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太冲穴配合艾灸足底涌泉穴治疗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5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12-11陈雪莹牛茜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太冲涌泉穴艾灸

陈雪莹,牛茜茜

(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脑病一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2.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脑病七科,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高血压是目前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且在人们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不断改变的情况下,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仍在逐渐增多。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特点就是体循环动脉压水平出现明显增高,且随着患者病程进展,容易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比如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脑血管疾病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死亡。在高血压患者的中医治疗当中,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十分常见,这类患者多为阳虚体质,且大多居住在南方地区[1]。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会不断加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等都会受到不利影响。该院以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为研究段,针对此类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类型治疗方式,现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如下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内科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当中择取100例上热下寒型高血压对象作为研究样本,此次研究的内容符合临床伦理委员会要求,且征得患者个人同意。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符合WHO诊断标准、符合中医上热下寒证、个人资料完整、自愿入组。将如下患者排除:精神功能障碍对象、其他证型高血压患者、恶性肿瘤、认知功能障碍、该研究治疗方法不耐受、中途退出研究、个人资料不全对象、无法配合研究进行。将入组对象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象。对照组男性为27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38~71岁,病程为1~17年;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0~72岁,病程1~18年,两组对象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患者每日服用1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每次服用1片,剂量为5 mg,患者需接受2周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接受太冲穴针刺与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医生在患者的太冲穴进行施针,快速进针后选择捻转手法,施针得气之后留针30 min,患者每隔一日接受1次治疗,共治疗2周。患者同时接受艾灸足底涌泉穴治疗,医生对患者涌泉穴进行定位,选择干燥的艾灸条,之后让患者仰卧,将艾灸条点燃,对涌泉穴进行温和灸处理。患者每日接受2次艾灸治疗,每次时间为15~20 min,治疗周期同样为2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与收缩压情况。此外,对两组对象的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价,选择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患者打分<60分表示不满意,61~85分为较为满意,>85分为十分满意,总满意度为较为满意+十分满意。

1.4 统计方法

研究中的数据需利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数资料[n(%)]接受 χ2检验,计量资料(±s)利用t值处理。若对比后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血压水平

从表1中所显示数据可知,双方对象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出现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分析[(±s),mmHg]

表1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变化分析[(±s),mmHg]

组别 舒张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收缩压(mmHg)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94.5±5.4 94.7±5.5 0.183 0.855 90.1±2.3 81.2±1.3 23.820 0.000 161.3±3.7 161.5±3.8 0.267 0.790 142.9±1.8 130.1±1.1 42.906 0.000

2.2 患者满意度

结合表2中的具体数据可看出,观察组对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进行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满意度观察比较[n(%)]

3 讨论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显著提高,但是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也较多,再加上老龄化社会现象较为严重,这就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动脉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改变,这就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概率较高,这也是导致很多患者死亡的关键因素[2]。

在西医治疗当中,认为高血压患者的发病与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中枢神经功能失调、身体内钠离子的转运出现障碍等存在直接联系,所以西医治疗高血压多选择常规药物。在中医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被归入“眩晕”等范畴当中,患者病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主要是患者阳盛阴虚、精气虚衰,外因则多与患者的个人情志相关,且与饮食、劳倦内伤相关[3]。中医认为,高血压患者的病机主要是火、风、痰、虚等引发的身体脏腑阴阳失衡,且气机升降出现障碍,体内痰瘀互结等,诱发高血压[4]。在中医高血压患者的证型中,上热下寒型高血压十分常见,这类患者的治疗需要医生确切掌握上热下寒病症的相关内容,并且为患者选择补阳调阴等方案[5]。

该院针对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选择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入太冲穴针刺与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患者接受太冲穴针刺治疗后,其血管内皮的功能状态会得到显著改善,且血管NO水平会得到明显提高,血管紧张素的浓度则会出现下降,进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效果,且患者接受太冲穴针刺后,穴位得到刺激的同时,身体循环功能也会得到较好改善,进而起到降压的功效。而患者的涌泉穴这是少阴肾经的首要穴位,且在身体的腧穴当中位于最下端,功效主降。患者接受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后,身体内的气血会被引导至下方部位,可以达到固元补肾的效果,且达到控制阳气上亢的目的,实现降低血压水平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可以对患者血管的弹性、结构以及收缩功能等进行较为明显的改善,进而达到控制血压水平的治疗目的。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在同时接受太冲穴针刺与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后,两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较好的协同功效,并且增强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避免患者接受单一方法治疗后出现的效果不佳情况[6]。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方案进行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同时接受中医针刺与艾灸治疗的患者,其血压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也会较高,比单纯接受西药治疗的患者效果更好。从此次研究的结果可明显看出,两种中医方案对于此类患者而言优势十分明显。

4 结语

针对上热下寒型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在患者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太冲穴针刺与足底涌泉穴艾灸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血压水平会得到较好控制,且治疗满意度也会较高。

猜你喜欢

太冲涌泉穴艾灸
Effect of intradermal needle at five-zang Back-Shu points on treatment of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夏天怎么做艾灸
春季护肝 按摩太冲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常按涌泉穴等于补肾
药敷涌泉穴
治病毒性感冒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针刺太冲太溪太自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