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L市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9-12-11李婉婷卜炜玮

河北农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贫困户满意度政策

李婉婷,卜炜玮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1],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从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主攻深度贫困地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4个方面对扶贫工作进行了部署[2]。研究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制定适宜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扶贫政策,推广产业扶贫模式,从而更好、更快、更精准地实现脱贫目标。关于贫困人口对扶贫满意度的研究大致分为宏观政策满意度和分支政策满意度2个层面。在扶贫宏观政策满意度层面,学者从人口特征、贫困状况及扶贫政策认知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扶贫政策满意度的因素[3],提出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扶贫力度、完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等建议[4]。在扶贫分支政策满意度层面,学者从避灾扶贫角度调查了受自然灾害威胁的村民迁徙后的生活状况[5];从旅游扶贫角度研究了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6];从易地扶贫搬迁角度分析了精准扶贫政策的脱贫质量[7];从扶贫贷款角度了解了农户对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的满意度[8];从人才培训角度探索了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的途径[9]。在产业扶贫相关研究中,学者对产业扶贫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认为产业扶贫要让农村建立拥有经济造血功能的产业模型[10],完成农民增收和生态保护双重目标才能真正打破贫困陷阱[11]。上述研究反映出扶贫工作涉及面广且复杂,积极掌握贫困人口的脱贫需求有助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已有文献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案例,构建多种评价指标体系用以分析贫困人口的脱贫现状。然而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达到了916万人,远高于东部地区(147万人)和中部地区(597万人)[12],其中云南省贫困县数量居我国第1位,脱贫攻坚任务更为艰巨。因此,研究云南省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对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脱贫攻坚战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云南省L市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满意度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云南省L市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产业扶贫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1.1 研究区域概况 截止到2018年9月,云南省拥有贫困县73个。L市的8个贫困县(区)均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其中7个县(区)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2017年该市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562个,深度贫困村170个,贫困人口达到364 328人,2017年底未脱贫贫困人口为86 108人。

1.1.2 数据来源 2018年10~11月选取L市3个连片贫困县,对贫困户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76份,有效率为94%。

1.2 变量说明

1.2.1 因变量Y和因变量向量Yi满意度Y是个无法通过物理工具直接观测的变量,因此用因变量向量Yi表示。Y与Yi的关系为:

式中,Y=1,2,3,4,5,分别代表非常不满意、不太满意、基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γ1、γ2,γ3、γ4分别为产业扶贫政策满意度临界点,且满足0 <γ1<γ2<γ3<酌4。

1.2.2 指标维度 U 和自变量 X 基于已有文献[3,4,6,9,13~18]中扶贫政策满意度评价体系选取自变量X。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扶贫AND满意度”为检索式进行主题精确检索,参考被引率排名前10位的文献,统计其中自变量指标出现的频次,每篇文献的指标维度和自变量均存在差异(表1)。根据表1统计结果,选取贫困户个人特征(U1)、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认知(U2)、产业扶贫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U3)、产业扶贫政策实施的效果(U4)4个自变量指标维度,17个自变量指标(表2)。U1的5个自变量反映了贫困户的生理情况(X1,X2)、社会情况(X3,X4)和贫困情况(X5),体现了贫困户个体的差异性;U2的4个自变量反映了贫困户主要参与的产业(X6),以及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X7,X8)和脱贫行动力(X9);U3的5个自变量从农民视角反映出政府部门推进产业扶贫政策的效果(X10,X11,X12,X13,X14);U4的3个自变量反映了产业扶贫政策对贫困户生活状况的影响(X15,X16,X17)。

表1 被引率排名前10位的文献中自变量指标维度频次统计Table 1 Frequency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top 10 cited literatures

表2 问卷自变量及解释说明Table 2 Independent variable and the explanation in the questionnaire

1.2 构建数据模型

1.2.1 数据模型 调查问卷将贫困户人口特征和满意度评价均划分为类似于低、中、高的有序等级,即问卷选项为离散的有序变量,不符合一般线性回归的条件约束。研究内容属于一个离散非连续的社会现象,问卷中设置的变量均满足有序分类数量K≥3的规律,这类研究适合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表达式如下:

式中,Y为满意度;P(Y≤j)为Y取前j个值的累计概率;βi为系数估计值;N为自变量指标选取数;αj为截距参数估计值。

1.2.2 数据检验 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检验。采用Cronbach’s Alpha系数、KMO检验系数和Bartlett球形检验值对模型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和条件索引数值对模型进行平行性检验,确保构建模型的科学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的基本特征

