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
2019-12-11苏春霞
苏春霞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主要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严重者致残的一种疾病表现[1]。因为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外周血管的疾病发展,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很容易出现血管相关性问题,如果在临床中不及时进行治疗干预,疾病症状会持续加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临床康复效益,该文以该院2017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部分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为例,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的应用效果,具体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受诊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分析。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组结果为实验组31例,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57.5±6.6)岁;常规组31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9例,平均年龄(56.8±5.9)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血压、血脂、血糖以及饮食控制等治疗。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每次20 mg,每天用药1次,睡前服用。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添加血栓通进行治疗,将5 mL血栓通注射液加入到10%葡萄糖注射液中融合成250 mL溶液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血糖控制状况。
其中治愈:下肢创面愈合完整,皮肤色泽已正常,无麻木、刺痛、灼痛、感觉迟钝或丧失等临床症状,下肢背动脉搏动正常;显效:下肢皮肤颜色及上述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下肢背动脉搏动显著增强,能够独立行走;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可触及下肢背动脉,下肢皮肤颜色改善;无效:下肢创面面积未减小,临床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方法
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实行数据对比分析,在数据资料录入之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的方式进行分组记录,并应用连续性或离散型的变量实现对数据的录入,定性的数据不需要分类变量。所有检验的数据资料均应用t值、χ2值进行检验,分别应用于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对比结果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有明显数据优势,数据差异突出,对比结果满下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2.2 血糖控制效果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伴随着人们在健康生活方面的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要求不断提高[3]。近些年因为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持续性发展,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其中糖尿病与高血压两种常见慢性病在社会中的危害也显得越发明显。相关统计发现,糖尿病患者当中约有20.00~58.00%的患者合并高血压,同时我国的统计中发现住院患者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占比最高可达41.50%,这一些患者普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表现[4]。
表2 血糖控制效果对比(±s)
表2 血糖控制效果对比(±s)
组别空腹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31)常规组(n=31)P值11.21±1.25 10.56±1.21>0.05 7.55±0.68 5.13±0.65<0.05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 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 治疗后16.46±2.22 15.46±2.14>0.05 8.46±1.56 5.44±1.20<0.05 11.25±2.01 12.13±2.46>0.05 6.22±2.13 4.21±1.64<0.05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于糖尿病非常普遍的一种慢性继发性疾病,在当代医学领域中认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属于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疾病,其主要原因在于血糖等代谢异常所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毛细血管的基底膜普遍增厚、内皮细胞普遍损伤以及红细胞变形功能明显下降为主,部分患者存在血小板聚集性表达增强,患者的体内微循环障碍表现明显,血管闭塞表现突出,组织周边存在缺氧、缺血[5]。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中一般是以保守治疗方式为主,常规用药是以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药物为主。
血栓通主要成分在于三七主根,其富含皂苷Rg1,其能够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实现血管的扩张,直接或间接的促使氧自由基有效清除,改善组织循环以及纠正缺血缺氧症状的同时实现整个循环的优化[6]。并且血栓通还可以有效的提升纤溶酶的活性,促使血粘度有效下降,预防微血栓的形成,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减少白细胞和血管呢皮细胞的黏附反应,从而实现症状的缓解。
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的血脂调节药物,同时也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促使机体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以及分泌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血脂水平的控制。另外,该药物还能调整血压,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突出,可以更好地降低合并高血脂时的临床风险,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7]。近些年有许多研究发现,他汀类调脂药物不仅可以实现调脂的作用,还可以实现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调控实现粥样硬化病变的减缓控制。有研究显示,借助阿托伐他汀可以促使颈动脉的IMT有效变薄,同时降低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可以借助抗炎、抗氧化以及调脂等作用的发挥实现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的保护,适当的延缓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8]。另外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主动脉收缩质量,具备选择性较高、作用时间长以及起效速度快等优势,对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选择性较高,可以有效地预防钙离子渗透问题,解决血管平滑肌痉挛症状,促使血液流动效率加快,从而实现血压降低的疗效。他汀类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并不强烈,其主要是以肌肉损伤、肝毒性为主,但是在临床中用药剂量合理的情况下并不会引发不良反应,所以用药安全性较高。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组而言有明显数据优势,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结果充分证明借助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可以作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常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