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困境与思考

2019-12-10林超纲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22期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困境

林超纲

摘 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和特点,说明了当前遇到的困境和挑战,并针对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建议,希望能够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困境;措施

随着财政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财政支出的力度越来越大,支出的结构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幅增长对我国民生保障等的支持力度增长更快。但是,与此同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大幅增加同时也带来了财政收支矛盾的加剧,对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求也愈发严格。在此背景下,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有利于财政关注点逐渐由资金投入管理向支出效应管理转移,达到避免资金浪费、滥用的目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对于我国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和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具有重大影响和意义。

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涉及了包括教育、医疗、科研、文旅和社会基本保障等在内的多项内容,是我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受到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为了提高我国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执行效果,财政部门逐渐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表明了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日益重视,同时对绩效评价也在不断更新标准。

所谓绩效评价,就是指按照科学的标准和方式设置一定的评价和考核指标,对相应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衡量评估,来判断相关工作人员和负责部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积极性。目前,我国的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实施绩效评价是改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会对当前专项资金管理进行科学指导。

一、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和特点

1.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意义

首先,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评价工作,能够有效地将当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成果具体化,让财政部门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能够真正了解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也能够让财政专项资金的福利有效传递给社会受益人员,有利于提升财政专项资金制度和政策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的社会效益目标。

其次,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财政专项资金评价体系。将资金分配使用前的市场需求状况调查、资金的使用情况追踪以及资金支出的效益等都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更加有利于财政专项资金的健康循环发展,将专项资金使用在刀刃上,发挥其真正的社会效益,也能够反过来促进公务人员工作水平的提升。

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能够科学地衡量公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效果,使相关人员的流动和晋升渠道更加科学合理化,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激情和信心。同样,公务人员也能从绩效评价中得到工作的反馈,促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特点

首先,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对象具有公益性。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途径主要是义务教育、科研经费、卫生医疗、农业发展等具有公益性质、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对象的公益性是指其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外部效应是正的,并且带来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体具有强制性。实施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主体一般是财政部门,相比公司等绩效评价更加严格,也更加带有法律强制的色彩。

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客体具有特殊性。行政事业单位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工作人员,作为绩效评价的客体目标,工作内容和职责都带有复杂和特殊性,使得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都受到政府规章制度和居民的严格监管。

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遇到的困境

1.缺乏科学健全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

虽然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并且在2004年通过了《中央经济建设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但是很多地区财政管理部门并没有将绩效评价体系纳入财政管理,也没有建立起与之相符的预算编制体系,也没有制定出完善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绩效评价制度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度支持,我国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进展并不理想,有关的绩效评价技术指标等也不能够满足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实践要求,绩效评价质量和效果也不尽人意。

2.绩效评价目标不清晰,缺乏个性化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办法最开始由发达国家的财政部门使用,我国在引进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之后,往往会参照国外标准进行绩效评价目标的设置,在引进目标设置标准时往往忽略本国发展条件和自身实际情况。很多单位在设置绩效评价的标准时,没有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对绩效评价标准进行个性化调整,很多部门就简单选择年度工作目标作为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目标。

在绩效评价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财政部门也没有针对各个领域、各个业务版块来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认为按照法律法规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就是完成了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内容,而完全没有考虑到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资金支出成本和专项资金使用带来的效益。因此,无法展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真正效用。

3.财政专项资金的指标很难做到量化、细化

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大都为了提升社会福利,其选择评价指标时往往比较模糊和困难,因为财政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有时不能取得经济收益,而社会效益成果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才能看到效果。在财政专项资金取得成果的一段时间内,会产生很多不确定的影响因素,不确定因素会导致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最后很难以简单的数据来进行衡量和评判,因此,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标准制定难以量化。

另外,对于专门负责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和调配的工作人员来说,其工作的内容职责不仅涉及财政知识,还有可能涉及企业管理、建筑工程、医疗卫生和文化建设等。工作内容涉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财政专项资金在不同領域的使用,导致不同领域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很难进行比较评价,评价体系的制度规定若是一刀切,会导致绩效评价的缺乏弹性。再者,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相应的绩效评价往往不在同一个时间段内,绩效评价时对资金分配当时的细节和相关市场环境也难以做到细致的回顾。

三、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措施建议

1.树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理念

要想实现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真正效用,首先要树立起科学的绩效评价理念。财政部门要树立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绩效评价的原则,并将原则贯穿到相关绩效评价工作中去,财政部门要将工作的关注重点从单纯的项目资金使用分配,逐渐转向财政专项资金补助项目的可行性和社会公益性方面。并且,对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结果,财政部门要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相关方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评价,收集反馈信息,从而保证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公平、公开和透明,同时也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2.优化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

首先,要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完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只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办法,才能对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科学指导。

其次,量化指标的选择要注重社会实际情况,充分考察历史相关指标,考虑评价指标和评价目的的关联性,在众多指标中选择相符的核心指标作为标准。

最后,绩效评价指标必须考虑经济性。指标选择的经济性因素是重要参考,不能对指标进行任何夸大,在满足以上要求的指标中选择最符合要求的评价指标,减少绩效评价所需的资金成本投入,节约成本费用。

3.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监督

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由财政部门推动,绩效评价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内部监督,还需要借助外部监督来规范评价工作的开展。

首先,财政部门需要借助第三方机构的力量来进行绩效评价监管,利用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独立性,并且与参与绩效评价的部门、人员没有利益纠纷,规范绩效评价中工作。

其次,财政部门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信息化平台,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让社会公众来督促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最后,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要更加关注资金投入项目的公益性,而不是仅仅关注财政资金投入项目的经济利益,防止财政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腐败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桔红.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财经界(学术版),2018(1).

2.贾连喜.财政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分析与应对措施探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2).

3.刘霞.加强出版企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与会计核算.中国总会计师,2018(1).

4.韩冬华.浅谈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8(6).

5.郎玫.激励、价值与有效性:三權视角下政府绩效评价监督的模型选择.广州大学学报,2018(05).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困境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对财政预算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探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探索
跟踪导练(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于问责的困境与出路
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加快高校财政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的思考
关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方式改革的思考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