2.1.1 性别 男性被访者较女性被访者多18%。

2.1.2 年龄 43.6%的被访者年龄集中在46~60岁,以中年为主。

2.1.3 受教育程度 被访者以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为主,其中,小学及以下学历人数比例为51.6%,初中学历人数比例为30.1%。

2.1.4 家庭人口数 人口居住倾向于2代或3代同堂,其中,≥5人的家庭占47.6%,3~4人的家庭占38.6%。

2.2 模型检验结果

指标检验结果(表3) 显示,Cronbach’s Alpha系数为 0.5~0.9,KMO检验系数>0.5,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1 642.194,自由度=153,P(0.00)<0.05,说明问卷具有结构强度;方差膨胀因子VIF<10(1.031≤VIF≤4.021),条件索引数值的最大值(29.422) <30,说明检测项可全部保留。

2.3 贫困户满意度分析

云南省L市376户有效样本中,对产业扶贫政策“不太满意”的贫困户占12.5%,“基本满意”“比较满意”的贫困户分别占45.2%和32.2%,“非常满意”的贫困户只有10.1%,说明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整体满意度一般。17个变量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表4),17个变量中X1(性别)、X2(年龄)、X3(受教育程度)、X7(产业资金补贴)、X11(产业扶贫政策的适应性)、X12(产业扶贫政策的精准性)、X15(贫困户人均收入变化)和X16(房屋居住环境变化)均显著影响贫困户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

表3 指标检验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index test

2.3.1 社会身份认同对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 贫困户的性别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影响显著,YX1(男)∶YX1(女)=0.59∶1.00,即女性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是男性贫困户的1.69倍。有学者基于性别社会化理论指出,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形成的身份认同心理会加深人们的性别角色观念,性别角色观念影响着两性在家庭、工作和生活中的观念意识[19]。在调查访谈中发现,男性在家庭中扮演着顶梁柱角色,他们主要关注产业扶贫政策能否给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提升;而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经营者角色,她们更在意家庭氛围是否和睦,以及邻里相处是否融洽。Akerlof等[20]引入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社会身份人的经济行为,发现社会身份认同会影响人们的劳动参与决策。也就是说,女性对市场劳动力的关注程度低于男性。女性经营者角色的认同在操持家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而男性在产业扶贫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的经济收入增量不足以实现顶梁柱角色的认同,因此,贫困户中男性的满意度低于女性。

2.3.2 家庭经济压力对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 贫困户的年龄结构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影响显著,YX2(≤30岁)∶YX2(31~45岁)∶YX2(46~60岁)∶YX2(≥61岁)=3.796∶0.401∶0.353∶1.000,年龄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呈“凹”型,中年群体(31~60岁)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最低。中年群体的家庭生活必要开支占收入的75%~85.5%[23],生活压力较大。实地调研中发现,中年群体上有老、下有小,在子女的养育和婚嫁,以及老人的赡养等家庭经济压力的影响下,对经济增长的期望值要高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而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后所带来的收入增长没有达到该群体的期望值,因此导致中年群体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2.3.3 程序性知识对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 贫困户的受教育程度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影响显著,YX3(小学及以下)∶YX3(大专及以上)=0.135∶1.000,即大专及以上学历贫困户对扶贫政策满意度是小学及以下学历贫困户的7.4倍。有研究表明,家庭平均受教育程度增加1 a,家庭发生收入贫困的可能性下降0.012[21]。Anderson[22]将知识分为具备事实性的陈述性知识和具备操作性的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类似于一种实践技能,这种实践技能的强弱程度导致了人们经济收入的差异变化。实地调查发现,在相同产业扶贫政策背景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贫困户,其掌握程序性知识的效率越高,借助产业扶贫政策提高个人收入的能力也越强。换言之,在相同的脱贫政策帮扶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贫困户越不容易陷入贫困危机,因而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2.3.4 个人短视对满意度的影响与分析 Carvalho等[24]在研究中发现贫困会使人陷入“我所拥有的少于我感觉我所需要的”思维误区,这种思维误区阻碍人们的认知功能,从而导致贫困人口的短视决策行为。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与产业扶贫政策整体长远效用、长期的产业经济收入相比,贫困户更加关注短期效用和选择短期的货币补助。(1)贫困户更加关注个人的短期效用。贫困户人均收入变化和房屋居住环境变化2个因素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影响显著;乡村自然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宏观因素对满意度影响均不显著。(2)贫困户更愿意选择短期的货币补助。为了确保特色产业扶贫工程能够顺利展开,政府会补贴农民一部分产业发展资金。当贫困户发现特色产业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收益时,其偏向于申请政府提高产业补贴,而不是配合产业扶贫政策来提升经济收入。调研数据显示,只有27.9%的贫困户参与到新型合作主体中,在规定时间内不落实脱贫任务的贫困户数量多达总样本数的22.9%。

