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全切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12-11许利楠
许利楠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妇科,河南洛阳 471000)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液流速减缓、在血管内凝结,形成血栓[1]。此病多高发于行手术治疗或重病卧床患者,主要由于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或脊髓麻醉,会导致静脉扩张,使静脉血液流速减缓,且长期卧床缺乏运动,也会导致血液流速减缓,加速血液凝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2]。出现此并发症患者下肢会呈现水肿、静脉曲张、色素沉着等症状,随病情加重会出现瘀滞性溃疡,诱发致残。更有严重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随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3]。为此,对于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临床护理做好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有重要意义。为探寻到更好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该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160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患者采用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并对护理结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仅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方法,此护理方法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现将本次研究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入该院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160例,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80例,年龄在33~66 岁之间,平均年龄(47.43±3.19)岁,观察组患者80 例,年龄在 32~67 岁之间,平均年龄(47.26±3.72)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未发现其他脏器病变,且该次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基本健康知识宣传,并由患者家属进行早期按摩和下肢活动,病情好转后鼓励患者自行活动。
1.2.2 观察组 采用常规护理结合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法,具体护理方法为:(1)建立专业按摩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均为经验丰富且经岗前按摩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入组,掌握按摩手法、要领,并能结合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相应的运动指导,从而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2)制定合理按摩时间。在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后,护理人员进行第初次双下肢按摩,按摩1次即可。之后按摩频率为2次/d,分上、下午进行。连续按摩7 d为护理周期。(3)按摩前准备。初次按摩,护理人员对患者双下肢进行小幅度被动活动,并根据患者具体按摩感受进行体位,选择患者舒适的体位进行按摩。同时在患者足跟下垫棉垫,与床面呈25°~30°夹角,使小腿呈悬空状态。按摩前需对按摩师双手及患者双下肢进行清洁。(4)按摩方法。将婴儿润肤油涂抹于患者双下肢,在按摩时起到润滑作用。从患者足部开始按摩,缓慢向上轻度按揉,每侧下肢按摩5 min。之后抓捏按摩腓肠肌、肱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此按摩操作有利于下肢肌肉泵功能得以维护保持。抓捏按摩过程中询问患者感受,力度以患者接受为宜。每次抓捏5 s,之后放松,每隔5 s抓捏一次。
1.3 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发生率越低说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干预后,对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采用早期双下肢按摩的观察组,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发生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数据表明,采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具有一定优越性。
表1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在子宫全切术治疗中,需采取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此操作会使患者静脉血管扩张,使静脉血液流速减缓。同时麻醉还会对腿部肌肉起到麻痹作用,使腿部肌肉在术中及术后出现收缩功能丧失或减弱的情况,肌肉处于松弛状态,无法有效促进静脉血液流速,使静脉血液处于瘀滞状态,一出现血液凝结,而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4]。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有3个即:静脉血流减缓、血液高度凝结和静脉壁损伤[5],而前两者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高危因素,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恰好占据以上两个危险因素,为此对行手术患者需格外注意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此外,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手术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还会引发其他更严重并发症,如下肢深静脉血栓随血液循环可引起肺栓塞,会导致患者死亡,或诱发其他器官栓塞、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6],为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行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患者会出现下肢肿胀、疼痛、下肢静脉曲张等,严重者瘀滞处会诱发溃疡,而进一步加重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和延长住院时间。在以往的术后护理中,多以常规按摩和知识宣传为主,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中虽有效果但并不理想。为寻找到更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该院将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应用到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根据手术之后后患者下肢静脉血管和下肢肌肉状态,在术后立即开展按摩护理,以减缓麻醉状态下静脉血液流速减缓和肌肉松弛状态引发的血液凝结,通过适度按摩起到活血、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之后每天对患者进行按摩2次,按摩一周。之后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相应活动康复训练,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正确活动方法,并鼓励患者自行活动,通过有效运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在该次研究中,采用早期双下肢按摩进行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仅1例,发病率为1.25%,而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的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为6.25%,此项研究数据充分说明,在子宫全切术的术后护理中,采用双下肢按摩护理方法在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此研究结果与谢惠英[4]研究结果相同。
综上所述,在子宫全切术患者治疗中,由于手术操作方法会加重静脉血管扩张和下肢肌肉松弛,且术后患者需卧床休息,这些特殊因素均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出现高凝,而极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该院采取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经专业护理医师的按摩护理,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不仅使患者免受肺栓塞、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等诸多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发生,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促进患者临床康复。为此,在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采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色有非常好的预防作用,对患者危险病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