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餐桌上的常见食材可能有毒
2019-12-11一小时爸爸微信公众号编辑丽叶设计庞婕
文/“一小时爸爸”微信公众号 编辑/ 丽叶 设计/庞婕
其实毒素会天然出现在很多蔬果中。在自然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是属于地位比较低的,但不代表它们就认命地被动物和其他敌人随便吃,为了抵御真菌、昆虫或者动物等敌人的攻击,植物进化出了不少毒素,这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种风险,还好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方法降低食物中毒的风险。
这些餐桌上常见的植物毒素,你了解吗?
很多食材都含有常见的植物毒素,有些我们比较熟悉,比如毒蘑菇、发芽的土豆、银杏白果、苦杏仁,但有些我们却未必了解,比如黄豆、蜂蜜等等。
植物血球凝集素
多种豆类都含有植物血球凝集素,其中以红腰豆的含量最高。吃了含有这种毒素的豆(一些未经烹煮或没有煮熟的豆),可于短时间内引发食物中毒,患者会有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不过,只要把豆浸透,并以沸水高温彻底烹煮,便可破坏这种有毒物质。罐头豆由于经过彻底的高温处理,无须再度烹煮便可安全食用。
苷生物碱
所有茄科植物(例如马铃薯)都产生苷生物碱毒素。新鲜马铃薯中苷生物碱毒素的含量一般很低,不会对人类造成不良影响。但是,在发芽、变绿、已损坏或腐烂的马铃薯中苷生物碱含量会大增,并会令马铃薯带苦味。这些毒素不易溶于水及对热相当稳定,烹煮过程不能破坏这种毒素。中毒的征状包括引致口腔有灼热感觉或严重胃痛、恶心及呕吐。
胰蛋白酶抑制剂
黄豆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剂,这是一种“妨碍人体吸收营养”的因子,它能抑制一些人体肠道中消化酶的活动,可妨碍人体从膳食中吸收营养素。
蜂蜜中的毒素
当然蜜蜂不是植物,但蜂蜜是采自植物,也可能是有毒植物的。假如某段时期的蜜源主要是有毒开花植物,或昆虫吸吮有毒植物后排出的蜜露,这段时期生产的蜂蜜便有可能积集了大量天然毒素。比如常见杜鹃花的梫木毒素,或者吡咯联啶生物碱,都是蜂蜜中比较“知名”的毒素。新西兰特产马桑树的羟基马桑毒素也有很强的毒素,因此,新西兰政府对蜂蜜中的这种毒素专门建立了限定值。
因此,除了我们之前提到的婴儿1岁前为了防止肉毒杆菌中毒而不应食用蜂蜜外,包括成人在内选择蜂蜜也要注意购买正规渠道的产品,确保蜂农会根据要求生产,避免蜂蜜中有超量的毒素。
氰苷
氰苷天然存在于2000多种植物中,其中不少品种是食用植物。不同的含氰苷食用植物所含的氰苷种类或有不同,例如竹笋含紫杉氰苷,木薯则含亚麻苦苷。氰苷本身可说是没有毒性的。不过,人类在进食了含氰苷的植物后,无毒的氰苷在肠道中会被水分解为有毒的氢氰酸。含氰苷植物的潜在毒性主要取决于其产生氢氰酸的能力。中毒征状可在数分钟内出现,包括喉道收窄、恶心、呕吐、头痛等,严重的个案可导致死亡。
菇类毒素
很多野生菇类含有多种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误食可能会对器官造成永久性伤害,甚至死亡。由于有毒和无毒的菇类外形相似,普通人不易鉴别,尤其是在喜欢吃菌菇的地区,误食菇类中毒的事例经常发生。民间流传观察菇类的颜色,或用银器测试等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绝对不能当作判断菇类毒性的标准。
此外,很多菇类毒素都是耐热的,烹煮或装罐都不能去除毒性。因此,预防菇类中毒的唯一方法是不要随便采食野菇。以香港为例,大约9成的野菇都是不能食用或有毒的。
含天然毒素食材的安全烹调方法
当然,这些植物毒素对健康的影响与浓度、摄取量及个人健康状况有关。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减少天然毒素中毒的风险:
1.切勿自行采摘及食用野生植物;
2.对儿童、老年人及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家人更加留意;
3.对于相关蔬果,更要避免食用未成熟、发芽、腐烂的产品;
4.最后就是烹调方法,对应可能含有的天然毒素的蔬果,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安全烹调方法来去除毒素,享受这些食材的美味和营养。
·四季豆、红腰豆、白腰豆(植物血球凝集素):把豆浸透,并以沸水高温彻底烹煮;切勿使用未经烹煮或没有煮熟的豆来配制沙律;豆类罐头经高温处理,可安全食用。
·黄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把豆浸透,并以沸水高温彻底烹煮。
·北杏、竹笋、木薯、亚麻籽、桃仁、李子仁、樱桃仁(氰苷):将植物去皮浸泡,切成小块,再用沸水彻底烹煮,可助有效地降低毒素;如果采用干燥加热,或用低水分的烹调方法,则只可小量进食。
·马铃薯(苷生物碱):避免购买或食用已发芽、发绿,或已损坏的马铃薯。
·银杏白果(4'-甲氧基吡哆醇):切忌生吃白果,应以沸水彻底煮熟;只可小量进食,特别是儿童。
·鲜黄花菜(秋水仙碱):晒干后的黄花菜(金针菜)可安全食用。
·椰菜、椰菜花、西兰花、芥菜、大头菜(致甲状腺肿物质):加热煮沸可降低毒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