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改革

2019-12-10王赜贺开明宋国治马欣

科技资讯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王赜 贺开明 宋国治 马欣

摘  要:面向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专业课程内容建设与教学改革通过制定相应的科研项目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然后通过对项目成果的成绩考核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校探索合适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关键词:互联网项目  创新创业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11.52-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b)-0124-02

Abstract: Professional course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for interne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of corresponding research projects, students can combin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and through the evaluation of project results,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their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while also helping schools explore appropriate innovative talent development systems.

Key Words: Internet proje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ing reform

面向互联网应用开发创新创业教育通过IT类专业创新创业类的教学资源课程建设与改革,能够激发大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科研和教学活动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1]。考虑到IT类专业课程体系对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内容实现全覆盖,培养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系统分析、设计、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该课程重点从物联网应用层的角度出发,以项目小组的形式组织实践教学,主要锻炼学生完成物联网/互联网+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通过项目驱动教学的方法得到锻炼[3]。

1  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要点

以真实科研项目为基础,完成面向创新创业的“物联网应用开发技术”实践教学案例建设,促进产教融合;整合课内实践教学、课外创新创业指导、开放实验项目等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该实践课程采用课内集中讲授与课外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课题制、项目制的形式由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团队完成实践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一是安排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的面授;二是通过实际的创新创业项目案例进行讲授;三是学生将课程商业计划书模拟训练和“互联网+”双创竞赛实战甚至与真正的“创业”相结合。

2  课程主要内容

该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研究和分析至少一个完整物联网或互联网+应用项目,能够完成项目中一个较完整模块的应用开发,并通过团队合作完成整体项目。

支撑该课程的主要双创项目案例:(1)中国互联网+国赛铜奖案例:新能源电动汽车自助服务平台的实现(商业计划书、广宣视频、路演PPT等)。(2)全国服务外包大学生双创竞赛案例:智能厨房监测系统(国家级二等奖)。(3)大创项目案例(国家级):基于物联网技术家庭安防锁系统的设计与实。

今后优秀双创项目的引进和科研项目转化:(1)基于STM32的嬰儿温室(华北五省2018);(2)基于NB-IoT的低功耗井盖监测系统(华北五省2018);(3)基于知识图谱的知识库系统开发与应用(服务外包2018)。

3  课程教学计划

该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内学时为1周。经过系部全体课程组成员的讨论,对该双创课进行教学改革,把教学过程分散到5周时间执行。在实习周的5周前开始题目申报、学生分组和双选组织工作,题目确定后由各自的项目导师组织开展为期4周的课题指导和讨论。项目作品完成后,由导师对小组内学生的完成度进行评分。在实习周内,学生主要完成实践作品的研发报告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最后通过现场答辩组织验收与评分。

课程题目分为2大类:(1)给定题目。教师对科研项目、工程实践案例和优秀创新创业作品进行提炼,形成范例式的样板题目。(2)自拟题目。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创新创业的经验与需求,同导师协商拟定开发项目和对应的题目。

项目制分散指导的主要阶段和考核成果物:(1)项目制课题拟定、申报和双选阶段,填报提交课题申报表,确定项目题目、学生分组名单和导师。(2)在确定各小组的项目主题和分工后,根据不同小组的项目特点,安排导师每周至少指导1次,填写进度检查记录表。(3)项目完成后,导师依据小组学生实际完成情况,对本组学生评分,并指导研发报告和商业计划书的撰写。(4)项目现场答辩:分组展示项目成果并回答评审老师的问题。

课程集中面授的教学计划安排:(1)物联网应用开发与创新创业指导(4学时):IT类的主要应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思维方式;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引导;市场营销与商业计划指导;制定项目学习与开发计划。(2)物联网应用开发知识与技能(8学时):学生3~6人为1组,至少选择1个模块完成:①互联网+应用开发技术:互联网+应用开发案例;互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的主要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展示技术;②物联网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物联网应用开发案例;物联网设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数据通信技术与实现。(3)课程设计成果物的提交与展示(3学时):采取分组汇报/答辩等形式,对成果物进行展示、验收和评价。

4  考核成绩组成

该课程主要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项目开发能力。课程成绩整体考核的具体比例参考见表1。

5  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探索

积极探索将真实工程项目案例引入专业教学体系的专业建设方法中。先将互联网+应用开发项目进行裁剪后应用于IT类专业高年级实践教学环节中,再将项目中应用不同专业技术的模块拆解出来,分布到中低年级的实践环节中。

积极对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先后组织推动了“大学生实践创新指导教师申报”“系部开放日活动”等课外教学活动,配合学校组织的大创训练计划、科研招募和师生合作项目,亲身实践和探索如何建立多途径、分类分级的课外实践指导体系。

教学资源与平台整合互补。我们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依托华为、中软等优秀IT企业,组织了中央支持地方发展专项教学实验平台项目“IT专业虚拟云综合实践教学平台”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利用工程实践案例对应用开发类实践课程进行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改造,引导学生具有创新思维的项目,建立起课内实践到课外实践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王钧永.“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新模式探究[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6):231.

[2] 哈亮.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J].黑龙江科学,2019,10(12):82-83.

[3] 钟强,刘月秀.“互联网+”思维嵌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21):109-112.

猜你喜欢

课程建设创新创业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