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以及排尿方式的影响
2019-12-11高正文
高正文
(青岛城阳古镇正骨医院麻醉科,山东青岛 266107)
现如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逐渐引入到临床上且获得广泛应用,麻醉科提高了对局部神经阻滞麻烦方式的应用率,引起可以将伤害性信号的传入有效阻断,致力于机体对疼痛应激反应的有效减轻与术后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减少,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下肢骨科手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麻醉方式主要是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为主,但是很难取得理想的麻醉效果,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基于此需要更加合理的选择麻醉方式[1]。现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280例患者进行研究,就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于术后镇痛、排尿的影响而专门进行分组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90例、女90例。分组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140例中年龄 16~71 岁,平均年龄(60.8±0.2)岁;对照组140 例中年龄 17~70,平均年龄(60.6±0.5)岁。手术类型: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开展下肢骨科手术治疗,具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知情并自愿加入研究;将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外周神经病变和对阿片类药物过敏患者排除。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术后,全部患者开展全面麻醉护理干预,镇痛时使用自控镇痛泵,关于镇痛泵的具体使用与注意事项需由责任护士认真仔细地向每位患者介绍;进入手术室后均开展常规监测,如吸氧、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血压等[2]。
对照组:全身麻醉。常规诱导药物包括0.04 mg/kg咪达唑仑、2.0 mg/kg丙泊酚、0.2 mg/kg的顺苯阿曲库铵,并持续泵注丙泊酚,待麻醉见效且效果维持后需进行镇痛处理,可以采用芬太尼。
观察组:小剂量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前半小时肌肉注射0.5 mg阿托品;入室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如心率、血压等,经鼻导管进行2~3 L/min的持续吸氧,将静脉通路开放,快速液体扩容并使用3~5 mL/kg复方醋酸钠溶液,加入5~10 mL/kg的10%葡萄糖,腰麻体位患侧向下,硬膜外穿刺L2-3或L3-4椎间隙,确认成功后经硬膜外穿针针内腔使用腰麻针来穿刺蛛网膜下腔,成功后将针芯抽搐,流出脑脊液后按照患者体重注入1.2~2.0 mL腰麻药,硬外导管留置3 cm,待患者平卧后使用针刺法对腰麻阻滞范围进行科学的测定,若麻醉平面不足则需要从硬外导管即刻注入3~8 mL1.5%利多卡因,全部患者不使用任何的镇痛镇静药物,手术完成后开展硬外自控镇痛[3]。
1.3 观察指标
患者回到病房后,由专业人员对其其疼痛程度进行科学的评估,采用NRS(数字疼痛评分法),即使用数字计量评测法来计算疼痛幅度或强度,数字范围为0~10。 0分无痛、10分最痛,让患者从 0~10分中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数字来代表主观疼痛程度[4]。认真做好观察、评估、记录工作,便于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将疼痛评分量表张贴在每个病房中,关于疼痛评估尺需每位护士配备一把。若回室6~8 h内患者主诉存在明显尿意,则表示膀胱已经充盈,在物理刺激无效的情况下需留置导尿,如热敷、听流水声和腹部按摩等[5]。
在患者静息状态下记录术区NRS评分,即T1(2 h)、T2(4 h)、T3(8 h)、T4(12 h)、T5(24 h)、T6(48 h),并统计患者的排尿方式。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统计均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镇痛效果
在T1、T2、T3、T4时间点, 观察组的 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5与T6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的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NRS评分的对比(±s)
时间 观察组(n=140)对照组(n=140)t值 P值T1 T2 T3 T4 T5 T6 1.5±0.6 1.6±0.6 1.8±0.6 1.6±0.5 1.3±0.5 1.2±0.4 3.2±1.3 2.8±1.0 2.5±0.9 2.0±1.0 1.5±0.6 1.3±0.4 2.151 7.998 6.239 16.339 0.645 0.665<0.05<0.05<0.05<0.05>0.05>0.05
2.2 排尿方式
观察组自行排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下表 2。
表2 两组患者排尿方式的对比[n(%)]
3 讨论
在骨科手术中患者自控镇痛多使用静脉或硬膜外麻醉,只需要很少的药量便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满足患者对于个体化镇痛的需求。在该次研究中,相比较于全身麻醉的对照组,观察组经小剂量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后术后NRS评分在术后2~12 h内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主要是因为罗哌卡因在麻醉与镇痛神经阻滞中比较常用,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心血管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此可以延长阻滞时程。然而阿片类药物作用时间较短,由此会加快痛觉过敏情况且比较明显;再加上半衰期超短,会直接诱发快速耐受[6]。
研究中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的因素主要在于如何对镇痛泵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基于此,需要定期组织护士、患者、家属积极地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在管理中发挥护患双方的力量,做好巡视工作,确保能够及时发现相关并发症并立即向医生汇报;做好交接班工作,对镇痛泵能否正常输注、数据是否正确设置以及药液剩余剂量等进行仔细的检查[7]。
全身麻醉的优点在于可为手术提供充足的氧气,稳定循环状态,但是类似于气管插管、拔管等操作不利于保持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对照组因采用静脉镇痛泵,需对穿刺点红肿、过敏或针尖脱落等异常情况进行密切监测[8]。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老年患儿而言术后因镇痛的实施会极大地减少应激反应,且预防术后并发症。静脉镇痛见效快、效果好且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而外周神经阻滞有利于延长患者术后运动恢复时间,早期运动锻炼不适合开展,为此患者到病房后为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和预防静脉血栓等,可适当地按摩下肢肌肉或进行被动运动;针对下肢静脉血管神经损伤患者,需制定科学的镇痛方法,神经阻滞麻醉不宜进行[9]。
观察组留置导尿率低、自行排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留置尿管率高的原因与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强烈抑制有关,由此会降低神经反射,导致收缩力减弱(腹肌与膈肌等),对生理性排尿功能产生不小的影响,进而导致尿潴留的出现。因此,对于全麻患者术后需夹闭静脉镇痛泵,首次排尿后再将其打开。
综上所述,小剂量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在下肢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帮助患者自行排尿,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