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9-12-10颜小建
颜小建
摘 要:在初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往往因美术学科不参加中考,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太高,尽管偶尔灵光乍现,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还是非常困难的,它是一项长久的艰苦的工作。本文是笔者对初中美术教学改革的一些尝试和体会:激发兴趣,让每个孩子参与美术学习,并促进每个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提高课堂有效率,让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关键词:兴趣 习惯 氛围 心态
学习兴趣是指在美术学习中,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心理倾向,它是提高美术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在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愉悦心理,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对美术教学非常重要。但是,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普遍喜欢涂涂画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这种兴趣会逐渐减弱,到了初中阶段更加明显。是什么让孩子们对美术失去了兴趣?又如何让他们对学习美术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笔者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良好的态度习惯
长期以来,美术一直被作为“副课”看待,特别是到了初中阶段,随着学生学习目的性的进一步明确和课业任务的加重,孩子们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频于应付作业。他们把美术课作为调节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在七年级第一次上课,就对学生美术课作了具体要求,与学生共同讨论、制定规章细则,并以条款形式在墙上张贴:
1、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缺课事先请假,不能因为其他的一些不正当理由迟到、请假。
2、上课前清理掉桌子上所有和美术课堂无关的工具,准备好上课材料,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3、要积极与课堂教学活动,养成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的习惯。
4、按时完成作业、每次作业老师都会认真批改,并打好等级。在上交时间上适当放宽要求,一般作业都要求学生在第二次上课之前完成,这样学生一般都不会因时间来不及而完不成作业。
5、建立学生名册表,将学生平时作业的表现记录在册(包括课堂发言、材料准备、纪律表现、创作态度等)。同时,向学生宣布期末成绩的评定方法:平时表现+平时作业+期末成绩=学期总评成绩。
二、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创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美术课程的教学是个轻松、快乐,又充满充满乐趣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开放的、有情趣的气氛,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欣赏眼光和独特的思维去理解作品,发表不同的见解,并把自己的思维和想法表现在作品中。
如,在上浙美版八年级上第五课《动漫故事会》一课时,为了创设情境,老师首先请几位善于表演的同学演绎动漫作品里的故事情节,孩子们非常积极踊跃地参与,表演也非常生动有趣,同学们都被他们丰富的脸部表情逗得开怀大笑,这时,以启发学生作画思维入手,在大屏幕上打出这些动漫人物的卡通人造型,学生看了他们所表现的一个个动漫造型的原型,都非常喜欢。于是,趁机提问:谁想上来试试用卡通绘画的方法把它们都表现出来。话音刚落,全班同学都把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老师点了几个在表演环节中没有轮到的同学,让他们到黑板上施展自己的才能。因为前面同学的参与,所以孩子们在绘画这些造型的时候,更能找到特征,作品栩栩如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宽松的氛围,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作品呈现也才会变得更加完美。
三、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人的观察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起来的。特别是对于美术课的学习来说,观察力尤其重要。在美术课上,常有学生请教:“老师,这个东西怎么画?”但凡这样问的学生,其内心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其绘画技能相对滞后于认知水平的发展。如果老师仅仅说一句:“自己画!”大概会让学生很失望。久而久之,甚至会抑制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倘若顺应了学生的心理,把学生所需的图形直接画在黑板上,是否可行呢?不错,学生是得到了满足,会将老师的画照搬得很像。值得思考的是:他真的学会了吗?若换成画别的,又不会了。老师还这么教,学生岂不成了活生生的“复印机”!如此推想,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很有可能产生一种“共性”,即他们眼中的树一模一样,就连形形色色的人也会是同一种模式。出现这种问题的学生通常都是因为平时缺少观察,脑中没有积累的素材。
浙教版七年下册有大量的课时是培养学生用线造型的能力,其中一课是《手绘校园风景》。上课前,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楼房的结构、外形能用语言描述,但无法用笔画出来(学生笔下的楼房普遍是三角形加长方形),于是,笔者在上课之前安排了一节写生课,让学生认真观察身边楼房的模样,并用线条表现出来。通过观察,学生笔下的楼房不再千篇一律。再上《手绘校园风景》时,学生因为有了写生的基础,加上大胆的想象,画出的楼房千姿百态,形象生动。写生不仅能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造型能力,也能使他们通过写生积累素材。同时,学生在对对象进行精细描绘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写实能力,而且也锻炼了耐心和毅力,培养起忠实、认真的品格和敏锐的观察力。
四、拥有宽容的教学心态
美术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小画家,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懂得发现美、欣赏美,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有这么一个学生,认识并记住他是因为连续几堂课他都没带绘画工具。据其他任课老师讲,这是一个“小油条”,课堂上经常会弄点“小意外”。起初,老师把自己的材料借他用,但效果并不好。一次美术课,其他学生都开始完成作业了,他又开始调皮捣蛋。笔者就走到他的身边,俯下身子和他聊天,问他平时最爱画什么,并要他试着画下来,碰到不会画的,再用语言启发他。于是他就开始尝试着画,尽管画的不是很理想,但笔者特意大声表扬他:“原来你画的這么好,老师怎么就没发现呢?”其他同学听了马上围了过来,用惊奇的眼神打量着他。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无法掩饰眼中的那丝欣喜,那种体验了成功之后的喜悦。我相信,他已有所改变。接下去的几堂课,时不时地走到他身边,鼓励他,或给他帮点小忙。只要他的作业有所进步,就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地表扬他,并将他的作业张贴在墙上。慢慢地,他的学习用具不再需要老师来准备,上课时,也不用特意去辅导他。
在教学中,像他这样的学生我们会经常碰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但可以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美术多一点了解,对美术多一点兴趣。
以上几点,是笔者从教22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感受。相信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宽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把趣味性与知识性、科学性结合起来,并能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美术课必然会活起来,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当然,加强美术课兴趣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方法,而且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教育现代化》.张斌,2013年8月刊.
[2]《东方教育》.程晓琪,2014年3月刊.
[3]《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 浙江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