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省级广电台融合发展“六位一体”路径探析

2019-12-11邵晓晖

中国记者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六位一体广电中心

□文/邵晓晖

内容提要 省级广电台融合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对而言,融合发展的路径尚不清晰、定位尚不明确,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本文对省级广电台基于智慧广电、移动传播平台、融媒体工作室、新中心制、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媒体+六个方面的融合发展路径进行阐述,说明省级广电台“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出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进军令。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报社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指明了方向。看一家主流媒体,包括省级广电台(以下简称省级台)融合工作是否取得了成效、达到了目标,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看其技术手段是否先进、社会和舆论影响力是否强大,在与其他主流媒体以及商业平台的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是否是新型的全媒体。

一、省级台媒体融合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

过去五年里,省级台同其他主流媒体一样,在中央政策指引下,媒体融合从开始起步到不断进步,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经验。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技术创新型,如上海台自主研发的Xnews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解决了“电视新闻全媒化”的生产、管理和传播整套流程问题;浙江台以“中国蓝云”平台为主要技术依托,做强“中国蓝新闻”“中国蓝TV”两个核心客户端,不断完善“一云多端、一键多发、一呼多应”“广播电视+”新型作业模式。第二类是体制创新型,如江苏台按照“大采大编”思想重构流程和机制;深圳台全面启用新中心制,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新格局。第三类是经营拓展型,河南大象融媒推进“本土化新闻+本土化服务”战略,形成覆盖全省的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湖北台将“长江云”从媒体服务云平台升级为“媒体+政务+服务”综合性移动新媒体平台;陕西台基于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与县市区联动发展;湖南台以“芒果TV”为核心打造媒体生态矩阵新引擎;海南台、贵州台等基于“线上+线下”开展“媒体+产业”的对接。上述省级台的丰富实践,都是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二、省级台融合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五年来,省级台媒体融合工作尽管亮点频出,但整体上尚未取得根本性、全局性突破,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模式。大多数台仍然面对开机率走低、收视时长下降、收视人群老化、广告下滑、人才流失、新媒体发展缓慢且不能盈利的客观现实。这不仅是互联网特别是无处不在的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也来自于传统媒体内部体系的竞争,更基本的还是内因问题。在传统媒体融合转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定位国家级平台,以建成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作为其融合发展目标。县级层面就是建设集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为一身的县级融媒体中心。相比之下,省级层面媒体融合发展转型路径尚不清晰、自我定位尚不明确。省级台媒体融合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当属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缺少统筹安排和长远考虑,不少台的媒体融合工作分散割裂、多头管理,单打一多、联动少,分头干多、整合少,做增量多、动存量少,无法做到总体推进、分进合击。

三、通过技术引领、体制再造、平台赋能的“三驾马车”,“六位一体”实现省级台融合发展新突破

解决省级台当前发展痛点难点的办法,只能是坚定不移走好融合发展之路。省级台的融合发展,最大的困难在于现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着许多固有的条条框框、坛坛罐罐。既有技术形态上的陈旧固化、又有体制机制僵化内生动力不足、也有原平台已弱化新平台不成型,这就决定了省级台的融合发展既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更要运用新机制、新模式,创造新平台、开拓新疆域,进行一场艰难的自我革命。首先应基于自身的特色,对媒体融合发展目标进行再凝练。观察各家台的融合发展经验和尝试,我们认为省级台的定位可以是打造以区域性为主、跨区域性为辅,在做好新闻信息供应的同时,更多提供美好文化生活服务的新型主流媒体(新型媒体集团)。

围绕这一目标定位,需要着力做好智慧广电、移动传播平台、融媒体工作室、新中心制、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媒体+(产业、政务、服务)这六个方面的工作,解决好端、人、聚三个关键问题,其中端是手段、人是支撑、聚是保障。具体来说:一是解决技术引领问题,统筹智慧广电和移动传播平台,相向而行、一体两翼,升级广电基本盘、占领移动主战场,打造广电“四全”端;二是解决体制再造问题,以融媒体工作室为突破,新中心制紧紧跟上,实现由点带面、激活内力,塑造全新广电人;三是解决平台赋能问题,以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为枢纽纵向融通,以媒体+为结点横向贯通,合纵连横、聚合外力,拓展媒体新领域。

归结起来,就是要“六位一体”整体推进,把端、人、聚问题的解决,贯穿于融合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让成为新型主流媒体的省级台,能够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

