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路在何方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域下的思考

2019-12-11包文运

书法赏评 2019年5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师范类书法

包文运

2017 年10 月26 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该办法是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认证理念而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监测体系,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各师范类专业推动内涵建设,聚焦学生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个认证体系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证、学生发展等8 个方面,进行递进式认证与监测,其中一级标准为基本要求,二级标准为合格要求,三级标准为卓越要求。

我国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起步较晚,发展现状不尽人意,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一级和二级标准尚存在一定差距,遑论三级认证标准。因此,有必要在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指导下,以专业认证为契机,以评促建,探索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一、高等书法教育现状研究综述

自1963 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率先试点开办书法本科专业以来,经过50 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截止2019 年全国招生书法学相关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有141 所。虽然和其他专业门类比较,书法学专业尚属新兴学科,但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50 多年来,高等书法教育研究成果斐然,仅《中国书法》杂志自创刊以来便先后刊登了上百篇有关高等书法教育研究的论文。除此之外,中国书法家协会历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中也不乏大量有关书法教育的研究论文。近年来,中国书法家协会与郑州大学共同举办了两次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更是将高等书法教育研究推向高潮,高等书法教育研究已经成为继书法文献研究之后的另一热门领域。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对关于高等书法教育面临现状的研究综述如下:

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对截止2014 年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近140 所高校进行调研,在大量数据的支撑下,总结出“当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推动基础及社会书法教育等方面,显现出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同时也认为我国高等书法教育存在诸如学科专业不明确、学科分布不科学;教学大纲不规范、培养方案不统一;招生考试内容庞杂、形式不规范;师资力量不平衡、因人设课;教学环境不合格,硬件有差别;教材不统一、教学方法不科学等亟需解决的问题。[1]

杨勇在《试论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中认为,当下高等书法教育存在招生随意性、生源质量不高、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待改进、师资水平有待提高、毕业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2]

山东艺术学院于明诠教授则认为,书法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知识传授加技法训练。他认为很多师范院校的书法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而轻实践、重临摹而轻创作、重古人而轻今人、重共性而轻个性等问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作意识的引导与培养。[3]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徐智本在《高等书法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中,认为当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书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严重、学科结构不合理、办学特色不明显,他建议应从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学校层面的创新探索共同加力,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以新的改革理念,统筹各方资源,统一人才培养大纲、推进书法学一级学科建设步伐、构建独立的书法学专业教师资格证认证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和国际交流,力争培养复合型书法人才。[4]

常征在《师范院校书法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中意识到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问题。在他看来,当下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教学工作应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书法教师而展开,不能过多侧重于软笔技法训练,应加强钢笔字和粉笔字的教学,同时在培养方案制定上要重视教育类课程的设置。[5]

笔者近年来也一直关注高等书法教育改革与研究,先后撰写了《新媒体时代高等书法院校的书法教育》和《师范院校书法教学现状及对策——基于早期高等书法教育影响的思考》等论文。其中在《新媒体时代高等书法院校的书法教育》一文中,认为当前师范类院校的书法教育存在着教材不匹配、课程设置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评价体系不明确等问题。[6]在《师范院校书法教学现状及对策——基于早期高等书法教育影响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早期高等书法教育的教育理念、教学体系、教学要求等方面的经验对当代师范院校高等书法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存在着师资短缺、重技轻文、过早参加展赛等问题,并认为应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教材研发、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予以必要关注和研究。[7]

以上研究从不同侧面对于当下高等书法教育现状进行剖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除此之外,也有其他众多研究者对当代高等书法教育进行了探讨,正如孙强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研究透视——以<中国书法>刊发的相关文章为例》中论述较为全面,他通过对1982 年至2017 年前后35 年间发表的共计95 篇有关高等书法教育研究的文章进行归类统计,发现这些文章涵盖了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学习方法、学科定位、课程设置、教育现状、技法与理论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关人才培养和教育现状的文章各有27 篇,占总数约57%,且多为2012—2017 年间发表。[8]

