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疗效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研究

2019-12-11杨丽丽刘杰于洪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3期
关键词:软胶囊帕金森丁苯

杨丽丽 刘杰 于洪玲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功能退行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不协调和认知功能变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神经精神异常等[1]。随着帕金森病患者病情进展将发展为帕金森痴呆,引起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降低或丧失,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多巴胺是临床治疗帕金森疾病的主要方法,然而长期使用会引起运动症状波动或异动症[2]。丁苯酞软胶囊是近几年来临床治疗脑卒中的一类新药,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能有效改善脑神经功能,促进神经代谢以及减轻细胞损伤[3]。本研究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痴呆病的疗效及痴呆相关因子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痴呆病提供参考经验,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8 月~2018 年7 月本院门诊收治的84 例帕金森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40 例)和B 组(37 例)。A 组中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1~78 岁,平均年龄(66.3±10.7)岁;病程1~10 年,平 均病程(5.6±2.0)年;震颤型18 例、僵直少运动型22 例。B 组中男23 例,女14 例;年龄53~78 岁,平均年龄(66.1±10.9)岁;病程1~11 年,平均病程(5.4±2.2)年;震颤型18 例、僵直少运动型19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诊断均与国际通用帕金森病诊断标准相符合,经影像学检查确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运动功能减慢或障碍。排除标准:入院前采取帕金森病治疗措施者,合并严重脏器性病变、认知功能和精神功能异常者,其他原因所致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1.3 方法 A 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左旋多巴250 mg/次,2 次/d 口服;饭前1 h 服用多奈哌齐,起始剂量5 mg/次,1次/d口服,服用7 d后改为10 mg/次,1次/d,持续治疗12周。必要时予以改善肌张力和抗抑郁等治疗。B 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200 mg/次,2 次/d,持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 评分、MMSE 评分、痴呆相关因子(PARK-7、CRP)。

1.4.1 采用ADL 评分对患者总体情况进行评估,总分100 分,评分越高即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2 采用MMSE 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内容主要为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注意力、言语和回忆能力,总分为30 分,评分越低即认知功能障碍越明显。

1.4.3 抽取空腹状态下肘静脉血3 ml,以3000 r/min 速度离心,取上清液,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对PARK-7进行测定,免疫比浊发测定CRP。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 和MMSE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DL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B 组患者ADL 评分(77.35±3.96)分和MMSE评分(27.00±4.87)分均明显高于A 组的(67.21±6.27)、(23.00±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相关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PARK-7 和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患者PARK-7 和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 和MMSE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 和MMSE 评分比较(±s,分)

注:与A 组比较,a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相关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痴呆相关因子比较(±s)

注:与A 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帕金森病理学变化主要为脑内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多数学者认为氧化应激反应和线粒体功能障碍是引起多巴胺神经病变的主要机制[4]。临床治疗帕金森疾病的方法较多,如多巴胺代替疗法较为常见,虽然其能一定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但因治疗期间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异动症和运动症状波动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5,6]。丁苯酞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有效保护缺血的脑组织,一定程度抑制自由基,减少神经元细胞功能的损伤。文献报道,丁苯酞对改善脑细胞缺血具有较强作用,能有效减轻脑细胞缺血区氧化和提高血流量,增加缺血区域内毛细血管数量,改善脑水肿程度,促进脑神经功能恢复[7]。相关研究发现,丁苯酞治疗帕金森病时能有效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多巴胺神经元,发挥多靶点治疗效果,进而最大程度保护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ADL 和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B 组患者ADL 评分(77.35±3.96)分和MMSE 评分(27.00±4.87)分均明显高于A 组的(67.21±6.27)、(23.00±5.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RK-7 和CR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 组患者PARK-7 和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结果与刘丹荣等[8]研究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丁苯酞软胶囊对帕金森痴呆病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痴呆相关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软胶囊帕金森丁苯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一对一心理护理对帕金森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多巴胺不敏感型帕金森综合征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芪黄通秘软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2013~2015年广东同江医院门诊抗帕金森药应用分析
一种过氧化物交联天然-丁苯绝缘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微波消解-ICP-MS法同时测定软胶囊中10种痕量元素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
丁苯酞对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山蜡梅软胶囊制备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