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崛起中的葡萄酒产区
2019-12-11Carmen图片来源霄岭酒庄
文、编 Carmen 图片来源 霄岭酒庄
10月底,国内主要葡萄酒上市企业,相继发布了2019年前三季度财报。各企业表现不一,多个国产葡萄酒企业的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但事实上,随着国产葡萄酒在质量方面的稳定提升,也形成了一定的口碑效应,比如宁夏、烟台等产区的高端产品,已受到消费者和经销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乐于主动去尝试。
近几年,由于云南产区有着酿造精品酒的巨大潜质,也受到不少国际上的关注。2016年末,敖云第一款年份酒2013惊喜面世,并全球限量上市,成为了当时的“中国第一膜拜酒”和“价格最高的葡萄酒”。在Wine Searcher上无论是“中国最佳前十榜单”还是“中国最流行前十榜单”里都有它。云南产区也因为敖云而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为什么会选择云南产区?
一直以来,我对“七彩云南”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旖旎的风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和背包客的天堂。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老挝、缅甸以及越南接壤,面积相当于整个瑞士的国土面积。云南地势较高,高原和山脉广泛分布,湄公河、萨尔温江以及扬子江流经省内。这个风光旖旎、美丽富饶的地方盛产各种果蔬,其茶叶、烟草和咖啡的品质也颇负盛名。
然而,人们很难将云南与优质葡萄产区联系起来。说实话,我之前也未曾认真地了解过这里的葡萄田。日常生活里,也比较少主动关注这片产区的葡萄酒,目前中国的葡萄酒产区中,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宁夏、山东、新疆,但殊不知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2大葡萄种植国家,葡萄酒产地分布十分广泛。从西部内陆的新疆,到东部沿海的山东,从气候寒冷的辽宁,到四季如春的云南。
因为中国葡萄酒的专题,我开始深入了解云南这个产区。之前很难将云南产区跟优质葡萄酒联系在一起。于是,为了能够实际地了解这个产区,我找到在云南酿酒已久的朋友牟超,为我讲解了当地的一些现状。牟超是云南产区霄岭酒庄的酿酒师,2018年底,霄领被Decanter的专栏作家,顶级葡萄酒大赛评委Andrew Jefford选为他最喜欢的四瓶中国葡萄酒之一,他认为2015年份的霄岭是他眼中最好的中国葡萄酒。
我很好奇,从法国学习酿酒的他一回国为什么选择了云南产区,这个跟法国相差甚多的产区。牟超表示:“来到云南创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云南风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吸引了我。”没错,当年,路威酩轩集团负责敖云酒庄选址的酿酒师用了四年时间考察,最终选定了云南,他们在这里开辟葡萄园也是看中云南的高海拔,日照比传统葡萄种植带长,昼夜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十分适合葡萄的生长。“在云南地区的风土多样性特别有意思,哪怕在同一个山峰,不同地块朝向种出来的葡萄不一样。不同的海拔也不一样,比如在同一个坡上,上面和下面是不一样的。”不过,风格多样的同时也给酿酒师们带来了挑战。比如霄岭的葡萄园就被分成了24片,每一片葡萄田分散在不同的村庄,地理位置都不一样,差别非常大,更何况要同时兼顾这么多葡萄田,管理起来相当复杂。再加上当地2000多米的高海拔,特殊的气候要求酒庄团队的工作极为细致,根据实际天气采取具体的管理措施。
产业问题初现
云南的纬度在北纬20-28度之间,属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但较高的海拔带来了凉爽的气温、充足的日照和足够长的生长季,使其成为葡萄种植的理想之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酿出的酒也是有口皆碑,这里更适合发展小规模的精品酒酿造,以致云南的优质酒款大多价格不菲。比如,敖云的产量年仅2万多瓶,价格每瓶超过2000元,而霄岭一年也只有3000瓶,价格在700元左右。牟超说:“云南产区整体而言是一个高端的形象,一开始也是因为敖云给产区提升了定位。”
对于云南这片特殊的产区而言,大批量的生产葡萄酒在这里很难实现。经常往返于广州云南两地的牟超告诉我说:“因为云南的葡萄田大多数都远离中心城市,地处偏远,交通十分不便,道路复杂,山高坡陡,路途险境多,大型运输车难以同行,种植葡萄的地方往往地形崎岖。高额的运输成本也使得云南的葡萄酒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相对困难。”事实上,敖云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320片小型地块星罗棋布在30公顷的葡萄园范围内,其中一些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地块,大型器械无法施展,公路难以通达,从种植到采摘到运输,一切都只能以人力完成。在这里,每公顷葡萄园的年平均工时是3500小时,是波尔多产区的3.5倍。“我们都是人工采收和手工除梗,人力管理成本较高,因而付出了很高的经济代价,不过,这也让我们酿造出来的酒很干净剔透和纯净,手工除梗做了很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霄岭坚持人工另一方面还是为了帮助当地藏民脱贫。“成立酒庄的初衷其实是为了做慈善,坚持手工让留守在乡村的人们有了工作,每个人在采收期间能多个两三千块钱的收入。对于当地消费水平来说,这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所以即使人力成本很高,对于霄岭来说也不会去省这方面的费用。
除此之外,精品酒的高品质必然导致成本上升。牟超表示:“高产量从来不是我的追求。产量与质量两个因素是相悖的,你不可能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做出高质量的酒款”。所以很多高质量的葡萄园,对产量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从而确保葡萄的品质。高产量意味着可以分摊边际成本;而低产量却能获得更高的葡萄品质,所以价格也会高。
如何把产业做起来?
虽然在云南产区酿造一款满意的酒不容易,道阻且长,但目前来看,有越来越多的酒庄选择在这里种植与酿造,克服了间歇性停电、运输车队遇险等困难,酿造出很不错的酒款。不过越来越多的品牌入驻,如此一来是否会给酒庄们形成产区竞争力呢?
“竞争不是来源于内部,而在于消费者的选择。我反而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产区。如果从新兴产区的角度来讲,更应该拧成一股绳,先把这个产业做起来。”牟超表示,即使在一家餐厅里面,也很少有两种来自云南产区的酒,还有就是大家在餐厅里看到国产酒的价格,同等价格的话,比如900元一瓶的酒,大多数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进口的。
面对现在大众的消费习惯,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问题?牟超认为:“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在教育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把市场教育好之后,人们自然会去寻找好东西。目前也有消费国产精品酒的小部分人对价格没有那么敏感,我们也不可能为了价格去做妥协,因为成本就在那里。”如果想让整个云南产区被国人广泛认知,还需要继续推广。
“云南整体来讲缺乏产区凝聚力,很多酒庄都是单枪匹马在做,也跟产区的政策相关,云南的产业多,比如旅游、烟草等,葡萄酒相比之下显得不那么重要,所以暂时还实现不了像宁夏一样以产区的名义去推广。”面临着如此多挑战和难题,牟超已经练就淡然处之的状态。在保持现有节奏的情况下,再尽量努力去尝试新的东西。
化茧成蝶,振翅欲飞。云南葡萄酒产区正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也会让中国葡萄酒产业精品化、高端化的履迹更加鲜明,并逐步亮相国际市场。新兴产区就像一个刚刚降世的婴儿,究竟未来长成什么样子,仍然需要多方努力。让我们多给自己的本土品牌一点掌声和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