然而,这些研究者对未来高等书法教育的改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缺少统一评价标准。当下,教育部已经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制定了较为明确的评价标准,为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在接受认证前,理当自觉对照师范类专业认证的标准进行自查自纠,以评促建。

二、师范类书法学专业与专业认证考查要求存在的差距

笔者以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为例,通过与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的8 个一级指标以及38 个考察要点进行对比,以此来考察当前师范类书法学专业教学现状,原因有二:

首先,上饶师范学院一直以来重视书法教育,从1981 年开始,就在全校开设书法选修课。1989 年,将书法选修课改为师范专业必修课,并且在高年级开设书法提高课程。2013年,上饶师范学院申报开办书法学本科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同年面向全国招生,属江西省首批开办书法学专业的本科院校,目前在校生人数240 人,已有三届毕业生顺利毕业,积累了一定的师范类书法人才培养经验。

其次,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建立之初,全面考察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院校的书法专业办学情况,综合考量师范类院校与艺术院校在书法人才培养方式上的异同性,进而制定本校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师范类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参考师范类《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合格要求,对比自查情况如下:

(一)培养目标的现状和差距

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战略的需求,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书法学科知识,具有高尚的师德与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和社会发展,能在中学及其相邻领域从事书法教学与研究、书法文化国际传播、书法创作、书法评论、书法鉴赏等工作,并具有进一步深造或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教育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对培养学生在毕业后5 年左右的预期目标为:

(1)具有高尚的师德和敬岗爱业的精神

(2)具有扎实的学识和认真教学的态度

(3)具有团队协作的精神和综合育人的能力

(4)具有精研善思的干劲和持续发展的意识

此目标既体现了地方性、师范性、应用性的特征,同时也结合学校自身实际,体现一定的办学特色。该校人才培养方案自2013 年以来,先后于2015 年和2017 年在保证大的框架不变情况下,进行了两次修改。2019 年春季,邀请国内部分兄弟院校书法学专业的教授、地方中学教师代表等,对2017 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论证,听取专家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培养目标”考察要求。唯一不足之处在于前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改没有邀请利益相关方参与。

(二)毕业要求的现状和差距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指导思想,该校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毕业要求如下:

(1)在师德规范方面,要求毕业生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师德规范,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具体来说,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依法施教;能遵循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有远大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2)在教育情怀方面,应热爱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具体要有较强的职业自豪感,甘于奉献教育事业;尊重学生兴趣、关爱学生个性发展,工作踏实,对学生有爱心,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书法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能掌握科学的、辨证的思维方式,具有创新思维,在学科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3)在学科素养方面,应具备中学书法教育所需的学科知识体系与文化素养。具体要求为能扎实掌握书法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与创作方法;了解书法学科的发展动态以及与之发展相关的交叉学科知识,掌握书法学科的文献检索能力,能将书法学科相关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跨学科知识,能独立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4)在教学能力方面,应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具体要求应掌握中学书法教育的基本知识,能够根据中学生发展规律进行合理的教学规划;掌握中学书法教育的教材教法与相关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书法教材编写的内在逻辑,能够科学地分析教材,进行合理的课堂教学设计;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多元化教育,深入研究教学重点与难点,并形成相应的教学研究成果。

(5)在班级指导方面,应以德育为先的理念,开展与指导各类班级活动。具体要求应能根据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和生理变化的特殊性,在书法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基本方法,能结合实际开展和指导班级社团活动,具有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与家长和社区沟通合作等必备的工作能力。

(6)在综合育人方面,应具有综合育人的基本素养与能力。具体要求是毕业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内涵,并运用书法专业知识开展主题教育、社团活动;能理解科学育人内涵,并结合书法学科进行育人活动;能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充分了解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各种活动,并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在学会反思方面,应具有不断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能自我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具体而言,应具有终身自主学习的意识,能主动学习本学科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及时掌握新的学习与教育技能,并不断更新;能了解书法学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开阔视野,善于甄别,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我专业素养,并对自我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

