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微创技术对膝关节骨创伤的治疗价值分析
2019-12-11杨建冬施泉涌郑端
杨建冬,施泉涌,郑端
(江阴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江苏江阴 214400)
在骨科临床中,膝关节骨创伤属于一种极为常见的疾病,其多因交通意外、运动意外等原因所导致。现如今,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提高,导致膝关节骨创伤的因素也逐渐增多,所以发病率极高。膝关节属于人体内最大的关节,其解剖结构复杂,病变后恢复起来较为缓慢,并且临床中治疗难度也随之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技术限制问题,膝关节骨创伤患者伤后还不能够完全恢复关节完整性。但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膝关节创伤患者的治疗方法也随之增多。基于此,该文重点分析探讨2016年9月—2018年9月该段收治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采取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入院的膝关节骨创伤患者共计100例进行研究,按照双盲原则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有28例,女性有22例,年龄为 43~72岁,平均年龄为(57.1±2.9)岁。 观察组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年龄为43~73岁,平均年龄为(57.2±2.5)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有膝关节活动障碍症状,且患者经MRI检查或超声检查后确诊为膝关节骨创伤。排除标准:排除膝关节韧带撕裂患者,有翻修手术史患者,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重度膝关节炎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给予其硬膜外麻醉,术前对患者进行CT平扫,确定患者软骨缺损情况以及确定患者骨折具体部位,然后根据影像学结果游离骨块大小,之后游离股骨内外踝骨折,将骨块摘除后进行整复,骨块过大的患者,先对其进行骨折复位,利用克氏针固定后,在骨块上钻孔,用螺钉进行固定。
观察组选择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硬腰联合麻醉,常规消毒后选择髌下常规入路,通过手术切口放置关节镜设备,之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探查患者的具体病情,在关节镜可视情况下确定患者膝关节的损伤情况,如患者膝关节内有游离骨块,则应先清除骨块,继而复位半月板,将半月板缝合成型,解除交锁卡压,然后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挤压复位,选择拉力螺钉固定患者骨折部位。对于股骨踝骨骨折的患者,复位后利用克氏针固定,并防止引流管。对于塌陷处软骨和分离骨块,应定点进行固定。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相关生命体征,同时评定患者末梢循环血流情况。
1.3 评价标准
(1)利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总分值为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程度越严重。另外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2)评定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按照膝关节评分标准(Lysholm)量表评定,评定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爬楼梯、承重情况、跛行以及稳定度方面,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膝关节功能越完整。最后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关节感染、骨坏死、脱位以及异位骨化情况。(3)在准确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时应用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功能共分为4个标准,即优、良、可、差,满分100分,若分值在70分以下为差,70以上、79分以下则为可,80以上、89以下为良,90以上则为优。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所有试验数据均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数据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计量资料通过t来进行检验,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 χ2检验,用[n(%)]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情况
观察组VAS评分、术后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比为(2.1±1.1)分、(4.1±0.4)d、(7.5±1.4)d,而对照组分别为(5.7±1.4)分、(7.6±0.7)d、(15.3±2.2)d。 相比之下观察组各项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膝关节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对照组(n=50)P值44.5±8.5 44.4±8.3>0.05 79.4±13.1 64.3±10.8<0.05
2.3 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在术后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病率为6.0%(3/50),对照组则有10例并发症,发病率为20.0%(10/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n(%)]
2.4 临床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如此部位出现骨折,则会对患者整体承重和机体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如不及时治疗,患者膝关节甚至会出现移位、脱位、股骨平台塌陷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活动能力。对于膝关节骨创伤,临床上首选手术治疗,且常规方法为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将骨折进行复位后固定,固定后让骨折部位内自行恢复。此类方法手术切口极大,并且患者后期恢复效果差,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
关节镜技术是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在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关节镜技术就开始迅速的发展和普及。而我国也在同期将关节镜技术引入国内,并开展临床应用。现代关节外科微创技术整体上就是以关节镜为代表,其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关节内切开手术,对于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踝关节以及下颌关节的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在关节镜的辅助下,可以完成人工关节置换之外的绝大部分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关节镜微创手术的手术完成率高,创伤较小,且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关节功能恢复更好。该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术后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共出现3例并发症,发病率为6.0%(3/50),对照组则有10例并发症,发病率为20.0%(10/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膝关节骨创伤的患者,在关节镜微创技术的治疗下,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且治疗时疼痛较轻,患者耐受性强,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