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农村防雷工作的新举措

2019-12-10王贤忠

农家科技 2019年11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互联网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前国内逐渐进入到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下,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社会各个行业的工作,都发生了积极的改变,尤其在农村防雷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这种转变体现的更为明显。传统的农村防雷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因为方式方法相对传统,所以难以得到较好的效益,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农村防雷工作将会得到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有关气象部门应当要研制出全新的防雷措施,以此来提升农村防雷工作开展质量。文章接下来将对此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防雷;全新举措;存在问题

农村防雷工作随着近些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有关气象部门的高度重视。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各级气象部门都在农村防雷措施上作出了全新改善,以此来符合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基本需求。但是因为我国农村防雷工作长期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农村防雷工作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互联网+时代下,尤其要更加深入的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科学措施,力求提升農村防雷工作的水平。

一、传统农村防雷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

1.农村防雷意识相对较弱

众所周知,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农民,绝大部分拥有的文化水平非常低,并且接触到的防雷知识非常的少,同时因为向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力度不足,从而使得农民对雷电危害的认识不够,并且农民无法在脑海中掌握好防雷知识,这样一来,必定会加大农业工作开展中雷击事故发生的概率。举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农民常常会在大树下,搭建简易的帐篷,又或者携带金属物品在农田里劳作,这些都是雷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某些地方的气象部门领导层,在内心深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即便不展开防雷措施制定,雷电事故发生的概率也是较低的,所以没有展开任何的防雷安全措施,所以也就使得雷电事故频频发生。

2.农村地域的建筑房屋也存在防雷问题

农村中所搭建的房屋,往往都是自建房,采用的房屋是砖瓦结构,只有极少部门房屋拥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即便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村房屋,在修建过程中也没有考虑到基本的防雷装置,就连基本的避雷针与避雷带都是不具有的,这样当雷电袭来时,是很难将雷电展开引流的。另一方面,除开这种农村房屋先天建设不足的问题,另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是,农村房屋室内拥有较多的电气设备,各种接入线路的连接问题非常的混乱,更有甚者还存在临时搭接、随意拉扯的问题,这样非常容易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

二、互联网+时代农村防雷的全新措施研究

文章在第一部分,简要的分析了传统农村防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之所以农村地区容易发生雷击事故的原因,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防雷的全新措施需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升防雷意识,展开精细化雷击预警服务

首先,应当在互联网+时代,科学化的提升防雷意识,相应地方气象部门工作人员,要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国内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频发的严峻形势,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全面化的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更加全面化的加以深入贯彻,还应当要严格化的依照防雷减灾的具体管理办法,将现有的农村防雷安全管理制度予以健全,完成农村防雷设施建设,科学的制定出较好的防雷应急预案,将防雷个人责任制加以落实,要依法对出现的重大的雷击安全事故予以追责。

其次,还需要将精细化雷击预警、预报服务予以提升。这个方面的措施主要是,将雷暴天气预报预测业务予以精细化,借助互联网+时代信息发布的快速性与准确性,来将现有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渠道进行拓宽,完善农村气象信息覆盖率,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多媒体信息平台,及时的将这些气象信息预警预报予以发送,进一步的提升群众防灾基本意识,科学化指导农村群众日常雷电应对措施。还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气象工作部门,还应当更好的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启动预案,最终将农民的雷击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状态。

2.科学化展开避雷装置安装

有关气象部门,需要全面化的运用传统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以及现代电子避雷器等,运用这些避雷装置都能够使得雷电的危害得到更好的防止与减少。需要在农村居住的房屋上,科学化的装置避雷设备,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雷电对农村房屋内部设施造成危害,并且也可以使得人员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气象部门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思考,互联网+时代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本质何在,其是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防雷工作,最为重要的便是同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展开有效的融合,以此来强化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效率。由此可见,避雷装置需要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重要措施。

3.互联网+时代下气象部门要强化防雷减灾管理职能

首先,气象部门需要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深入的查询当地防雷的资料,从而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防雷减灾管理措施。还需要通过更为合理的安排,科学有序的引领农村防雷工作进展,通过避雷设施的搭建,以及防雷工作的科学部署,通过由点带面的状态,来逐步的扩大农村防雷管理工作范围。 与此同时,在具体的防雷管理执法过程当中,也需要尽可能的做到规范、严格、认真,要使得防雷目的借助信息平台予以实现,要在信息传播方面,更加多途径快速的传递给农业工作人员,这样一来,必定会使得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从另一个方面展开分析,气象部门还需要借助互联网+时代下,气象计算信息系统的帮助,有效的使得各个环节的气象信息,都能在同一的系统当中加以管理,之所以这样展开操作,是因为同一的系统管理,能够很好的提升农村防雷减灾管理的水平,并且使得各种类型的信息不至于过于杂乱。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可知,互联网+时代下的农村防雷工作,在开展的时候应当要研究出全新的措施,如此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了主题的分析,首先分析了传统农村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其次紧接着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相信随着有关工作人员的进一步理解与把握,最终必定能够使得我国农村防雷工作,开展的质量水平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钟靖,李愉杨,吴鸿迅.肇庆市农村雷击伤亡事故原因分析及防雷措施[J].南方农机,2018,49(19):208.

[2]王曦,王娟.浅析云南省德宏州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防雷现状和防雷减灾措施[J].民营科技,2018(08):17-19.

[3]李洪伟.新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住宅建筑物防雷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289-290.

作者简介:王贤忠(1970-09-)男,汉族,四川汉源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业务工作。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互联网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