(8)在沟通合作方面,应具有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具体应掌握教学团队合作的知识与技巧,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能积极主动参与小组学习、专题研讨、团队互动、网络分享等协作学习活动,乐于分享活动经验;能够与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区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该校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和学会发展等4 个维度对毕业生提出具体要求,基本上覆盖了师范类专业认证关于毕业的8 个方面要求。

(三)课程与教学的现状和差距

该校课程设置由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等课程类别构成。学生在校四年内应修满161 学分方可毕业。其中专业课程涵盖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5 种书体临摹与创作,同时包括古代汉语、中国书法史、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文字学、历代书论选读、中国画基础、书法形制训练等,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设置了钢笔字与粉笔字技法、陶瓷书法技法等体现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除教师职业理论包含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普通教育学、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与教育政策法规、教师礼仪与沟通艺术、中外教育史、普通话与教师语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外,还结合专业学科特点,设置了中学书法课程教学论、中学书法教学名师论坛、书法教学文案写作指导、书法论文写作指导、中学书法课标与教材分析、中学书法教学设计、中学书法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中学书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中学书法教学质量与评价、中学书法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中学书法教学技能训练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分配表如下:

根据上表,该校总学分为161 学分,其中必修课为129学分,占比80.12%;选修课为32 学分,占比19.88%;理论课程为86 学分,占比53.42%;实践课程为75 学分,占比46.58%;专业类课程81 学分(含书法教育课程9 学分),占比50.31%。既体现了通识教学、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等课程的结合,也较为合理地设置了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分比例,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此外,该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严格按照课程设置和教学时间分配要求制定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师严格遵循集体备课、集体阅卷规定,充分利用该校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规范开展教学活动。

其不足之处有三:一是通识类课程设置过多,学分比重较大;二是书法教育类相关课程缺少权威教材;三是定期对课程体系的合理性评价及修订还不够深入。

(四)合作与实践的现状和差距

根据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在校书法学专业本科生于第6 学期集中开展实习工作,整个实习时长为4 个月。为保障实习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为了便于上饶市各县(市、区)及周边地区的教育部门选用毕业生,该校与100 多所中学签订了教育实习协议,挂牌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每年4—5 月举办教育实习工作会议,邀请地方教育部门、实习基地相关人员参会,协商当年教育实习工作具体事宜,落实教育实习计划。其中如上饶市第一中学、上饶中学、上饶市第四中学、横峰县第二中学、婺源中学、广丰中学、弋阳县方志敏中学等中学为书法学专业定点实习单位。该校每年约有60 名书法学专业本科生参加实习,因此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数量超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每20 个实习生不少于1个教育实践基地”的规定。

按照上饶师范学院与各实习单位《关于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的协议书》规定,实习单位须为实习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落实具体实习班级、指导老师,制定较为详尽的实习进度安排。据过去三年实习经验,该校书法学专业实习生进入相关中学后,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快速适应中学书法教学、班级管理等相关工作,并创造性开展校园书法社团活动,获得实习单位一致好评。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带队老师等三方面共同开具实习鉴定报告,确保实习质量。

其不足之处有二:一是未能完善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尚未形成“学习——实习——就业”各环节间的闭环;二是限于地方中学教师课程安排满、教学任务重等现实因素,目前“双导师”数量不够充足,“双导师”教学实践开展不尽人意。

(五)师资队伍的现状和差距

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17 名,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2 人;博士3 人,硕士8 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9 人。目前生师比约为14∶1,硕士、博士学位教师占比为64.7%,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2%,高于本校平均水平。2017 年学校破格从婺源中学、广丰区电视台调入2 名书法教师(此2 名教师均具有数年中学教育服务经历),承担书法教育类相关课程教学工作。学校书法教研室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近年来,团队教师中先后获上饶师范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上饶师范学院“十佳教学”荣誉称号、上饶师范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三等奖等荣誉。

近5 年来,该团队立足于高等书法教育研究和宋代碑刻书法研究2 个领域,先后出版专著3 部,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20 多篇,承担教学科研项目11 项,其中国家级3 项,省部级9 项。业已形成老中青梯次合理、研究方向明确的教学、科研团队,在江西省同类院校产生较大影响。

