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新节,回访王红英

2019-12-10柯玲

上海采风月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苗族文化孩子

柯玲

王红英,东华大学第二期非遗研培学员。2018年8月3日对其回访,适逢当地“吃新节”,对我而言倍感新奇:这是我第一次在苗族当地遇到他们的传统节日,第一次在学员家中吃饭,第一次听传承人唱苗族古歌,第一次试穿苗族服装……每一样都充满了新奇感。苗节之朴实真诚,苗味之醇香浓郁,苗歌之古朴悠长,苗服之绚丽多姿,虽然仅仅是一日一瞥却让我回沪之后久久难忘。

王红英是个裁缝,家在台江的深山里,我们的车从县城出发,跟在当地非遗中心领导后面七拐八拐了N次终于停下来,下车后又步行了一段坡路方到红英家。随行的张小花是王红英的弟媳,也是东华学员。她住在县城,专门从城里拎来了一大罐自酿葡萄酒和两个大西瓜。我们到时已近中午,王红英正忙着杀鸡刺鱼,山里没有吃食店,我们只好都等着,有点尴尬。不过此情此景我倒并不陌生,儿时家里突然有亲戚上门,父母也总是去捉只鸡杀了待客。

其实非遗中心的邓主任事先是通知了王红英的,但因适逢节日找她做衣服的人太多她来不及做完,而今天又是过节,当地有隆重的斗牛、会歌等活动,人家坐等着要穿盛装,王红英已经连着熬夜赶制几天了,昨晚彻夜未合眼,直到当天中午才忙完。我们到时她早饭还没顾上吃,虽然笑得很开心但掩饰不住劳累过度的神态,又要开始为我们做午饭,让我们有点于心不忍,甚至想到父母当年的苦辛,于是主動申请帮忙。没想到王红英笑着说“不用!”用劲推开,只吩咐小花去切西瓜给大伙儿吃。确实不用,简陋的厨房里王红英有三个小“兵”——一子两女。孩子们劈柴的劈柴,切菜的切菜,当锅的当锅,有说有笑不亦乐乎。这个画面很温暖也很动人,我们拍了不少张烟熏火燎的做饭场景。我们的到访无疑给人家增添了麻烦,我一再请求:“随茶便饭即可,可别特地招待!”但王红英始终笑着说:“今天过节,本来就是要吃好点儿。”

吃新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居住在清水江和都柳江中上游的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六月的“卯日”举行。吃新节又叫“新禾节”,“吃新”在苗语里称为农卯。吃新节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宰鸡宰鸭,要到田里去取稻穗挂在自家神位上,用鱼祭祀祖宗,祈求当年丰收。除了祭神敬祖,还有饮酒聚会、游方玩耍、斗牛斗鸟等活动,整个节日苗寨里都十分热闹,来自周边村寨的近万名苗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齐聚在一起共庆佳节。因为我们的到来,王红英一家未能赶会,但我却有幸亲见苗族同胞的过节仪式:这里的人家,家家都有神台,王红英家的是简陋版——只是个木制小神龛钉在墙上。或许真是神灵护佑,神龛神位下面以及两侧的墙上贴了一整排孩子们的奖状。

红英孩子们的祭祀举动尤其让我感动:三个孩子分工有序,他们一丝不苟地到田里采来稻穗,小心地挂在神位下面,然后十分虔诚地敬香、烧纸、叩拜。很显然,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吃新节”带着浓重的农业文化色彩。谷物之于人类的造就和养育之恩理应世代不忘,敬重、珍惜粮食也是每一个农民后代的本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着美好寓意的节日,中国农民的本色或者说精神才得以延续。红英家在当地属于贫困户,因为三个孩子都在读书,一个大二,一个刚被大学录取,儿子正读中专。老公常年在外打工,加上红英的手艺勉勉强强贴补家用,但红英是开心的,因为孩子很上进也很懂事。

午饭到下午两点多才上桌,鸡鸭鱼肉之外,还摆满了各类熏制的肉肠,似乎找不到一道蔬菜。小花帮忙给大家斟酒,举杯,于是歌声随之起——一曲接一曲,苗家人歌声不断酒不停,一会儿用苗语一会儿用国语,都是现场编词脱口而出,主题明确:感谢政府、感谢东华大学、感谢老师。过度劳累又喝了点酒的红英两腮如同搽了胭脂。她自己说:“王红英喝醉酒啦!哈哈!”微醺中,她开始讲述自己去东华大学学习的情况。那是不识字的她第一次去外地,老公教了她很多遍“王红英同志,你必须要认识这几个字”。她则回答:“王红英同志只学会了拿绣花针,不会拿笔。”但她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可以写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去东华后还学会了用微信语音。现在的王红英学写汉字的积极性更高了,在她家的小黑板上我们还看到了爱唱古歌的她为了教唱古歌,用汉字记了满满一黑板苗族古歌的发音。

