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9-12-10冉洪术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网络思考

冉洪术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意识形态对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时代的兴衰发挥着重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向前发展,意识形态主战场逐步网络化数字化。特别是基层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迫切重要性尤为突出。

关键词 网络;意识形态;思考

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在互联网视域下所形成的一种全新、公开、无边界的思想体系。截止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较2017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我国的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6%。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全球手机用户将达到57亿,移动通信服务将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人口。可见“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发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给了网络主体前所未有的话语自由,也给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能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植入广大网民的价值观中,既考验着国家网络综合治理能力,也决定着我们在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主战场上能否顶得住、打得赢。

1 国家政党政权安全需要网络意识形态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这深刻表明,网络意识形态关系着政党政权是否稳固和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的问题,是国家安全的最大变量。正如毛泽东所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阶级也是这样。”“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由此可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本质上是国家政党政权安全。

2 多元性社会心理需要网络意识形态

市场经济使社会发展稳步向前,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弊端也崭露头角。其一是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在少数体制外人群中存在盲点。比如,东西部省份的互联网资源和教育资源存在差距,贫困地区因基本生活不能保障而无法顾及意识形态教育,加之宗教信仰差异,易造成心理失衡和主流意识形态争议。其二,较为严重的贫富差距和贪污腐败现象,使社会仇富仇官思想有所抬头。有些人借此大肆炒作并针对民众定向传播,在社会中引起“局部动荡”,造成国家信任危机。其三,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分化使社会心理呈现多元化态势,非主流意识形态也由经济领域渗透至其他领域,这使得部分成員无法适从,产生认识偏差和信仰迷失。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网络意识形态来重塑共同理想,巩固人心。

3 当前工作漏洞需要网络意识形态

习近平指出我们这么多人上互联网,肯定需要管理,而且这个管理是很复杂、很繁重的”,强调了网络管理的必要性。但当前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瑕疵。首先,缺少针对性法律法规,难以对网络犯罪形成有效震慑。国内在网络监管和违法犯罪判罚时,大都还依靠《宪法》等宏观性法律,量刑边界较为模糊导致犯罪成本较低,重犯现象时有发生。其次,目前依靠的“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又”管理模式,使各部门责任不明,政务资源共享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合力,舆情部门责任不明,政务资源共享力度不足,难以形成合力,舆情处理失范。还有一点则是部分工作人员时代适应性不强,照搬照抄纸媒信息导致相似意识形态内容密集传播,大众产生疲劳感。有些管理人员网络安全意识淡薄,预警能力较差,补救措施滞后,使有害意识形态信息不断滋生、传播。

4 新阶段改革事业需要网络意识形态

首先,在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需要我们利用网络工具,继续倾听大众心声,掌握基层民意,为未来改革重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古人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网民称自己为“草根”,那网络就是现在的一个“草野”。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但是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让互联网成为我们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其次,习近平提出“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网上网下要形成同心圆”,尤其在当前发展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的情况下,负面矛盾和社会风险有所增加,接下来的改革道路荆棘遍布,需要通过网络主流意识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构筑“同心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网络和信息化是一种全新发展动能。运用网络技术推动互联网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互通,以网络信息流带动资本、技术要素,用网络意识形态团结人才、智力要素,可促进经济创新发展。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斗争将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需要我们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干扰面前,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

参考文献:

[1]《意识形态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网络思考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