以上各方面均符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关于师资队伍要求的相关规定。

(六)支持条件的现状和差距

上饶师范学院校图书馆现藏纸质图书155 万余册,电子图书207 万余册,中外文报刊1242 种。中外文电子资源有《中国知网》全库、《万方数据平台》《超星电子图书》《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北大法意》《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其中书法艺术类图书近万册,可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的图书资源。

学校近年来重点扶持书法学专业建设,五年内投入约400 万元用于完善教学场所、展览场馆等教学硬件设备。目前已建成集多媒体、实时投影仪、拷贝台等为一体的标准化书法教室12 间,办学硬件水平居华东地区前列。然而,该校书法学专业每年仅有10 万元左右经费用于开展各类教学、科研、展览与学术交流活动,生均教育经费约400 元,远不能满足日常教学所需。除此之外,目前尚未建立优秀中学书法教育教学案例库,中学书法课程标准和教材也严重短缺。

(七)质量保证的现状和差距

作为一所地方师范学院,上饶师范学院始终紧扣“开放办学、内涵发展、突出特色、精细管理”的办学思路,坚持“师范性、地域性、多科性”的办学特色,狠抓教师教学质量,先后出台《上饶师范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试行)》《上饶师范学院“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评选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和《上饶师范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注重教学过程质量常态化监控,有效保障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就书法学专业而言,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对毕业生跟踪实现全覆盖,未能持续对毕业生毕业后的专业提升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指导,未能定期邀请相关单位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

(八)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差距

上饶师范学院书法学专业一直致力于探索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目前在研的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师范类书法学专业‘二次分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便是基于学生发展而采取的一场教学实验。该项目设计了兼顾学生共性要求与个性需求的培养方案与教学管理制度,选取2017 级59 名师范类书法学专业大一新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从2019 年3 月起,遵从学生自主选择,将59 名学生分为教师型、学术型、应用型等三个人才类型,制定以应用性为导向的分流式人才培养模式,重在探讨学校课程与学生职业规划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构建理论与实践、教法与创作相联系的二次分流式教学模式,力求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如书画鉴定与拍卖、书法创新创业项目培育、书法考研辅导与应对等课程,逐步建立与完善师范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该校书法学专业连续三年首次就业率均在85%以上,然限于各地教育部门并未实行书法教师资格证考核机制,也没有设置专门的书法教师编制,目前书法学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占比较低,“毕业即转行”现象普遍存在。

三、关于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改革的几点建议

从以上对照检查可以看出,当前现状与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第二级)》尚存在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课程设置、专业教育类课程教材、协同培养、就业等方面,特别是与“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尚存在较大偏差。“在‘学生中心’理念指导下,师范专业的建设应坚持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三者的中心地位;基于‘产出导向’理念,师范专业工作成效的衡量应依托于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胜任能力,而非师范生所掌握的知识的系统性与深刻性……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而形成专业内部的自我调适机制,以实现师范专业对于不断变化的教师素养要求的敏捷应对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持续改进。”[9]遵循这一认证理念,本着以评促建、注重内涵、持续改进的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在未来5 到10 年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书法人才培养质量

立德树人不仅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精髓。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应结合专业实际,找准方向,努力提升书法人才培养质量。

由于“受全球多元思潮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信念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集体意识淡漠、道德修养水平低下、价值取向庸俗、心理素质脆弱等现象,部分人甚至出现了‘精神危机’‘精神缺钙’等严重问题。”[10]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除应坚守传统书法技法、理论等知识的传授外,也应该充分发掘书法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学生进行补“钙”。

古代书法理论中有关道德、人品等与书法的关系论述比比皆是。

“斯刻薄寡恩之人,故其书如屈铁琢玉,瘦劲无情,其法精尽,后世不可及……繇沉鸷威重人也,故其书劲利方重,如画剑累鼎,斩绝深险……羲之正直有识鉴,风度高远,观其遗殷浩及道子诸人书,不附桓温,自放于山水间,与物无竞,江左高人胜士鲜能及之,故其书法韵胜道婉,出奇入神、不失其正,高风绝迹,貌不可及,为古今第一。其后,颜鲁公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援篆入楷;苏东坡以雄文大笔,极古今之变,以楷用隶,于是书法备极无余蕴矣。盖皆以人品为本,其书法即其心法也。”[11]

