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探析
2019-12-10陈磊
陈磊
摘 要 在大豆种植的过程中,种植者应结合本地的土壤状况,科学实施轮作,清理病株残体,选择优良的大豆品种,并进行合理的栽培管理。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种植者可以综合应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手段,为大豆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关键词 大豆;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属于经济作物,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在我国各地,大豆作物在农作物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分布的区域十分广阔。为了提升大豆的产量和质量,就需要在种植过程中采用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从农业生产实践出发,对大豆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加以分析,希望有助于我国大豆种植技术的发展。
1 大豆种植技术
1.1 科学实施轮作
在种植大豆时,使用轮作的手段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环境,而且能够起到一定的抑制虫害的作用。一旦大豆发生常见的土传病害时,在冬季期间就有可能产生病害现象,而且在土壤中还会有害虫处于休眠状态之中,对大豆生长造成潜在威胁。因而,大豆种植者实施三年的轮作,就可以有效防止此类病虫害情况产生。
1.2 清理病株残体
种植人员在完成每一季的大豆收获之后,就应当对土地中残余的病株残体进行清理工作,而且该项工作应当尽早进行,保证病株残体得到有效的深埋处理,从而达到消灭菌体的作用。种植者还可以使用翻耕的方式,以加快菌体的消亡速度。此外,种植者亦可以应用日晒、雨淋、天敌等多种方法达到清除菌体的效果。
1.3 选择优良品种
在種植者正式开始大豆种植的之前,应当对大豆的种植环境加以细致分析,尤其是掌握本地的病虫害现象。通过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种植者就能够切实了解大豆种植的自然环境、气候、常见病虫害等因素,科学选择适合本地环境、具备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如果种植者要选择外来的大豆品种,就应当详细了解这些品种的产地以及病虫害情况,以确保所选择的品种可以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从源头保证大豆产量和质量。
1.4 合理栽培管理
第一,播种。种植者合理选择大豆播种的时间和深度是非常关键的。早播或深播都会造成大豆病害乃至严重的根腐病,按照河南省官庄镇的气候和土壤环境,大豆种植的适宜温度为六至八摄氏度,恰当的播种深度为距地表五厘米。在播种之后、出苗以前,种植者采用除草剂,就应当合理调整播种深度,以防止由于播种深度不足而造成农药污染。
第二,施肥。种植者在施肥过程中应当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确保施肥环节的科学性。肥料的配比应当合理,如果氮肥过多会造成贪青徒长的现象,从而导致倒伏与晚熟。因而,种植者要确保氮磷钾的用量合理,提升作物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让大豆能够健康、快速成长。
2 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
大豆产生病虫害将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近年来河南地区的大豆病虫害现象有所增加,种植者应当做好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
2.1 大豆病虫害的主要类型
大豆病虫害约有十多种,近年来在河南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是大豆根腐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等。以下本文就常见的几种大豆病虫害进行说明。
第一,大豆根腐病。这种病害往往是由镰刀菌、丝核菌等多种真菌的侵染所造成。这些真菌属于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越冬。病害发生时,其危害的对象为主根,病斑颜色呈现褐色或黑褐色,外观则可能为梭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皮层出现腐烂现象,严重的时候会造成侧根与须根的脱落,导致主根成为秃根。
第二,大豆灰斑病。这种病害是由大豆褐斑短胖孢菌所造成的,其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的方式在大豆病残体或种子上过冬。带菌的种子会导致大豆幼苗的子叶受损,而在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则会释放出分生孢子,在风雨条件下对叶片进行侵染。每年的六月上旬开始,这种病害就在大豆叶片上产生,而七月中旬则为这一病害的高峰期。豆荚的病害则开始于嫩荚期,鼓粒期是这种病害的高发期。这一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亦会危害茎、荚和种子。当大豆病害严重时,绝大部分的叶片都会被病斑所覆盖,造成大豆的叶片脱落。情况严重的时候,会导致大豆减产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三十。同时,这种病害也会降低大豆质量。
2.2 大豆病虫害的农业防治
大豆的成长发育要经历播种、出苗、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多个阶段。种植者应当细致分析不同阶段的特征以及常见的病虫害,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方针,从生态系统的层面有效防治病虫害。在选择品种的时候,种植者应当充分考虑河南大豆种植的环境,并结合种子产地的状况,在移栽之前开展检验工作,挑选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品种。而且在种植时应当对残留病株加以清理,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和管理方法。
2.3 大豆病虫害的化学防治
第一,对种子进行化学处理。借助化学拌种手段,能够有效地处理大豆在种植过程中的幼苗和主根,延缓病虫害可能造成的影响。在不同的土壤环境中,不同类型的病虫害应当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如果大豆根腐病比较严重,就可以在其中拌上多菌灵粉、富美双可湿粉剂等药剂,配比为3:2,而药剂的整体用量应达到种子重量的 0.5%。除此以外,对于不同区域所发生的各种病虫害,种植者应当采用区别对待的方式,从而切实做好保苗工作,保证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第二,采用化学除草方法。化学除草是防治大豆病虫害的有效方式,主要是因为杂草是常见的大豆带病源。应用强效除草的方式能够尽量减少病虫害在田间寄生的情况,亦能够防止中间寄生。采用化学除草手段,能够为大豆生长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条件,从而大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科学应用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提升大豆的产量以及质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以及危害结果。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积极推广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让经营者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式从事大豆生产,从而达到促进农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