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12-11刘晓英
刘晓英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太原 030031)
0 引言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形式促进了乡村的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更为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脱贫计划提供了重要途径[1-3]。近几年,乡村旅游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群体越来越多元化,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各地均已把乡村旅游建设纳入规划重点,并依托当地独特资源开发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类型,从最初的简单农事采摘,到如今的农业生态园、科技示范园和休闲农场等多种类型[4-7]。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就业率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8-9]。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地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2010年至今,全国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的评选活动,各省均有不同数量的乡村旅游地入选,各省也开展了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活动,乡村旅游示范点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10-11]。
乡村休闲旅游地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目前对乡村旅游地的空间研究备受学者关注,其中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是研究重点[12-13]。邰鹏飞等[14]对山东省307个乡村旅游示范单元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单元空间分布呈集聚性特征,其中热点区域包括鲁东半岛,鲁中山区,鲁西、鲁北平原三大空间,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和客源因素、交通区位等文因素是导致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提出山东省乡村旅游发展建议。王新越等[15]选取山东省具有代表性的104处乡村休闲旅游地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空间分布趋于集聚,空间结构属于凝聚型,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集聚程度高,休闲观光类和农业科技类数量多、布局分散。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并无关于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章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通过研究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旨在为山西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山西省目前保留有中国70%的地面古建筑,是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之称。山西省地貌多样,气候适中,自然美景和历史文明构成了山西省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有名山大川、溶洞怪石和珍惜生物等景观,更有盐池和火山群等独特景观,旅游资源丰度位居全国前列。山西历史悠久,人文旅游资源更是丰富多样,有宫观寺院、石窟造像、彩塑壁画等文化遗产,也有大同、平遥和祁县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太谷、临汾、朔州等地保存有大量明清时代的民居建筑物,晋南、晋中、忻州地区民间传统的岁时风俗、婚丧嫁娶、礼仪风俗、民间工艺和农业生产、文化娱乐活动等典型北方民俗文化保留完整。对山西省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保护是促进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基础[16]。
由于产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山西省逐渐从资源依赖型向生态保护型转变。近年来,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已有224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点),以及9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9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省休闲农业企业及各类经营主体近万家,打造了一批精品景点和精品路线。2016年山西省旅游收入近200亿元,旅游人次2 300多万,提供就业岗位20余万,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在全省农业转型和脱贫攻坚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7]。因山西省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区位条件,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近几年更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但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山西省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面临着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等诸多困难和问题。该文以山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对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1.2 数据来源
该文研究数据源自(1)国家农业部和旅游局公布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结果,以及山西省农业厅和旅游局公布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评选结果,数据截止2016年,国家级和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分别有17个和196个。(2)经济和人口数据参考《山西省统计年鉴2017》。
2 研究方法
运用GIS10.2操作工具将休闲旅游地以点状要素在山西省地图上进行标注,运用最临近点指数对其空间分布类型进行判别,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对其分布均衡程度和地理联系程度进行考量,利用GIS10.2的Density工具生成核密度图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指向,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的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
2.1 最临近点指数
最临近点指数用于反应和判别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距离的相互临近程度。计算公式为:
(1)
式(1)中,R为最临近点指数,r表示每个乡村休闲旅游地与最近点之间距离的平均值,D表示休闲旅游地总数。一般有均匀型、随机型、集聚型,最临近距离依次递减。若最临近点指数R=1时点状要素分布为随机型,当R>1时点状要素分布趋于均匀分布; 当R<1时,趋于集聚分布;R=0则表示完全集中。
2.2 地理集中指数
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对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可反映乡村休闲旅游地的集聚情况。公式为:
(2)
式(2)中,G表示地理集中指数;k为地区总数,Xi为第i个区域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分布数量;T为乡村休闲旅游地总数。G值越大,表示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越集中。
2.3 地理联系率
地理联系率是反映某要素在地理分布上联系情况的指标,公式为:
(3)
式(3)中,V为地理联系率,n为区域总数,Xi为第一要素占全省同类要素的百分比,Yi为第二要素占全省同类要素的百分比。V较大,表明两要素的地理联系率较高;V值较小,表明两要素地理联系不太密切,以V1和V2分别表示的经济——地理联系率和人口——地理联系率。
2.4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工具可用于计算要素在其周围空间分布的热点,地理事件在空间的任意位置发生概率不同,点的密集程度可反映某一事件的发生概率。利用GIS10.2中的Density工具生成的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核密度图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其在不同区域的开发情况和对周边的影响程度。
表1 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分类体系
主类亚类数量(个)比例(%)A特色村镇类A1历史文化名村名镇2310A2现代农业示范村镇84B农事体验类B1生态园区3215B2采摘园2512C农业科技类C1科技示范园3516C2休闲农场188D乡村观光类D1自然风景区199D2度假区127D3农业观光园区2612E乡村文化类E1农业文化园(社)94E2风俗体验区63
3 结果与分析
3.1 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分类
通过参考黄震方等[16]的相关研究,并结合山西省乡村旅游的规模以及发展定位和发展现状,对其乡村休闲旅游示范点进行系统分类,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主类包括特色村镇类、农事体验类和农业科技类等5个类别,对其主要类型进行划分,共包括11个主要类型。在主类中乡村观光类合计所占比重最大,为28%,说明山西省乡村旅游主要以自然风光和农业相结合为主要开发模式。其次为农事体验类,占27%,科技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科技活动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在亚类中,科技示范园所占比重最大,科技为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提供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生态园区、农业观光园和采摘园所占比重也较大,在乡村旅游产业日渐完善的背景下,生态观光农业逐渐成为乡村旅游的典型模式。