“心为人之帅,心正则人正。笔为书之充,笔正则事正矣……至于褚遂良之遒劲,颜真卿之端厚,柳公权之庄严,虽于书法少容夷俊逸之妙,要皆忠义直亮之人也。若夫赵孟頫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所以天水之裔,甘心仇敌之禄也。故欲正其书,先正其笔;欲正其笔者,先正其心。”[12]

“书学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13]

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以“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探索以“德育”为核心理念的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教育新路径,实现书法学专业师范生从“专业成才”向“精神成人”转变。不但向学生传授书法技法知识,而且通过讲授古代书法史上书法名家事迹、经典励志故事等形式,巧妙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全校师生书法展、书法社团互动等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校园书法文化氛围,实现“以书育人、以书化人”的教育目的。

(二)立足职业发展产出导向,明确书法人才培养定位

根据师范类院校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其主要是以培养合格中学书法教师为目标。目前我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岗位缺口较大。据不完全统计,如果未来五年在中小学中按照每300 名学生配备一名书法教师的标准,全国将需要50多万名书法教师。虽然目前在顶层设计层面尚存在诸如未建立书法类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部分省份地区书法教师编制考试岗位不足等现实问题,作为培养未来中学书法教师主力的师范类书法学专业,也应该抓住师范专业认证历史机遇,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更多合格的中学书法教师做好充分准备。

为此,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必须立足于“中学书法教师”这一职业人才培养导向,将师范性作为人才培养主线,贯穿于整个大学四年的教育全过程中。对应师范类专业认证中有关毕业要求的师德规范、教育情怀、学科素养、教学能力、班级指导、综合育人、学会反思和沟通合作8 个二级指标,将师德认识内化为师德认同,转化为师德行为,突出学生中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学习和发展权利及个体差异,构建支撑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课程模块,系统构建教学知识与教学技能训练互动、教学实践体验与问题解决研究融通的教学能力培养系统,加强校地联动,完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加强书法学专业学生实习与就业指导,合力解决当下中学书法师资短缺问题。

(三)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促进书法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师范类专业认证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各师范院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高校书法学专业从2012 年才开始设立的,与其他较为成熟的师范类专业相比,其自身也存在着招生院校少、地域发展不平衡、专业方向单一、教学体系不完善等弊端,破解之道在于来自于高校内部的教学改革。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指导思想与认证理念的要求下,师范类书法学专业应善于借鉴国内外师范类人才培养经验,加快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书法人才培养持续发展。

首先,师范类院校应打破书法人才引进瓶颈,摒除“只招书法博士学位教师”的盲目观念,降低学历标准引进书法实践和理论水平都较高的专业人才,敢于破格引进那些中学书法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以18∶1 的生师比标准,配足配齐书法师资队伍。采取驻校指导、巡回指导、远程指导、专题研究、协同教研、定期培养等形式,不断优化“双导师”指导制度,确保协同育人目标达成。

其次,应将师范教育理念贯彻到每一门课程,不断优化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课程的有机融合,努力探索适合于书法专业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加快如书法教学法、书法教学设计、中学书法课标与教材分析等课程急需教材编写步伐。

再次,依据学生个体发展所需,以学生为中心,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临摹与创作技巧传授的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强调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新模式转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形成课内课外、专业研修与书法社团活动互补的课程实施模式,着重培养书法学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

结语

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作为中学书法师资培养的重要阵地,应全面了解和掌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功能导向,自觉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要求,自查自纠,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行动指南,聚焦师范院校书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以及未来发展整体规划,加快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书法人才培养水平。这既是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卓越书法师范人才的内在需求。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师范类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书法
贵州师范大学书法学专业学生作品选登
大数据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如何提升法学专业就业率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供给侧改革探讨*
书法欣赏
师范类专业将实行三级监测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