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角下的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研究

2019-12-10黄健炜黄远浩王群力孙成磊

科技资讯 2019年29期
关键词:衡量标准符号学文化内涵

黄健炜 黄远浩 王群力 孙成磊

摘  要:土建工程作为一种“固态文化”,它的实施过程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我国是世界级工程大国,但目前还称不上工程强国,纵使国际上没有统一维度的工程强国衡量标准,但从工程创新和文化内涵建设的视角出发,我国距离工程强国仍然有提升空间。该研究将从符号学的视角审视工程建设过程的组织建设、程序设计、工程伦理和自然选择4个关键环节,分析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内涵缺位问题,进而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

关键词:土建工程  文化内涵  衡量标准  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0(b)-0249-02

“十三五”期间,各行各业都在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全国各地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喜人,而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是土木工程建设,居有定所才能安身立业。一座座高楼大厦和地标性建筑拔地而起,人们都为之欣喜。但是作为土建相关专业的我们却产生了一些忧虑,工程建设的文化内涵的缺位终将阻碍工程建设完成质的飞跃,因此我们有必要审视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现状成因探究改善现状的途径。

1  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工程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主要涉及的方向为:工程建设定义、工程伦理、工程师职业操守、工程与技术、工程哲学与人文价值等。目前国外学者工程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工程内涵研究、工程师职业研究、工程人文价值研究、工程哲学研究4个领域,但对于工程建设文化内涵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也无法检索到专门的观点和著作。

(2)国内研究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工程定义、工程实施实策、工程组织建设、工程社会责任等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工程哲学建设领域处于优势地位。但是通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也不难发现,我国在工程演化和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的研究方向上存在一定的盲区,可供参考的有效研究数据较为有限,对企业工程技术创新进化的帮助也无法达到发展的实际需要。

2  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缺位的表现

(1)组织建设文化内涵缺位。

组织建设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组织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人学价值展开,人学价值是建筑工程能够发挥其作用的前提。目前我国的工程组织建设文化内涵严重缺位,取而代之的是圈子文化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工程建设不能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工程建设资格掌控者文化涵养不足,组织建设不能够深入贯彻以需选材,人学价值表达严重受限。该文将通过符用学理论阐述如何通过文化内涵的内驱力推进组织建设的合理化。

(2)程序设计文化内涵缺位。

工程建设作为大型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设计是工程能否顺利开展和按期结束的重要保障。高效的工程建设一般在工程开始之前会将工程周期、工程目的、工程对象、工程手段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遗憾的是国内的很多工程程序设计存在明显的问题,牺牲工程品质换取时间和经济效益、盲目扩大规模激化供需矛盾、临时增改特殊化工程忽视群众利益等现象屡见不鲜。该文将通过符构学理论阐述如何通过文化内涵的内驱力推进程序设计的合理化建设。

(3)工程伦理文化内涵缺位。

工程建设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活动之一,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的伦理问题,在工程的构思、决策、实施、管理和反馈等方面无不体现人的作用,关于人的问题就很难脱离伦理道德問题。工程管理者、工程师、工人等建筑工程的主要参与者的职业道德,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也关系着使用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是工程的基本生命线,该文将通过符义学理论阐述如何通过文化内涵的内驱力推进工程伦理的合理化建设。

(4)自然选择文化内涵缺位。

工程建设作为一种“固态文化”自身带有浓厚的时间、地域和民族特征,不同的时间、地域和民族对近似的工程有着差异化的需求。西方建筑经历从浓厚的宗教色彩发展到浪漫主义田园风格,我国的建筑经历从宫殿园林到实用主义利用空间极限,但所有合理的建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工程-人-自然的和谐。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近些年我国的工程建设违背自然选择的现象层出不穷,被自然惩罚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该文将通过符构学理论阐述如何通过文化内涵的内驱力推进工程自然选择的合理化建设。

3  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缺位的改善途径

(1)从符用学的视角探究组织建设文化内涵改善途径。

符用学强调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这个关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他要求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事实和实际需要,摒弃传统的圈子文化,通过学习考察和外部邀请充实组织的结构,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组织建设过程中,最为复杂的是上层建设,需要通过专业化的培训提升组织整体人学素养和专业素养。

(2)从符构学的视角探究程序设计文化内涵改善途径。

符构学强调表征—对象—解释项的三元关系,程序的科学严谨直接决定着整个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程序的设计绝不是简单的工程施工周期和工程操作流程的设计,而是通盘考虑整个项目,从项目的立项就需要严谨的程序设计,充分论证工程实际需求、可预见的运行障碍、规模最大弹性空间、工程监管节点等问题。整体因素考量、推演、论证结束后形成工程完整程序单,后续工程严格根据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时间节点开展工作,出现程序外突发事件,建立系统备忘录并补充进程序中,标注补充内容。

(3)从符义学的视角探究工程伦理文化内涵改善途径。

符义学强调人—符号—文化的三元关系,工程伦理是工程的灵魂,因此在工程伦理这个概念中人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工程伦理与广义的伦理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伦理文化内涵更倾向于职业道德与操守的表达,如何提升工程伦理文化内涵是现代建筑业的核心问题,应从以下几个原则去探索和研究:第一,坚持商谈伦理原则,用“交往理性”替代“工具理性”,尊重民众意见和实际需求,接受民众监督;第二,坚持风险伦理原则,各级工程主体须维护工程风险分配正义;第三,坚持安全伦理原则,做好施工前和交付使用前的安全评估工作,将工程风险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4)从符用学的视角探究自然选择文化内涵改善途径。

符用学强调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自然选择文化内涵暨工程环境伦理,工程的本质就是以人类的需求为导向改造自然的过程,工程主要参与者为主体,自然环境为客体,二者协调稳定才是工程建设的基础。人类的需求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必须找到需求与环境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需要工程建设主体具备工匠精神,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资源,不被短期的经济利益所驱使,充分做好环境调研并反复研讨,形成尊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设方案,从整体利益出发,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城镇化的步伐逐渐加快,对于建筑行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唯有建设者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座座高楼大厦才会带有温度,才能真正地温暖老百姓。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土建相关专业的同志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张海.中国现代建筑工程的人文价值研究[D].广西大学,2016.

[2] 刘洋.中国铁路工程文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 苑东亮,刘绍丽.建筑工程文化评价研究探析[J].工程建设,2018,50(11):1-7.

[4] 蔡乾和.哲学视野下的工程演化研究[D].东北大学,2010.

[5] 徐生雄.大工程观视域下工程伦理原则和规范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17.

[6] 刘魏宏.基于OBE的生产实习工程伦理学探究式教学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156-157.

猜你喜欢

衡量标准符号学文化内涵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
关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理论探析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