3.2 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
根据山西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分布数据,利用GIS10.2将其以点状要素在山西省地图上进行标注,通过地理配准与可视化表达得出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通过GIS10.2的空间统计工具计算平均最临近距离,得出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最临近指数R=0.251 6,由此看出,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整体趋于集聚分布。根据计算地理集中指数得出G=23.15,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集中分布于各市,即可得出每个地级市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分布值G1=19.36,因为G>G1,表明山西省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各地级市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的特点。计算地理联系率得出V1和V2的值分别为99.617和99.734,反映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与经济规模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较高。利用GIS10.2中的Density工具生成的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核密度如图2所示,通过核密度可进一步分析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集聚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包括以太原和晋中为主的中部密集区和以临汾、运城、晋城为主的南部密集区,且都以地级市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大多数示范点分布于城郊地区,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是乡村旅游开发和集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
图1 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 图2 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核密度
3.3 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3.3.1 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是决定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决定因素,以山西省2017年的人均GDP作为参考数据,将山西省划分为经济高度发达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区和一般经济区和欠发达区5个区域,结果如图3所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素质和消费水平,由此影响休闲旅游地开发水平。其中太原和朔州处于第一层次,人均收入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善,农业科技类、农事体验类和特色村镇类多分布于此。晋城、阳泉、长治、晋中和大同处于第二层次,该区域第二产业较发达,依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该区域优秀的文化背景为基础,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园和生态园区等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类型。运城、临汾、吕梁和忻州处于第三层次,该区域自然风光和农业生产景观较多,休闲观光类和农事体验类多分布于此。从乡村休闲旅游地的分布来看,乡村旅游应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3.3.2 人口密度
乡村休闲旅游对客源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人口密度是一个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参考第六次人口普查对山西省人口密度的统计,将山西省划分为人口高密集区、密集区、中等密集区和非密集区4个区域,结果如图4所示。人口分布情况决定了客源市场的大小,影响乡村休闲旅游地在空间的分布距离,其中太原处于第一层次,属人口密集区,运城、阳泉、长治、晋城、大同和临汾处于第二城市,属于中度密集区,吕梁、晋中、朔州和忻州处于第三层次,属于非密集区。农事体验类和农业科技类旅游点需要以发达的农业生产为基础,因此在人口密集区和非密集区形成马鞍状分布特征。特色村镇类和乡村文化类是基于人文资源进行开发的旅游形式,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区,但是现阶段的开发环境仍需完善,增加客源辐射面积,提高旅游服务设施水平是延长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关键。
图3 山西省人均GDP分布 图4 山西省人口密度分布
3.3.3 其他影响因素
影响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的的因素除了经济和人口外,还包括资源禀赋、区位因素、社会因素等诸多因素。其中,资源禀赋优势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各地资源禀赋差异形成了旅游地各不相同的吸引力。而区位条件对旅游地集聚效应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由山西旅游统计年鉴历年数据得出,山西省区域产业集中度较高,旅游产业的总收入以经济较为发达,交通便利的太原、大同为主,其次是晋中、运城、忻州、临汾地区。宜达性和可参与性是形成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集聚的重要条件,因此,乡村文化和特色村镇类和农事体验等休闲景观主要分布于交通干道节点处,其中特色村镇类对交通环境要求更高。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客源条件,消费水平,人口素质和政策因素等,旅游需求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都市,因而发展乡村旅游集群,必须依托重要的客源市场。这一系列特征从根本上影响山西省休闲旅游地的集聚进程和形态演化。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通过对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 (1)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空间分布呈集聚分布的特点,且与经济规模和人口密度在空间上的均衡、配合程度较高。(2)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包括以太原和晋中为主的中部密集区和以临汾、运城、晋城为主的南部密集区,且都以地级市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大多数示范点分布于城郊地区。(3)经济发展、人口密度、资源禀赋、区位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影响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农业科技类、农事体验类和特色村镇类多分布于经济和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
4.2 讨论
山西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从开发环境到政策支持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山西省在近几年产业调整过程中,逐渐从资源依赖型转变为环境友好型,而乡村旅游的发展及完善是促进山西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通过对山西省乡村休闲旅游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山西省各市依托自身产业特色开发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类型,且力度空前,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在全国处于前列,但乡村旅游各类型在空间的分布缺乏有效的衔接且受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的影响较大。山西省经济发展曾长期过度依赖资源,致使生态结构脆弱,提高山西省乡村旅游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深度剖析产业优势和劣势,整合产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对山西省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由于乡村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众多,该文在归类上存在不足,今后的休闲农业旅游形态多样化研究应成为研究重点。
乡村旅游类型多样,开发灵活,山西省应充分利用本省优秀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乡村休闲旅游的多种形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山西省的乡村休闲旅游应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首先应把握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系统规划,从资源开发到旅游产品制定,都应从该省实际情况出发,使农业和服务业相结合,融入科技要素,并能从区位要素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使不同区域间的不同乡村旅游类型实现有效衔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次,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扶贫等政策,实现全省的乡村旅游产业向规模化和系统化发展,重点要突破第二产业的发展限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服务,使乡村的交通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真正地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扶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