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重 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2019-12-11徐书贤
文/本刊记者 徐书贤
大连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勠力同心,横向整合资源,探索机制创新,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医疗质量与安全到医疗支持保障体系,以惠及百姓为初心,践行医改精神,从未有过一刻停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管理团队
获奖理由
与共和国同龄,在时光迭代中猝火成钢。
他们怀非凡爱,做平凡事,遍踏雪域和海岛。
外科优先、内科精品、基础强势,他们孜孜以求,只为守护一方健康。
近年来,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大连市中心医院”)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院管理”为主线,以“内涵建设提升年”为载体,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同时医院以学科转型发展为导向,以“抓质量、抓服务、抓作风、抓感受”活动为主线,定位民生,以人民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向着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医院努力迈进。
同时,大连市中心医院领导班子勠力同心,横向整合资源,探索机制创新,从学科建设到人才培养,从医疗质量与安全到医疗支持保障体系,以惠及百姓为初心,践行医改精神,从未有过一刻停歇。
准确定位民生 加速学科建设
提高临床技术的质和量是医院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学科建设的重要保证,也是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临床新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要,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大连市中心医院主管学科建设的副院长林海龙如此表示。
2019年,大连市中心医院以学科转型升级为导向,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要和医院发展定位相符,我们医院作为大连市重要的临床诊治中心,发展方向是朝着拥有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的一流诊治技术的复杂疑难病危重病诊治中心、危重病抢救与创伤诊治中心、突发事件的抢救治疗中心、高危孕产妇治疗中心等重大高危疑难疾病治疗中心的方向发展。另外,作为市属的最大综合性医院,我们还必须体现政府意志,以完成政府指令性医疗任务、确保民生健康发展的技术方向和建设要求为主攻目标”。因此,大连市中心医院的技术发展理念是确保大部分学科,尤其是传统优势学科保持高水平技术发展。“因为我们医院的定位是以临床技术为重点,所以我们对学科建设的要求首先且主要是以临床技术发展为导向,以临床技术发展为导向去选拔人、应用人、培养人。”
林海龙认为,技术管理应该注重内外科客观规律,强化内外科特色。抓住学科根本内涵和本质特征进行临床技术的发展。外科属医院标杆,要强化其临床技术,持续向前拓展。内科必须以开展微创介入和复杂疑难、危重病诊治为主。随着内科微创技术的持续发展,原有的外科治疗领域会受到影响,此时往往会出现外科内科化、外科向内科领域收缩的现象。须禁止或通过经济杠杆等形式限制这种现象发生,以保证外科技术的持续进步与高水平发展。
同时,为保证学科技术水平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每个学科应对该学科国内外年度内现已开展、即将开展、在研的临床技术作全面的比对与评估,设专门的技术跟踪人员,每年以汇报等形式对本院技术进行规范性的摸底,评估本医院的临床技术,在技术种类、技术高度、单技术应用的规模与质量等方面的缺陷,据此进行总体技术规划——以技术为核心与导向进行人、财、物的配备。
此外,“提高中心医院的临床技术需要不断完善临床学科的综合学科管理能力与控制体系。无论是大科室还是小学科,要深入贯彻亚专科理念;提高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监管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促进现代医疗技术更优质高效地应用于临床。”他说。
在科研方面,大连市中心医院以临床技术应用为核心,以应用型临床研究为主——以技术改良、完善与创新为重点方向,少数学科开展高质量的基础研究。
在人才培育方面,大连市中心医院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实施人才队伍建设5433计划,围绕5个重要阶段、4个关键层次、3个主要领域、3个核心环节,建立了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有效的人才机制,以保证育得出、引得进、用得好。“不仅培育有理念,更培育德才兼备、拥有高水平技术能力或者技术潜质的学科带头人,同时将拥有人品及人格魅力、拥有技术潜质的年轻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让所有年轻人都有展现机会,保证我院每一粒‘金子’都能够发光。个人认为,至今我们医院没有委屈过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林海龙说。
“一般说来,医院打造优势学科一是看传统,二是看学科带头人的能力”。他认为,除学科带头人的个人素质与能力对学科发展有重要影响外,如何提高学科带头人和科内人员对学科技术拓展的热情是提高学科技术水平的重要核心。为实现这一目标,他建议在管理临床技术时,通过经济方式,也就是将绩效与临床技术直接挂钩,将技术分为主流关键技术、实用特色规模技术、领先技术、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诊疗技术等,赋予不同的绩效,可有效促进学科技术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绩效与技术挂钩,可有效避免各亚专科之间的不合理技术竞争,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他认为,“要强化学科内人才的有序竞争,没有压力的垄断将会导致学科停滞不前和萎缩。除及时引进、培养优秀人才外,必须从技术分工和绩效管理两方面入手避免单一技术垄断,鼓励有序竞争,确保优秀人才永远优秀,非优秀人员积极工作”。
齐菲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大连市中心医院-南院区
质量与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无论医疗质量,还是护理质量,我觉得这都是作为任何一个医疗机构亘古不变永恒的话题,因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是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安身立命的根本。我想首先就是全院上下必须得有一个意识,就是质量和安全的意识。”大连市中心医院主管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副院长齐志明对记者说。
据介绍,大连市中心医院成立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建立了三级质控体系。由医院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和计划,定期质控督查二级、一级质控层。各职能部门为二级质控层,履行部门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责。科室为一级质控层,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一级质控层检查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标准、流程的执行情况。三级质控体系定期进行质量培训,开展质控活动。
此外,大连市中心医院还建立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质量管理文件信息化,定期修订、完善系统文件。同时,建立医务、护理、感染、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综合管理六个质量与安全小组,每月对全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限期整改,持续改进。并组建10个持续质量改进小组,运用管理工具,针对“危机值报告”“床旁检验项目管理”“临床用血评价”等医院典型管理问题,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工作。医院还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工作。
“我想单纯建立规章制度还不行,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位,这个不仅包括我们平时的培训,还包括我们平时的督导、检查等,这是一条龙。”
