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单元核心目标 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2019-12-10陈彦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倡议书逆向口语

陈彦

【设计理念】

由美国学者威金斯、麦克泰格提出的逆向设计,是以学习结果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单元逆向设计,先确定要达到的单元核心目标,再考虑用什么证据来证明学生确实掌握了学习内容,并在这一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来帮助达成目标。根据上述理念,可以确定逆向教学设计的三大步骤(见下图)。

[步骤1][步骤2][步骤3]

【教学内容与核心目标】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有一个共同点:有明确的观点,并且用具有说服力的材料和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阐述。其中,《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公共演讲稿,从地球是美丽而渺小的、地球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可能移居到别的星球生存这三个方面,说明人类要精心地保护地球。《青山不老》是一篇人物散文,作者叙述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苦,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歌颂了绿化家园、保护环境、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两篇课文非常适合作为演讲的材料进行相关练习。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与习作《学写倡议书》,都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恰当地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学会用富有说服力的材料、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争取别人的支持。

本册教材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演讲》、第四单元的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在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方面,与第六单元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都指向要有一个鲜明的观点,用合适的、有说服力的材料来支撑观点。因此,这三者可以放在一起教学。

基于以上对文本的解读,单元核心目标确定为:学习有说服力、有感染力地表达观点,并积极恰当地沟通交流。

【目标达成依据】

核心目标达成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是真实的交际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为此,教师要创设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设计表现性任务,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来为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导向,让学生的交际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以全面展现。

表1   各模块的安排及核心目标达成的依据

[模块安排 学习内容 核心目标达成的依据

(表现性任务) 领略演说的魅力(6~7课时) 《古诗三首》

《只有一个地球》

《青山不老》

《三黑和土地》 画“观点与材料”的思维导图并练习片段式演讲 秀秀我的演讲(2课时) 以课文为材料的演讲

口语交际《演讲》 我是小小演说家 请你支持我,我能理解你

(2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我是沟通小达人 学写倡议书

(1课时) 习作《学写倡议书》 发布倡议书 ]

表2   单元自我评价表

[1.我(能/不能)领略到演说的魅力。我的演讲(能/不能/一般)吸引同学 2.在口语交际中,我(能/不能)说清自己的想法,(能/不能)把理由说清楚,说得有说服力 3.我(会/不会)写倡议书 ]

表3   “我是小小演说家”评价指标

[指标 ★★★ ★★★★ ★★★★★ 观点鲜明 选用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有说服力 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能利用动作、表情等增强感染力 与听众保持目光的交流 ]

表4   “我是沟通小达人”评价指标

[指标 ★★★ ★★★★ ★★★★★ 会听懂并尊重别人的意见 能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 以理服人,积极沟通,态度平和 ]

【教学活动】

模块一:领略演说的魅力

◇ 学习内容:课文

◇ 学与教的活动:

1.视频引入:观看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著名演说以及丘吉尔首相在“二战”中的著名演说。

2.学习课文,掌握重点:学习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观点,并领悟课文分别怎样表达观点,怎样让观点的阐述有说服力、表达有感染力。

3.以课文为演说材料,尝试学习演说。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名人的演说视频,让学生领略演说的魅力,激发学习演说的兴趣。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用有说服力的材料和有感染力的语言,争取别人的支持。同时,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借助演說,进一步领略表达的魅力。)

模块二:秀秀我的演讲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演讲》

◇学与教的活动:

1.回顾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总结演讲稿的特点:观点鲜明;选择真实典型的事例说明自己的观点;语言有感染力。

2.根据口语交际《演讲》中的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平时有积累的话题,撰写演讲稿。

3.课外自我练习演讲。

4.根据评价指标要求,进行激情演讲,评选出“小小演说家”。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把在模块一中习得的表达观点的方法加以运用,撰写演讲稿。让学生借助评价指标,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做到人人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材料有说服力,表达有感染力。)

模块三:请你支持我,我能理解你

◇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

◇ 学与教的活动:

1.把寻求教师支持办一份报纸的情景拍成微视频,通过讨论比较,学习寻求支持的交际技能。

2.联系并反思现实生活中“寻求支持”失败与成功的例子,明确寻求支持的注意点:在寻求支持时,先说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说清楚;设想对方的反应,恰当应对。

3.选择一个话题与对象,在模拟情境中开展“寻求支持”的交流活动,学会寻求支持的交际技能。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微视频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习得寻求支持的交际技能,在模拟情境中进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 学习内容: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

◇ 学与教的活动:

1.视频引入:一组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因对活动安排有分歧而产生矛盾。

2.说说生活中因意见不同导致不欢而散的事例。

3.集体模拟沟通,学习意见不同时的沟通技巧: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要换位思考,尊重不同意见,以理服人;表达观点,态度平和,积极沟通。

4.自主实践沟通:自主选择书中的一则材料,分角色运用相关技巧进行沟通。根据评价指标评选“沟通小达人”。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视频,唤醒学生原有的生活感知,引发学生对学习有效沟通的兴趣。模拟情境,学习沟通技巧,并在自主沟通环节对习得的技巧加以运用,能帮助学生提高沟通的能力。)

模块四:学写倡议书

◇ 学习内容:习作《学写倡议书》

◇ 学与教的活动:

1.出示范例——《“节约用水”倡议书》。学生交流总结写倡议书的注意点。

2.联系生活实际,讨论拓展倡议的话题。

3.学生互相合作,就关心的话题写一份倡议书。

4.根据倡议的对象,将倡议书发布在合适的地方。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习作范例,能让学生有据可依,明确习作的要求,降低习作的难度。将生活体验和习作有效结合,可拓展学生习作的题材。运用习得的方法写好倡议书,并发布在合适的地方,能让学生明白习作与生活紧密相连,了解习作的意义所在。)

【教学思考】

一、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关注核心目标的达成度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在教完本单元的内容后会组织进行一次书面测试以结束单元学习,注重的是给学生评等划级。学生关注的是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达成预定目标的情况不是特别明确。而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预设了能证明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证据、单元及各模块的评价指标,整个教学活动围绕评价指标开展,表现性任务和其他证据的采集贯穿整个单元教学的始终。学生关注的是自己目标达成的情况,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达成预定目标的情况非常明确。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特别适合高年级,因为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往往已经进入了深层理解阶段,教师设计的那些具有开放性和真实性的评价指标,能较好地判断核心目标是否达成。

二、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学习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单元整体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模块都有主题,有目标。课堂上通常采用具有多样性和互动性特点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模仿、表演、沟通等方式学习语言。每一个模块的表现性任务都给予学生学习上的支持,学生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合作、如何表达、如何沟通,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培养学生用行为表现展示理解能力的指导者,而不是将自己的理解告知学生的讲述者。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表现性任务符合课程标准中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的要求,更是将知识学习和能力发展融合在一起,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及思维品质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交际能力。课堂上可以看到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真正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开展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念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整体规划教学板块,制定贴近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有效开发利用学习资源,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表现性任务,真正实现语文学习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養。

参考文献:

[1]邓亚庆,苗若楠.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J].基础外语教育,2018(4).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高亭小学   316200)

猜你喜欢

倡议书逆向口语
学写倡议书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碳排放效应
“学写倡议书”主题写作指导及习作展评
六上第六单元:学写倡议书
英文“倡议书”写作须知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逆向应用不等式(组)解集的概念解题