3 结论与对策

3.1 结论

通过对云南省L市376户贫困户就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进行实地调研,构建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表4 自变量回归结果Table 4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1) 17个变量中,X1(性别)、X2(年龄)、X3(受教育程度)、X7(产业资金补贴)、X11(产业扶贫政策的适应性)、X12(产业扶贫政策的精准性)、X15(贫困户人均收入变化) 和X16(房屋居住环境变化)均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影响显著。

(2)由于男性在产业扶贫劳动力市场中获取的经济收入增量不足以实现顶梁柱角色的认同,因此贫困户中男性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低于女性。

(3)产业扶贫政策实施带来的收入增长低于中年群体对其期望值,导致中年群体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青年群体和老年群体。

(4)在相同的脱贫政策帮扶下,程序性知识掌握能力越强的贫困户越不容易陷入贫困危机,因而对产业扶贫政策的满意度越高。

(5)与产业扶贫政策整体长远效用、长期的产业经济收入相比,贫困户更加关注短期效用和选择短期的货币补助。

3.2 对策

3.2.1 调整产业扶贫政策宣传策略 一方面做好思想扶贫工作,以消除贫困户的个人短视为主要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考虑到男性的顶梁柱角色认同以及中年群体的家庭经济压力,产业扶贫政策宣传应倾向于中年男性的脱贫需求。(1)充分发挥党建领导作用,利用农村广播、宣传栏以及网络客户端等平台,重点向贫困户宣传“致富靠自己”的奋斗精神和“共同脱贫致富”的集体精神,为拓宽贫困户的眼界打好思想基础。(2)组织全体村民开展脱贫经验交流会,向贫困户宣传产业扶贫政策的长远利益。同时,通过交流会重点鼓励中年男性参与新型经营主体,并引导他们依法签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协议,促进中年男性从个体小生产者向集体组织经营的身份转变,提升贫困户从宏观整体层面推进产业扶贫政策的积极性。

3.2.2 加强贫困户的程序性知识教育 带领贫困户掌握产业扶贫政策的程序性知识分为行为程序培训阶段、规则转化阶段和知识教育完善阶段3个阶段。(1)行为程序培训阶段。结合产业扶贫宗旨、产业发展规划和脱贫攻坚目标,科学划分产业扶贫任务,并编制精选产业与金融合作模式的学习手册,帮助贫困户扫除产业扶贫政策“是什么”的知识盲区。(2)规则转化阶段。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农村三产经营人士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或者与周边院校签订技术帮扶协议,在互助互利的原则下共同学习产业融合发展技术,让贫困户掌握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的脱贫规则。(3)知识教育完善阶段。为确保程序性知识给贫困户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需要加强产业扶贫监督工作。实时跟踪贫困户在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方面的落实情况,根据监督结果对贫困户脱贫情况进行评估。

3.2.3 动态调整贫困户的产业补贴标准 产业扶贫政策实行的产业补贴标准缺乏促进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补贴标准,使其能充分发挥贫困户的产业脱贫积极性。可以设立劳动绩效考核制度,制定阶段性产业补贴标准。定期考核贫困户在产业扶贫行动计划中的工作落实情况,根据考核结果动态调整贫困户的产业补贴额,以激励贫困户主动参与产业建设。

受现实条件的限制,现有结论仅来自于第一轮调研时的问卷结果和部分被调研者的访谈材料,在得出初步的研究结论后,未能再次回访被调研贫困户的脱贫情况并针对论文的结论进行访谈检验。未来的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1)构建产业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分析贫困户满意度与贫困户脱贫的相关性;(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产业发展模式对脱贫的推动效果,提出选择适合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操作路径。

猜你喜欢

贫困户满意度政策
政策
政策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助企政策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政策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