医院成立医疗质量管理专门部门,即质量管理部。为更好地落实患者安全措施,加强医疗质量,创新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模式、创新督查考核办法,成立了多部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协调机制。重组质量检查小组,由质管部具体负责,下分医务管理(医务、药学、医保)、护理管理、感染管理、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综合管理六个方面,每月对临床科室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以医务管理组为例,为了加强病志管理,大连市中心医院严格落实18项医疗核心制度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制定百分制评分标准,将每一样检查内容结果量化,检查后由质控员将每个科室每个医生存在的问题汇总上报质量管理部。检查范围主要针对运行病历、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包括三级医师查房制、会诊制度、危急值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等)、依法执业、电子钥匙使用情况、病志完成及时性等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该院医务部定期组织专家深入临床科室监查点评科主任查房。2017年组织医疗质量检查16次,被检科室61个。医务部组织并参与全院多科会诊180余次,参与重大手术讨论40余次。
在护理管理方面,将护理核心制度融入理论试卷中,通过既往发生案例的分析,提高护士的临床综合分析能力,时时警示护士。操作中紧密围绕核心制度实施“护理安全专项督查”常态机制,对临床工作中的高危人群、重点环节做到时时监控、及时反馈、重点整改。医院质控管理井然有序,PDCA管理工具运用轻车熟路,全年质控检查12次。
此外,还对临床用药行为实时监管,促进用药安全。大连市中心医院通过开发信息系统的实时监测功能和加强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等措施,不断加强对临床用药的实时监督和指导,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给予干预。同时,加强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定新技术准入条件,明确新技术准入程序,对开展的新项目实行分级分类,按照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及安全性分为国家级、省级、院级,并针对新技术申报进度、执行情况监督管理。
“质量和安全的意识是反映我们医院文化最根本的事,就是每一个人必须重视,这是首要问题。”齐志明说。
据了解,大连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职责明确的三级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建立院、科、室三级管理,设立各重点科室及普通科室检查标准,责任到人,和科主任任期目标挂钩,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为院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院长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的第一负责人。委员会对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总负责,每年组织制定全院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计划,对各部门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委员会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定期发布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制定临床新技术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并组织实施;对医务人员进行医疗质量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等相关培训;定期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潜在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医务部等职能部门,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控制层,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统一指导下履行各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责。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为执行层,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科室质控员负责科室质控日常管理工作。小组主要负责落实各项医疗规章制度,规范诊疗活动,加强质量教育和培训,定期开展质控活动,查找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促进科室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三级组织各负其责、层层把关,构筑了全员参与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网络。
王凡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院长
构建良好的医疗支持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医用器械与装备的采购管理,大连市中心医院建立了较完善的决策认证机制。贯彻执行国家医用采购管理相关规定,按照法律法规制定医院医用采购制度,制定《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医疗设备采购制度》和《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疗设备购置论证管理制度》,组建医用耗材新品准入与医疗设备评审专家库。
据大连市中心医院主管医疗支持保障的副院长高政南介绍,在医用耗材的使用方面,大连市中心医院制定了《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用耗材使用前检查制度》。自2011年起开始对医用耗材进行信息化管理。2011年开始引入了可消毒供应器械追溯系统,即在手术器具上喷涂二维码,该器具在流转过程中由相关人员扫描二维码,即可看到看器械所在环节和状态,每个环节的具体责任人,基本实现全程追溯,手术器械丢失率大大降低。2017年开始探索医用耗材二级库管理。对全院近8000种医用耗材信息进行梳理分类,并赋予唯一物资号码,二级库终端通过确认出库可自行计费并减库存。2018年8月起,对1000余种高值耗材开始零库存管理,即通过将耗材的条码录入信息系统,对高值耗材进行扫码入库验收,扫码收费管理。耗材信息全部通过扫描二维码获知,对科学规范验收高值耗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医院器械使用方面,该院建立了《大连市中心医院医疗器械安全管理制度》和《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监管制度》,完善了医疗器械论证、评估、立项、申请、采购、签约、验收、安装、培训、建档、使用、维护、校准以及报废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每台仪器设专人保管。操作人员使用,必须遵守医疗设备使用制度;每台贵重医疗仪器,应设专人保管。操作人员使用,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精心使用,妥善保管,管理人员有权利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凡使用各种仪器的工作人员,应熟悉仪器的性能,切实掌握仪器使用技术,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超越仪器使用极限,不得随便改装成品仪器;使用规整仪器时,填写使用记录,以备查询与追溯;更换仪器保管人员时,应办好交接手续,科主任或负责人,监督交接清楚,双方签字以示负责。医疗仪器发生严重故障、损坏应由科负责人写出故障原因和损坏情况,报告主管部门处理。每台贵重精密仪器,进口或国产价值一万元以上的器械,建立维修保养使用记录,以便跟踪追溯。
此外,高政南表示,大连市中心医院对于贵重、高精尖设备的利用率达100%。为确保此类设备的利用率,该院建立了“大型医疗设备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针对医院贵重、高精尖设备医疗设备运用KPI指标及指标的科学计算方法,建立可量化的综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确保此类设备的利用率真实有效,实时监督、反馈设备的利用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障了设备的利用率,避免了利用率无人问、无人管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