(一)破立结合用好新技术,构建广电“四全”端

媒体的形态始终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而变化。广电昨天的兴起和繁荣得益于无线电、显示、卫星等技术的发展进步,广电今天面临的困难很大程度也是由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步而形成的。谁能用新技术在融合发展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谁就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赢得先机和优势。所谓的先机和优势,主要就是占领“端”。所有信息的传递都有“发送端”和“接收端”,“端”是信息发送和受众、用户接受信息并进行反馈的具体载体。占领了“端”,就占领了话语主导权、占领了用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通过技术创新、技术突破,围绕建设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打造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四全”端,应成为省级台融合发展必然选择。

从实现路径来说,智慧广电和移动传播平台是省级台通过新技术引领融合发展、打造“四全”端最有效的抓手。打造新型主流媒体不是要抛弃现有的一切另起炉灶,省级台进行融合发展的基础和现状仍然是广电。为了赋予广播端、电视端新的生命力,智慧广电要以互联网思维、智能化理念,运用新技术改造老广电、建设新广电,实现广播电视智慧化生产、智慧化传播、智慧化服务和智慧化监管,让传统广电从单向端转变成双向端乃至多向端,把观众、听众转变成用户,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高质量广播电视服务。省级台要打造“四全”端,还要坚持移动端优先,把建设移动传播平台作为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与智慧广电互为补充、互为犄角,分别解决的是增量和存量。应统筹好两者的关系,相向而行、优势互补、你推我拉,让各类大小屏融合起来、互动起来,打造无处不在、无人不用,跨平台、全场景智慧时代的“四全”端。

(二)点面结合变革旧体制,再造新机制流程

人才是第一资源。用新技术引领融合发展、打造“四全”端,必须依靠熟悉新技术、懂得互联网的新型广电人才。没有全新广电人,打造“四全”端就是空中楼阁。近年来很多省级台人才流失严重、干部队伍老化、人才引进乏力,归根到底是现有体制机制已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变化新要求,变革势在必行。但变革涉及到深层次的编成重置、利益调整,必然困难重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接续推进。以融媒体工作室点上突破、以新中心制面上铺开,是目前较为现实的选择。

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可以突破条件束缚,激励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肯做事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如果说当年湖南台工作室制度是传统广电发展模式下的体制尖兵,那么当下融媒体工作室就是省级台融合发展的体制尖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十来年前,省级台将中心制改革为频道制,在当时背景下,有其积极意义,有力地促进了发展。但已无法适应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必须通过体制再造、机制重塑进行融合变革,用新中心制来因应新时代新要求。从频道制切换到新中心制,有利于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集约化调度使用媒体资源、一体化组织指挥,有利于培养和用好专业人才,适应全媒体生产规律。

融媒体工作室的特点在于小而精、小而活,易于实施;新中心制则要紧紧跟上,动主体、动本体,集合力量、体系作战。如果说,融媒体工作室是小分队,新中心制则是集团军。从某种程度上说,新中心制就是一个个放大了的融媒体工作室或者说不排除由一个个融媒体工作室组成。两者目标一致,互为补充,都是通过资源重组、力量重构,充分激活内在动力和活力,着力培养一批能够担当“四全”端建设的新广电人。

(三)内外结合借力多平台,拓展完善生态圈

省级台打造“四全”端、塑造全新广电人,需要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现阶段,单纯的内部力量已不足以支撑融合发展所需要的用户、数据、资金等各类资源,需要眼光向外,通过不同的平台为融合发展聚力赋能。现在媒体融合发展已具有明显的平台化趋势,媒体通过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反馈和数据获取,用户通过平台进行信息交换,这是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拥有海量用户、多种资源、强大功能的一体化平台可以对用户产生吸引力和黏性,提升媒体核心竞争力并为媒体自身发展提供支持。对于省级台来说,最现实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和媒体+平台。

省级平台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不仅承担着技术支撑和保障的职责,而且要从内容、运营等多方面引领和推动省域县级融媒体中心有序、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全国各省级平台主要由省级台单独或为主承建。省级台应抓住这一有利形势,在支持和服务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平台对县域用户和数据等媒介资源的聚合为我所用。

互联网时代,省级台不能只局限于单纯的新闻制作和传播,而是需要通过+产业、+政务、+服务,最大限度地聚合外力,通过业务的外向拓展,把新闻与产业、政务、服务放在一个大平台上。应积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多元业务共生的平台生态,以多种形态实现媒体与产业、政务、服务的充分而有效的融合。

省级平台和媒体+平台可以共同为省级台提供广泛的用户和数据资源,并通过平台运营和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两者之间又可以互联互通,在用户和数据等媒介资源和生产要素等方面共享共用、共同发展壮大。

