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新时代的好故事书写初心使命新篇章
2019-12-11何平
□文/何平
在新华社成立88周年和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以举办“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展演活动的方式进行纪念,很有意义。
刚才,11位同志充满真情地与我们分享了一个个亲历亲闻的精彩故事,我们感受到的,是对老英雄初心密码的真切追寻,是向扶贫干部的深情礼赞,是红色故都薪火相传的壮怀激烈,是与黑恶势力斗争到底的铁肩担当,是“一带一路”携手同行的点点滴滴,是战火纷飞中的家国情怀……每个故事都是新华人积极践行“四力”的真实写照,是忠实履职尽责的集中体现,使我们受到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洗礼、思想上的启迪。我提议,让我们再次把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不久前,我们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报道,全社采编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通过我们的笔和镜头,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有力彰显了国威军威,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历史留下了精彩篇章、永恒画面、鲜明印记。
面对新中国成立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举世震撼的辉煌成就和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历史变化如此深刻,社会进步如此巨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如此活跃,这些都为我们讲好故事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新闻素材,也对我们讲好新时代的好故事提出了更高要求。
怎样才能不负党和人民重托,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彩故事,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我以为,要把握好“守初心”“担使命”“强本领”这三个关键词。
一、不忘初心,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一下刚才11位同志的演讲,其实都是与“初心”有关的故事。无论是出生入死、功勋卓著的赣南老红军,还是深藏功名数十载的张富清,无论是牺牲在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黄文秀,还是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排雷手,他们都在以热血和生命践行着我们党永远的初心,而讲述他们的故事,也正是我们新华人的初心使然、职责所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新华社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和始终如一的无悔初心,就是我们做好记者、讲好故事的灵魂所系、根脉所在。
(一)守初心,就要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我们安身立命的“主心骨”。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我们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为之奋斗牺牲。新华社早期负责人瞿秋白,高唱《国际歌》从容赴死,彰显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贞不渝,也诠释着新华人的红色初心。
今天,我们虽然不再面对血与火的考验,但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是我们新华人心中的魂、脚下的根。要始终不渝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在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的苦难辉煌中,用我们的笔充分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历史逻辑,引导人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凝心聚力。
(二)守初心,就要坚持党性原则,校准我们不断前进的“导航仪”。作为我们党亲手创建和领导的新闻舆论机构,新华社从瑞金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一条鲜明的主线贯穿始终,就是紧紧跟随党中央,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无论是红军长征前的动员令《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还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进军号《将革命进行到底》;无论是拨乱反正的最强音《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还是解放思想的前奏曲“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每一个重大历史关头,新华社记者手中的笔都始终旗帜鲜明地反映党的意志,传播党的主张,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新华社姓党,就要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初心不忘、本色不改,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三)守初心,就要站稳人民立场,夯实我们履职尽责的“压舱石”。勿忘人民,是以穆青同志为代表的一代代新华人始终坚守的情怀,已深深融入新华人的血脉,凝炼成穿越时空的永恒精神。
在刚才一些同志的发言中,无论是“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的感悟,还是面对黑恶势力,敢于伸张正义、为民请愿的勇气,我想,这就是“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这一人民立场的忠实传承和生动诠释。坚守初心,就要坚定“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的信念,坚守“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情怀,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动着人民的感动,用我们手中的笔和镜头,写下人民生活、命运、情感的丰富故事,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二、牢记使命,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闻宣传的神圣职责
以使命为方向,我们笔下的故事才能有鲜明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概括当前宣传思想战线的使命任务。这既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我们讲好新时代精彩故事的努力方向。
(一)担使命,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时代最强音。实践探索越是波澜壮阔,越需要科学理论作为“指南针”,社会舆论环境越是复杂多变,越需要正确思想作为“定盘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也是指引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要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把方向,最根本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图1 新华社记者余国庆(右一)采访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
□图2 新华社记者武笛(左)在肯尼亚贫民窟采访。
□图3 新华社记者孟菁在北京人济山庄26层楼顶拍摄屋顶违建拆除情况。
□图4 新华社记者王沁鸥(左一)与同事在海拔6500米珠峰营地完成直播。
我们要把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在融入嵌入上做文章,把权威的解读和生动的阐释有机结合起来,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将政治话语、理论术语转化为群众语言、生活话语,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人悟“道”,让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往深里走、心里走、实里走,引导干部群众高举精神之旗、把稳思想之舵。
(二)担使命,就是要牢牢把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一中心环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当前,我们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目标在前,使命在肩。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最强的力量。我们要围绕我国即将实现全面脱贫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性跨越,大力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激发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力量。
当前,要着力做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传,深入宣传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深入阐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深入反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举措、进展、成效,营造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
(三)担使命,就是要着眼国内国际全局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从毛主席提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华社“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世界性通讯社”,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是我们一以贯之的使命任务。在刚刚同志们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跨国科技合作里的“中国智慧”,看到了“一带一路”惠及沿线国家的“中国贡献”,看到了维和部队在战乱地区执行排雷起爆任务的“中国担当”,这些故事,无一不是新华社记者履行使命的生动见证。
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就是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找准定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明确方位,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与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起来思考,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为世界谋大同联系起来把握,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中国的声音更响亮,中国的形象更动人。
三、增强本领,努力做到政治过硬、作风过硬、能力过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同时指出,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几把刷子是不行的。
做新时代的好记者、讲新时代的好故事,就应当做到“政治强”和“业务精”有机统一。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武器,坚持立场、观点、方法有机统一。鲁迅曾说过,从血管里流出的都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都是水。坚持什么样的新闻观,是决定我们笔下的故事是否符合人民根本利益、能否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所在。
面对复杂多变的舆论环境,我们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特别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坚持党媒姓党,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政治家办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始终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判断问题,让我们笔下的新闻故事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
(二)以锤炼“四力”为根本途径,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刚才11位记者讲述的生动故事,无一不是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深入采访的结果。无论是在地球之巅的艰辛跋涉,还是脱贫攻坚一线的深入采访;无论是在大洋深处的科学考察,还是中非合作的亲身感受;无论是人迹罕至的茫茫戈壁,还是万里之外的非洲草原……脚步所至方能心到情到,深入采访才能讲出有温度的故事。
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以基层为课堂、拜群众为老师,在深入采访、扎实调研中,让我们笔下的故事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有人气。要练就善于平中见奇、旧中见新、小中见大的慧眼,力求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让我们笔下的新闻角度上与众不同,立意上高人一筹。要练就善于“拨云见日”的功夫,勤于思考、善于分析,通过揭示事物本质、主流、趋势,让我们笔下的报道见解独到,给人启迪。要练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过硬本领,以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追求,“百炼为字、千炼为句”的态度,不断提高文字表达力、视觉呈现力、网络传播力,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三)以坚持守正创新为努力方向,不断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当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入口”“主要渠道”,也是新闻竞争、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我们讲故事的表达方式和传播形式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讲好新时代的好故事,就要把握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顺应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新变化,认清新闻传播规律特别是新兴媒体发展新特点,敢于打破传统套路、摆脱路径依赖,针对网络受众、聚焦年轻群体,以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的传播手段、更加生动的话语表达影响受众、凝聚民心,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不忘初心,脚下才能踏出坚实的前进步伐;牢记使命,笔下才能写出精彩的时代故事。让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忠实履职尽责,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书写更多无愧历史、不负时代的精彩篇章。(本文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何平于2019年11月8日在新华社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展演暨记者节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