唱歌是苗家人的天赋,好像也是餐桌礼仪之一。尤为有趣的是,大门四开,歌声引来了路人探看,红英看见每位路过的都仿佛久别的亲人似的,热情招呼进来聚餐。于是不断地要添加筷子、凳子,桌子坐不下了,孩子们纷纷站起来让座、撤离。有位长得精瘦的年长者答应后又离开,特地回家提了两瓶橙汁过来。这位老者一落座便开口唱开了,红英小花她们则主动和唱。老人身躯小小却声音洪亮、浑厚而且沧桑,我一句也听不懂苗语歌词却莫名地感到有一股震撼的力量。一曲唱完,鼓掌、喝酒,再来一曲。这里除了我们几个回访的老师,都是说唱就唱没有一个扭捏推托的。间隙中红英和老人还切磋几句,似乎是在探讨歌词也像是在说曲调。看我们几个痴痴呆呆地看着他们,邓主任总算给我们加了个注脚:“苗族古歌传承人,红英的师傅。”我们也纷纷给老人敬酒当然并没有歌声。

苗族古歌于我而言一直以来只是个概念,查阅后发现苗族古歌在2006年便入选进了国家第一批非遗名录。其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初民时期的滔天洪水,到苗族的大迁徙、苗族的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产生活等,可谓无所不包,是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也是苗族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文字但智慧的苗族同胞却通过他们的歌声、服饰等符号代代相传他们的文化、文明。远古时期,苗族人民饱受战争苦难,为了躲避战乱,多次迁徙,因为担心各种信息被历史所湮没,智慧的苗族先民便将自己的历史深藏于清雅、空灵而又雄浑悲怆的古歌当中,留存于民族的记忆里。所以,当王红英跟我说“老师,我不识字没有文化”时,我略带几分激动对她说:“你不识字是真,但你有文化啊!你不仅有文化,而且还积极传承文化,所以,你的孩子个个健康,个个有出息!你心灵手巧,绣艺超群,你可是个幸福的妈妈,我非常羡慕你哦!”我说的是真心话,城里人往往一个孩子也教不好,王红英的三个孩子都很懂事,女儿们一有空就帮妈妈干一些绣活儿,而且小小年纪绣工已经出手不凡,孩子们吃穿不挑剔,老大老三穿的都是校运动队的T恤。

推开饭碗我们急着要看王红英的作品了。工作间里墙上挂满了红英的各种获奖。微醉的红英其实很清醒,她一字一顿地说:“老师,我请你们穿苗族盛装,都是我做的!”于是,我们的回访再次掀起一个小高潮!没想到这个贫困家庭中竟然抱出了好多套盛装!我们依次穿戴,掩饰不住的新鲜激动,每个人都忙着自拍互拍!色彩绚丽的衣服,闪闪发亮的银饰,以及走动时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我甚至有一种情不自禁想唱歌的冲动。更让我意外的是,红英的两个女儿换上盛装后简直判若两人,饭前灰头土脸的灰姑娘换装后立即珠光宝气靓丽可人,苗族服饰实在太美了!

苗族服饰可能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苗服不仅仅图案美观绣工精湛,而且体现着苗族同胞的劳动和智慧,记录了苗族几千年来的悠久历史,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历史”。爱唱古歌的红英有一双非常了不起的巧手,裁剪、缝制、刺绣,一针一线千针万线倾注了她对生活对家人对文化的深情和厚爱。王红英最擅长的是“打籽绣”,这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绣时针从背面向正面刺上来后,便将针尖在丝线底脚卷上两转,绕成粒状小圈,绣一针,形成一粒“籽”,因而得名。绣好后的花纹由无数的小圆点组成,如同镶着很多的小珍珠,坚固耐磨耐用。红英给我科普了一下:好的打籽绣密实又有浮雕感,打籽绣的花朵是柔中带刚的,王红英将她绣好的绣片用指甲使劲儿刮擦秋毫无损。强烈的色彩对比和突起饱满的颗粒感,出色地表现纹样的质感和色彩的过渡,打籽绣最适合表现的是花朵的花蕊和鸟兽虫鱼的眼睛。红英所说也正是刺绣的“初心”,密密匝匝的针脚正如红英踏踏实实的为人。

尽管生活忙碌存款不多,但红英笑声爽朗歌声嘹亮,为人热情手艺精巧,儿女绕膝乖巧懂事,她的人生有太多让人艳羡之处了!尤为让我惊喜的是,在贵州山里看到苗绣苗服依然有着肥沃的文化土壤和健康的传承生态,甚至禁不住自问,所谓的非遗专家学者们是不是有点儿多虑了,过多强调非遗的扶贫作用是否会冲淡文化的味道?希望我是杞人忧天!

猜你喜欢

苗族文化孩子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补妆
谁远谁近?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