四、“六位一体”中的“六位”推进思路

在智慧广电建设方面,要落实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智慧广电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云平台”为核心,应用5G、4K、AI等新技术,对全台网等传统技术体系进行全面升级换代,并运用到采、编、播、管、存等各个环节。以用户为中心,依托互联网技术,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乃至多向互动,利用大数据实现对广电端用户的精确投放和定向推送。开发和应用基于5G技术的新节目和新业务形态,开设超高清电视频道,并结合虚拟技术,吸引用户重回大屏端。

在移动传播平台建设方面,要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坚持以客户端为核心的自主可控综合移动传播平台建设方向。高度关注5G、AI等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变化,抓好客户端的迭代升级。贯彻移动优先,真正实现各类资源向移动端全方位、全过程倾斜,实现用户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综合利用。省级台的移动传播平台宜结合实际定位为综合性、聚合性、区域性移动传播平台,构建平台与内容双轮驱动、自有平台与第三方平台并进互促、办好客户端与深耕公众号众星拱月、新型平台与传统平台协同发力的发展体系。

在融媒体工作室建设方面,要以产品线或产品束为考量组建创新单元。在增强牵引力上下功夫,赋予必要的选人用人权、自主运营权、资金支配权、资源使用权。在增强支撑力上下功夫,打造具有完备管理、技术、运营功能的服务中心。在增强驱动力上下功夫,管建同步、管建并举,有进有退、动态管理。

在新中心制建设方面,要以产品树或产品群为依据全面创新架构。科学组建,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头部品牌,防止新的铺摊子、安位子,搞大而全、小而全。理顺关系,围绕专业化全媒体产品,优化生产、技术、资源、运营等方面的供给、支持和配置。推进考核,努力让新中心成为责任中心、利润中心、质量中心。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省级平台建设方面,要对照有关国家标准完善功能并加大资源共享力度。突出抓好在省级平台封装县级融媒体中心移动客户端,在为县里提供高流量入口和强功能平台的同时,把用户数据聚集起来,形成用户资源池,产生最大价值。

在媒体+建设方面,要基于媒体资源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端内端外互动的闭环产业链。重点是建设以内容IP衍生品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平台,以问政和智慧行政为核心的政务服务平台,以区域新闻和智慧资讯为核心的信息服务平台,以消费电商和智慧社区为核心的生活服务平台。

五、推进“六位一体”发展中要注意把握的问题

(一)坚持一体为要、相互贯穿

“六位”角色不同、作用不同,但不是分散、孤立和割裂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在“催化融合质变”中“放大一体效能”。如智慧广电和移动传播平台统筹发展打造“四全”端需要内在的体制机制;而融媒体工作室和新中心制的落地发展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系统和技术工具,也需要借助跨平台多终端的立体化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省级平台和媒体+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体制机制,也离不开技术手段,而所集聚的用户和数据等资源也可为智慧广电和移动传播平台所用。因此,“六位一体”融合发展需要总体设计、统筹推进、共同发力、一体发展,打好组合拳。

(二)坚持内容为本、始终贯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六位一体”只是融合发展的路径,最终目的还是占领舆论宣传主阵地。解决端、人、聚问题,都是为了更好地支撑主流价值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内容的根本地位始终贯穿在“六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要在“六位一体”的组合配合融合下,更好地让新闻舆论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坚持运营为重、紧密贯穿

“六位一体”中,有的本身就是运营,有的需要运营保障。省级台长期依赖于“节目+广告”的运营模式,但广电的品牌溢价正在衰退,越是依靠硬广,生存的空间就越小。要提速升级运营模式和形态,变到达受众为基于用户,催生增量价值、激活存量价值,既适应全媒体化、互联网化的需要,又助推“六位一体”融合发展。

省级台“六位一体”融合发展是整体转型、本体融合、一体化发展。要成为智慧型的全媒体,拥有科学合理有效的体制机制,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打造集合多方资源的综合优势平台,必然是一个曲折甚至艰难的过程,但也是省级台凤凰涅槃、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要有坚定的信念、高度的担当,还要有强力的政策支持、有力的财力保障,把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实施好。

【注释】

[1]梅宁华.支庭荣等.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2]王朝明.2019中国广电融媒调研报告(省级篇)[EB/OL].https://mp.weixin.qq.com/s/jAhALTmLSss6-FfU4ovYpw.

[3]华小波.从组织变革理论看融媒体中心建设[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9/0520/c426943-31093600.html,人民网,2019-05-20.

猜你喜欢

六位一体广电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学语文“六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刍议
群众路线视域下高校“六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探讨
民办高校“六位一体”学生工作机制探究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六位一体”课程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