具体优化的结果,既有继承又有所发展,内涵和外延都有了质的提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条件上,我国将开启全面现代化进程。为达到“两步走”战略的预期目标,只有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才能化解新时代的新矛盾,逐步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我国走出“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硬的基础。
一、乡村振兴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发展需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固的群众基础,为推进现代化进程贡献群众智慧
黨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全面统筹的顶层设计作用下,我国农业农村打破了发展瓶颈,农民的生产生活也有了质的提高。乡村与城市始终是互为代替的存在,在城市快节奏发展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其他城市病的对比下,乡村治理的转型使其成为生产生活新空间,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但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社会结构变化使我国乡村衰落成了一个客观事实,导致我国当前城乡差距仍然是最棘手的问题,农村发展不充分亦是亟须解决的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任务。人是城市的主体,也是村庄的主体,作为自由人的存在,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和发展空间的需求一直在不断提高,因此,振兴乡村是其共同的需要。
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与乡村发展速度息息相关,乡村发展速度迟缓或停滞,村民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9,53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83,137万人,农村户籍人口为56,401万人,农村人口占比仍然较大,超过40%。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但贫困乡、贫困村依旧大范围、大面积存在,扶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大过渡期,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助于促进农村三大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的新生产生活创造环境,提高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资本。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共同需求,同时也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推动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实现乡村振兴,不仅是农民的愿望,同时也是城市居民的共同期盼。一方面乡村振兴能够解决农民对经济、教育、交通等生活各方面的更高需求,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振兴乡村也符合广大城市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螺旋式发展趋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在顶层设计的作用下,在各方面取得了高效的成绩。同时,由于吸引了大量的就业创业者,城市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都存在紧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的发展与进步,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的各种压力。
二、乡村振兴是现代化进程的润滑剂和加速器,是乡村联系城市的一种和谐途径,为其提供平衡的城乡发展渠道
现代化是一个集大成的过程,不仅包括城市的现代化,也包含乡村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的提出打破了城市一枝独秀的现状,给广大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了发展新动力。在党中央的全面统筹下,我国城市发展具有高速度的同时,也不断注重质量的提升,城市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然而,城市越发展,作为其对立面的乡村就愈显衰落,主要是因为城市的广阔就业前景和多元的生活方式吸引了大量乡村青少年进城务工,导致大量的村庄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留守儿童,由此出现了一系列如经济发展落后、交通通信不便、教育质量有待提升等严重影响乡村发展的问题。“三农问题”存在的时间之长和影响之深导致“三农工作”显得愈加重要,作为关系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点,乡村振兴战略需加强加紧贯彻落实,尤其是在“三农工作”方面。乡村振兴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发展水平悬殊的背景下针对乡村发展缓慢的情况提出的,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增强城乡间的有序交流,产生联动效应,打破城乡“老死不相往来”的隔离状态,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
乡村与城市,自古以来就经常被人拿来做比较。钱穆先生曾经将乡村与城市进行了对比,形象地阐述了乡村与城市的区别,并生动描述了乡村中人对城市的向往与期盼。他认为乡村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乡村向城市的转变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种合群的态势。从乡村人的视角来看,享受城市生活是他们遥不可及的梦,即使在城市务工,也只能是住在一些廉租房里,感受不到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在大部分城市人眼中,除了用“脏”“乱”“差”来形容乡村,似乎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形容词了。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现象,根本上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迥异的经济发展模式等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制度结构作用下,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致,导致出现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方面建设差异的基本问题。城市化进程大力推进,城乡差距不断拉大,不仅表现在对基本生活物质的需求,而且对教育、医疗、文化等更高层次方面的需求也与以前大为不同。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三大差别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城乡差距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只是差距程度不同。但这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有关,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户模式将在中国社会中长期存在,短期内不可能把它完全消灭掉,这将为缩小城乡差距带来些许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具有一致性,前者为后者提供基础保障。乡村振兴的提出,既是适应当前乡村发展实际的,也符合国家整体发展的规划目标。何谓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就是在现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通过乡村自身力量与城市外部支援的结合,在振兴乡村的同时,也促进城乡之间的交流。城市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不是扮演一个第三人的角色,而是作为合作伙伴关系,向乡村提供一己之力。共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两者相互借鉴,城市为乡村提供发展经验,乡村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这从侧面体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实际内涵,也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纽带。
三、“生态宜居”是人與社会和谐共处的应有之义,为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绿色生态保障,创造现代化生态环境
“生态宜居”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具体延伸,也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打破我国发展困境并给经济发展带来活力的同时,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了深度破坏,这为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设置了难题。共产党人在掌握全局的情况下,对环境与人的关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并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此后更是提出了一系列环保理念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现代化进程中,生态也是不能忽视的一部分。马克思认为现代化问题是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现实与未来息息相关的关乎世界及时代发展的重大问题,并将其归纳为三方面,其中,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讲,现代化所构成的最为严峻和最为紧迫的时代性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乡村振兴战略将“生态宜居”写进总要求,标志着环境保护进入了新阶段。
实现乡村振兴,首要的就是推进乡村工业发展,实现城镇一体化建设。费孝通教授通过实地调查提出的关于民国实现乡村工业化“三基点”对现代乡村发展仍有借鉴意义,其中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与自然处于相互抗衡的对立面。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素,是我国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保障。西方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忽视了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出现了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环境危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谋发展促进步势在必行,但拒绝走西方发展的老路,而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指导,走科学发展道路,实现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变,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所谓“生态宜居”,就是创造一个拥有幸福生活和绿色山丘的美丽村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构造美丽生产生活空间中的具体体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重要任务。对自然持有敬畏之心,遵循规律的客观性,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应有之义。“美丽”是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生态宜居”与其有同维度的内涵,振兴乡村是推动现代化生态环境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强大动力支撑,能为现代化提供绿水青山的美丽环境。
乡村是我国自古以来长期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的一种社会形态。乡村振兴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战略举措,是有效消除城乡差距的有力武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涉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发展。实践发展的最好结果就是与理论相适应。因此,乡村振兴战略需经历反复实践、反复总结的过程,在现代化进程中为其提供物质支持与人力保障。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新时代的“三农”工作提供基本遵循,能够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基础上,创造连接城乡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切实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乡村振兴是合乎我国国情发展状况的一项全新战略性决策,全力发挥乡村振兴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全面有序将乡村振兴这一策略贯彻到实处。同时,全国各个乡村的发展形态各不相同,需在因地制宜策略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并利用城市的力量助推乡村发展,在整体上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默.乡村仍是中国现代化主战场——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J].中国经济报告,2017(12).
[2]张祝平.乡村振兴战略之举[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7(6).
[3]阎志芬.乡村治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路径选择——《乡村问题研究》开栏引言[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
[4]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32(1).
[5]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