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52例胸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2019-12-11杜开亮汪建中
杜开亮,汪建中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 132011)
胸外科手术创伤不仅对患者凝血功能系统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加上切口疼痛、术后制动等因素,促使患者回流缓慢及血流淤滞现象,甚至出现并发症,尤其是下肢静脉血栓是作为术后常见并发症,可占胸外科肺癌术后总发生率的5.2%左右,若早期得不到有效的安全性高、手术创伤性,加速预后恢复的手术方案,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临床通常采用开胸肺癌根治术来作为治疗手段,
但因手术创伤大,术中出血多及预后并发症多等现象,效果不甚理想[1]。因此,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及医院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为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提高手术效果,该文对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腹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究,具体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该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共52例纳入该次研究,依据此次手术方式分配成参照组(n=26)、实验组(n=26),其中参照组男性患者 15 例,女性患者 11例,年龄 50~75岁,平均年龄(59.50±3.0)岁;实验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55~78 岁,平均年龄(58.50±3.0)岁;纳入标准:均经临床相关检查明确后,符合非小细胞癌的诊断标准及手术指征者;排除标准:精神异常疾病、手术禁忌、近期有过手术史及不配合手术者。各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手术方法
1.2.1 参照组 实行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1)协助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后,全身麻醉后,于患者第5~6肋间作25 cm切口,切除肺叶病灶。(2)接扫淋巴结,采用大量生理盐水将胸腔进行交替冲洗,止血,放置胸腔引流管,缝合切口,手术完毕[2]。
1.2.2 实验组 实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1)嘱患者采取健侧卧位,予以双腔气管插管及全身麻醉后,于患侧腋中线第6~8肋间作1.5 cm切口,置入套管针,并沿30°方向将胸腔镜置于腋前线第3~4肋间作4 cm切口为操作孔,沿着锯肌纤维方向钝性分离,再结合胸腔镜引导通过操作孔切除肺叶病灶,清扫淋巴结。(2)检查无误,确诊止血后,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缝合切口[3]。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率HR、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吸气容积FEVI)心功能指标水平及术后第1天、第3天(PLT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FTT、纤维蛋白原FTB、D-二聚体)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以百分比为计数资料,χ2检验,(±s)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情况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对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对(±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比对(±s)
组别HR(次/min)术前 术后MVV(%)术前 术后实验组(n=26)参照组(n=26)t值P值69.34±12.15 71.28±12.40 0.759>0.05 82.43±12.58 94.51±16.21 4.215<0.05 FEVI(L)术前 术后67.42±1.49 67.54±1.59 0.635>0.05 74.55±1.87 62.52±1.69 4.015<0.05 1.92±0.41 1.97±0.42 0.893>0.05 1.68±0.41 1.42±0.11 4.563<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对(±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阶段凝血功能指标水平比对(±s)
组别实验组(n=26)参照组(n=26)t值P值PLT(×109)术后1 d 术后3 d PT(s)术后1 d 术后3 d AFTT(s)术后1 d 术后3 d 125.6±62.4 136.7±56.9 4.235<0.05 131.5±62.4 130.5±60.8 3.152<0.05 10.3±1.7 10.4±1.5 2.265<0.05 10.8±2.9 10.2±2.1 3.625<0.05 FTB(g/L)术后1 d 术后3 d D-二聚体(μg/L)术后1 d 术后3 d 26.6±3.2 29.5±3.1 3、4.528<0.05 22.1±3.0 26.5±2.6 6.362<0.05 5.6±1.2 5.4±0.6 2.052<0.05 6.6±0.7 5.4±0.6 3.012<0.05 622.8±213.9 600.4±156.7 7.628<0.05 599.7±199.8 455.7±186.6 5.325<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疗水平的不断进展与完善,微创技术也随之成熟与提高,针对肺癌治疗方面也得到了众多的研究与进展,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已越来越被临床广泛使用,且作为了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4]。经有关研究表明,采取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开胸手术,深受众多临床医生及患者选择上的青睐与认可[5]。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因存在局限性,不但手术对患者创伤性较大,预后极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6]。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是作为临床上新型微创技术,亦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该技术需对手术医生要求具备熟练的胸外科知识及丰富的腔镜操作经验,具有全程在可视下进行,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等优势,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老年患者预后康复[7-8]。
该次研究阐明了实验组患者术后HR、MVV、FEVI心功能指标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较参照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实验组患者术后第 1、3 天 PLT、PT、AFTT、FTB、D-二聚体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与参照组对比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黄莹,王春梅,张毅[9]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基本吻合。由此说明,由此看出,实施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组织及胸廓组织的创伤,不仅为患者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相对较好的心肺功能,同时还能够对预后心肺功能的恢复产生促进作用。与此同时,采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血液的高凝血状态,减少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传统手术技术而言,临床胸外科肿瘤手术患者选择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